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探中華》為弘揚中醫文化開啟又一扇窗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産生活和同疾病做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它是具有獨特理論和技術方法的科學體系,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博大智慧,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播出第五期,聚焦講述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3號漢墓的近千枚“天回醫簡”,採取“實地探訪+實景戲劇+文化訪談”的創新表現形式全面立體地重現了漢代中醫藥學術的輝煌。
幾千年來,中醫藥是中華民族防治疾病、養生調攝、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和人類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前中醫藥發展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已經迎來新機遇,正在進入新時代。《簡牘探中華》節目以2012年成都天回鎮重大醫學考古發現為背景,曲盡其妙地展現了天回醫簡發掘、研究、傳承的背後故事,詳盡展示了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並首次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所記載的優秀中醫藥文化歷史故事“搬上”舞臺,精彩演繹了天回醫簡的“前世今生”。
在鮮活的人物性格和嚴謹正統的醫學知識中,節目找到最大公約數,讓中華醫者的事跡觸動更多的人,使觀眾感受到漢代中醫藥文化之盛。同時,也讓我這個中醫工作者、醫學簡牘的研究者更加堅定要把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工作落到實處。由此《簡牘探中華》實實在在為弘揚中醫文化開啟了又一扇窗。
從第四期開頭介紹的簡牘脫水加固法,到本期節目中“天回醫簡數據庫”的首次發佈,《簡牘探中華》對於簡牘最新研究成果的高度關注,令我深受啟示:研究簡牘要解放思想,採用現代科技方法讓簡牘還原本貌、永久保存,讓研究更具象可感,也要讓有使用價值的醫藥簡牘“活起來”“火起來”“用起來”,真正做到“漢代醫簡放光彩,千年古方惠今人”。
而與“天回醫簡”同屬漢代方書,內容有著一定共性的“武威漢代醫簡”目前收藏于甘肅博物館。二者墓葬年代相差不足200年,證明其成書的下限和流傳時代相距不是太遠,這是兩書內容相同和相近最主要的原因,兩書進一步彌補了現存漢代中醫臨床文獻缺如的遺憾,對研究秦漢到東漢早期的醫學發展歷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原始資料,特別是有關復方的臨床運用經驗。相互參考,對比研究這兩批醫簡,有利於更好地認識兩者的學術地位和特點,更好地了解中醫學在漢代的發展過程。因此,我也十分期待《簡牘探中華》後續節目中對武威漢代醫簡的精彩呈現。
簡牘是紙張普及之前中國古代普遍使用的書寫載體。作為第一手的出土文獻材料,簡牘上的只言片語承載了真實過往,既有歷史大事,也有史書中不曾記載的小事,在歷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補史、證史和糾史作用。《簡牘探中華》播出以來,裏耶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張家山漢簡等成為各大媒體和觀眾關注的焦點。節目對簡牘的宣傳、整理、研究內容廣泛,涉獵秦漢時期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詳實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以第三期為例,節目邀請專家學者蒞臨現場,共同解讀《秦律十八種》《法律答問》《編年記》《為吏之道》《封診式》等雲夢睡虎地秦簡原始記錄,讓我們沉浸于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深厚底蘊,驚嘆于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的非凡智慧。
可以説,《簡牘探中華》的亮相,意味著總臺的文化創新已經朝著“讓冷門不冷、助絕學不絕”的更高難度、更深層次和更大追求進發,節目讓“冷門絕學”走向“大眾顯學”,將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更“火起來”。
本文作者:張延昌 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單位中醫痹病學學科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