漫話中藥之水藥
水是組成生命體、維持生命體最重要的物質,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體生存的基本資源。在中國傳統醫藥學發展的歷史中,水與藥有著難分難解的親緣關係。在很多情況下,水亦是藥,人們以水為藥,護佑健康。以下,“以水為藥”這個片語有時簡寫為“水藥”。
水之藥用和水之哲思
人類誕生伊始,就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詩經·國風·秦風·蒹葭》)人擇水而居,天天飲水、用水,以此與天地相應,生存繁衍,從蒙昧走向文明。在“辨藥嘗百草”的神農氏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不僅飲水解渴、使用水火炊煮食材,而且時常使用潔凈的水清洗身上的傷口,通過喝水緩解身體某些不適感或中毒現象。在人們尚未識別“本草”的時代,水就是最原始的藥物。
基於對水的朦朧醫學認知,古代哲人、思想家繼而對水進行哲理性思考。《管子·水地》曰:“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萬物莫不以生,唯知其者能為之,正具者水是也。故曰: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學派認為,水是大地的血脈之氣,水是萬物的本原,是一切生命的植根之處。
先賢們對水的哲理性思考與對水的醫學認知,互根互生,相扶相攜。老子《道德經》的不朽命題“上善若水”,其中包含著古人對水的醫學認知。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水同樣是上善之品。水使人獲得滋潤、清潔,獲得能量、活力和心理撫慰、激勵。
春水和融,夏水浩蕩,秋水蕭瑟,冬水冷凝,水蘊含美感而呈詩情畫意,富於變化而顯慧根靈性。古人對於水的思考,不僅聚合為對其物質功用的認知,還凝練成對其精神功用的認知。江河湖海、雨露冰雪等各種水體與山巒、植物、動物融合而成的自然景觀,讓人舒心、放鬆、平和、暢達,能愉悅精神,凈化心靈。正如晉代謝靈運詩《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所雲:“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有水的美景,在詩人的筆下化作千古傳誦的詩句:“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讀著這些優美的文字,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著水景的艷麗、幽美、光潔。水是自然界饋贈給人類的心理良藥。
醫藥典籍收載“水藥”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醫藥典籍,陸續出現以水為藥的單驗方和多種類型“水藥”的記載。東晉醫藥學家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卷之一“治卒中五屍方第六”載“掘地作小坎,水滿中,熟攪,取汁服之”,卷之四“治卒胃反嘔方第三十”載“治卒啘不止方。飲新汲井水數升,甚良”。經南朝醫藥學家陶弘景整理、匯集魏晉時期藥學知識的《名醫別錄》,其卷第三中收載了“半天河”“地漿”等可內服或外敷的“水藥”。南朝時期北齊名醫徐之才的《雷公藥對》列有“新汲水”條目,其釋文僅有4個字:“解馬刀毒。”馬刀毒是一種生於腋下、形似馬刀的毒瘡。
唐代醫藥學家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是第一部大量收載“水藥”的本草典籍。《本草拾遺》成書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是為補充80年前朝廷頒布的《新修本草》所遺逸藥材而編撰的一部藥書。該書共收載712種藥材,在“玉石部卷第二”的最後部分列有39個涉“水”條目。其中,大部分屬於能夠直接使用的“水藥”,包括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各種天然水體,如溫湯(溫泉水)、碧海水、千里水及東流水、玉井水、正月雨水、梅雨水、夏冰、秋露水、冬霜、臘雪等,還包括因人類活動而産生的特殊水體,如繅絲湯、燖豬湯(宰豬時用於燙過豬毛的開水)、甑氣水(使用甑蒸飯時水蒸氣凝結的水)、方諸水(從大蚌中取出的水)等。在“水藥”之外,還收載了數種對人體有害的水,如炊湯、陰地流泉、銅器蓋食器上汗等,意在告誡人們不能接觸或使用這些水。
