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後備急方》學術影響與價值
《肘後備急方》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葛洪所撰寫的臨床實用價值較高的一部方書,也是一部急救手冊。書中記載了各類常見傳染病、急症以及某些慢病急性發作的內、外治法,是現存最早的急症救治醫著。書中涉及的治法多種多樣,實用性高,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為後世醫家所廣泛習用,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闡述其學術思想對後世醫學的影響。
開創先河,《肘後備急方》在疫病學上的成就
東晉時期疫病頻發,每四年多就有一次疫病的大流行,在此時代背景下,葛洪積累了大量的治療疫病的經驗,並開創性地提出了新理論、新方法。在疫病頻發的背景下,葛洪總結前代診治經驗,在沿襲張仲景“辛溫解表”外感病治法的基礎上,收錄麻黃湯、葛根湯、青龍湯、白虎湯、四逆湯等二十余首《傷寒論》方劑,應用於“傷寒”“時行”病的治療。又針對疫病的毒邪致病特點,對疫病病因、診斷方法、治療防控等提出獨到的認識。通過整理《肘後備急方》的治疫思想,對探究中醫藥治疫理論沿革有一定價值。
青蒿抗瘧至今影響重大,葛洪在《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中雲:“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研究員正是受此啟發,從青蒿中提取出抗瘧有效單體青蒿素。
《肘後備急方》是免疫學和預防醫學的先行者。書中記載:“得犬嚙者難療,凡犬食馬肉生狂。及尋常,忽鼻頭燥,眼赤不食。避人藏身,皆欲發狂。”葛洪首先觀察瘋狗的特徵,並提到其潛伏期:“犬咬人,七日一發。過三七日不發,則脫也。要過百日,乃為大免。”首次記載用咬人狂犬的腦髓敷貼被咬傷的創口,使傷者産生抗體,成功地預防狂犬病。
《肘後備急方》還記載了以灸法防治疫病。書中對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均做出較全面的論述。對於艾灸治療霍亂,《肘後備急方》曰:“初得之,便務令暖,以炭火布其所臥……如此而不凈者,便急灸之……須有其病,乃隨病灸之。未有病莫預灸。灸之雖未即愈,要萬不復死矣,莫以灸不即而止灸。”諸灸法之中,隔物灸為葛洪首創。隔物灸,又稱間接灸,是在艾炷與皮膚之間襯墊某些藥物而施灸的一種方法,此法具有艾灸與藥物的雙重作用,火力溫和,患者易於接受。《肘後備急方》以隔物灸治疫,注重根據病情及時調整施灸壯數、部位以及襯墊藥物,療效更佳。
中醫預防急性傳染病的手段主要是扶助正氣和祛除疫邪,或依據體質特徵和氣候特點來辨證用藥。《肘後備急方》在預防醫學、傳染病學方面的先進理念超越時代,對構建中醫藥疫病防治新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治法多樣,《肘後備急方》在急救學上的成就
《肘後備急方》是一部治療急危重症的方書,書中記載的許多外治法豐富和完善了中醫學的治療方式。《肘後備急方》中外治法眾多,應用次數較多的外治法有納、塞、導、吹、灌、刺、涂、摩、敷、熏、洗、漬、熨法,應用次數較少的有佩戴法、粉法、閉氣等。其中,敷法、灸法、膏摩、灌注、吹法五法常用於外治救急。
外敷法是外用治療範圍最廣的方法。在《肘後備急方》中,敷法是指將藥物煎煮後製成膏劑、糊劑或去滓取其藥液,敷于患處,或將藥物粉劑涂于患處。該書卷五“治癰疽妒乳諸毒腫方”中記載了以升麻膏製成膏劑敷于患處來治療丹毒腫瘡,“升麻膏,療丹毒腫熱瘡。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二兩,黃芩,枳實,連翹,蛇銜各三兩,梔子二十枚,蒴根四兩,十物切,舂令細,納器中,以水三升,漬半日,以豬脂五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日五度,若急合,即水煎,極驗方”。書中還記載了敷法治療局部腫塊能達到消腫止痛、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
灸法是溫中救急的重要外治法。該方法是把艾葉製成艾柱或艾條,熏烤人體體表上的肢體部位或者穴位的一種外治療法。書中“救卒客忤死方”“治卒得鬼擊方”“治卒中五屍方”“治卒發癲狂病方”“治脾胃虛弱不能飲食方”“治卒陰腫痛頹卵方”“治中風諸急方”“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及“治卒患腰脅痛諸方”,都將灸法列為救治急症的首選方。
舌下給藥的救急方法是危急重症的重要治法。《肘後備急方》中提出舌下給藥治療心臟病對現代醫學具有深遠的影響。“救卒死屍厥方”記載:“搗幹菖蒲,以一棗核大,著其舌下……以菖蒲屑納鼻兩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舌下。又雲扁鵲法,治楚王效。”首創舌下用藥來治療心臟病的方法,現代研究發現,同鼻藥一樣,舌下血管豐富,藥物吸收快,療效迅速,適合於救治急危重症。
中藥保留灌腸療法在內科、婦科等疾病的急症治療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有研究發現中藥灌腸對於急性胰腺炎的診治安全可靠、作用迅速、給藥方便。雖然書中記載的許多處方至今仍然運用於現代臨床,但也有許多需要我們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地去挖掘。
未病先防,《肘後備急方》在養生學上的成就
未病先防是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的重要養生防病思想。在疾病未發生階段進行預防和調理,可以通過事先採取某些措施來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防止病邪侵襲。如調攝精神、加強鍛鍊等。該書“治屍注鬼方”中記載:“車前子、車下李根皮、石長生、徐長卿各數兩,分等。粗搗,作方囊,貯半合,係衣帶及頭。若注船,下暴慘,以和此共帶之,又臨入船,刻取此船,自燒作屑,以水服之。”這段話的意思是指人們用藥物做成香囊隨身佩戴,可提前預防暈車/船症狀。現代醫學研究與這一致,用於製作香囊的中草藥大部分含有揮髮油,這些芳香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進而刺激機體免疫系統,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防暈船暈車。也可適當用藥膳、推拿、針灸、藥物調理等扶助正氣的方式,達到防病和保健之目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慢性疾病的防治,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氣管炎、胃炎及腫瘤等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幫助。
簡便效廉,《肘後備急方》在方劑學上的成就
“簡、便、效、廉”是《肘後備急方》的方藥特點。《肘後備急方》書名的意思是指篇幅小、可隨身常備,以應臨床救急檢索之需。為了救急,書中處方都是易購買的便宜藥物或易採集的藥物,簡便有效。明代唐順之《題贈施人菊醫士》詩句“肘後傳方多已試,鼎中留藥不嫌貧”,即表明此情況。葛洪在該書自序中亦記載:“余今採其要約,以為《肘後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藥,其不獲已,須買之者,亦皆賤價,草石所在皆有。”比如,該書中記載用半夏研成粉末並吹入患者鼻腔中,或將幹菖蒲搗碎製成如同棗核大的藥丸置於患者舌下以急救昏迷。
“簡方重劑,有所偏重”是《肘後備急方》的用藥特徵。《肘後備急方》以外治法治疫,所用藥物雖已過百味,卻少有重復,出現頻次最多的附子也僅為7次。書中的治疫組方雖多為一兩味藥,但用量偏重,如治瘴氣疫癘溫毒的趙泉黃膏方中,用巴豆80枚。針對不同的疫病,書中選方用藥亦有一定的傾向性,其治虛證、寒證、陰證多用大辛大熱之品,如治傷寒時氣溫病,以附子配伍細辛、幹姜、烏頭等藥,以振奮陽氣、祛邪散寒;治傷寒時氣溫病以洗法較多,施用於人體局部而治毒病攻目、咽喉,以之緩急止痛,通利上部官竅,鼓邪外出。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羅健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
沈永劍 顧文華 湖南省岐黃中醫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