《本草拾遺》中收載的“水藥”,有些可以內服。例如繅絲湯,“主蛔蟲,熱取一盞服之”;燖豬湯,“主産後血刺心痛欲死,取一盞溫服之”。有些“水藥”則為外用。例如梅雨水,“洗瘡疥,滅瘢痕”;甑氣水,“主長毛髮……沐頭,令發長密黑潤”;屋漏水,“主洗犬咬瘡”。另外,還有既可內服又可外用的“水藥”。“秋露水”條目雲:“在百草頭者,愈百疾,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亦有化雲母成粉,朝露未晞時拂取之。柏葉上露,主明目。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秋天的露水用處較多,治病、保健、美容均可一顯身手。
《本草綱目》專設“水部”
宋代以後,劉瀚等人的《開寶重訂本草》、唐慎微的《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劉文泰等的《本草品匯精要》等本草著作均以《本草拾遺》為藍本,列有數量不等的涉“水”條目。明代醫藥學大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第一次專門設置“水部”。“水部”所收條目雖然僅佔全書的很小一部分,但將其置於16部的最前面,表明李時珍將水視為百藥之首,高度重視水的藥用價值。
在《本草綱目·水部》的導語部分,李時珍指出:“水者,坎之象也……其體純陰,其用純陽。上則為雨露霜雪,下則為海河泉井。流止寒溫,氣之所鐘既異;甘淡鹹苦,味之所人不同。是以昔人分別九州水土,以辨人之美惡壽夭。蓋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水去則營竭,谷去則衛亡。然則水之性味,尤慎疾衛生者之所當潛心也。”他將自古以來哲理層面的水之道,推演為醫理層面的水之道,認為“水為萬化之源”,因而提示醫者必須潛心研究和掌握各種水的“性味”。
李時珍將43個條目所涉之“水”統稱為“藥食”水,其中天水類13個條目,地水類30個條目。從使用方式來看,這些“藥食”水可以分為兩大類:絕大多數是可以直接內服或外用的“水藥”,包括雨水、露水、甘露、明水(方諸水)、冬霜、臘雪、夏冰、神水、半天河、屋漏水、溫湯、山岩泉水、車轍中水、熱湯、生熟湯、齏水、漿水、磨刀水、浸藍水等;少數是主要用於浸藥、煎藥、制藥、釀酒或醋的“藥用水”,包括撩水、流水、節氣水等。第43個條目“諸水有毒”,是從醫者視角提出的用水禁忌。《本草綱目·水部》不僅對明代中葉以前各种醫籍上的“藥食”水,尤其是“水藥”做了全面梳理和概括,而且在數量上有所增加,內容上有所充實和深化。《名醫別錄》中的“半天河”條目,僅有7個字的釋文:“鬼疰,狂,邪氣,惡毒。”《本草綱目》中的“半天河”條目,包含“釋名”“性味”“主治”“發明”“附方”等5個項目,其釋文擴充到200多字。
“水藥”開發任重道遠
在《本草綱目》刊行160多年以後的清代乾隆年間,醫藥學家趙學敏為彌補《本草綱目》的遺漏,編撰了《本草綱目拾遺》一書。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此書在撰成100年後的同治三年(1864年)才得以刊刻問世。《本草綱目拾遺》按照《本草綱目》的體例,也設置了“水部”,共收載24個條目,其中屬於“水藥”範疇的條目有春水、天孫水、糯稻露、白雲、滷水、竹精、天蘿水、混堂水等。
清代咸豐十一年(1861年),溫病學四大家之一王士雄撰成《隨息居飲食譜》,收載日常飲食物品330種。該書第一部分“水飲類”,包含天雨水(半天河)、露水、冬雪水、溪河湖池水、井泉水等“水藥”。對於這些飲用水,釋文中都有相關的藥用説明。
20世紀以來,由於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惡化,能夠直接內服和外用的“藥用級”水體越來越少,很多“水藥”逐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古代醫籍中有關“水藥”的記載和論述,是傳統中醫藥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現今的工業化、城市化社會環境中,繼承這筆寶貴的醫藥學遺産,守正創新,深度開發“水藥”,當代人任重道遠。
本文作者:王續琨 大連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常東旭 遼寧師範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