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學和傳統文化視野 看中醫氣學説組場技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從中醫學和傳統文化視野 看中醫氣學説組場技術

2024-04-25 15:44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中醫藥報》于2月22日和3月22日分別刊發了氣學説組場的兩篇文章,為組場研究提供了理論探討的平臺。《組場:中醫氣學説創新技術》一文旨在構建和展現組場整體的知識體系框架;《從意識科學和心理學視野看中醫氣學説組場技術》一文從現代科學的視角出發,説明組場研究不是標新立異,現代科學和心理學也在研究“意識效力”(即如何發揮和運用人潛在的意識力量)命題,組場是以中國原創的氣學説為理論工具闡釋這一問題。同時,組場也不是無源之水,本文從中國古代文化的視角出發,探討蘊藏在中醫學和傳統文化中的組場內容。

氣學説創新技術組場是指組場者通過意念把自身的氣、自然界中的氣以及場地內對象(諸如人、物等)的氣組建成一個混元整體,使之充斥在特定的場所,並在此基礎上通過自身的氣場變化、通過語言引導影響氣場與氣場中的對象。其操作過程包括準備工作、優化狀態、聚氣于場、同步氣場、發放指令、收功靜養6個階段。其中,聚氣于場、同步氣場、發放指令是操作核心階段,優化狀態是操作的基礎階段,準備工作和收功靜養是操作的起始與收尾階段。組場究其實質就是在發揮人的潛在意識力量(以氣為仲介),它不是玄奧的,也不是虛幻的,人們在生活中都在有意或無意,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它。在中醫學和傳統文化中,古人尤其重視意識(或稱之為神意、心性等)的力量,形成了特定的發揮意識效力的技術、規儀等文化現象,如中醫學的祝由療法和布氣療法,再如傳統文化中的巫舞文化、祭祀文化、傳統音樂等都蘊藏著組場的內涵、原理、操作要素等,屬於變相的組場。

中醫學與組場

中醫學中與組場最為密切的是中醫祝由療法和布氣療法。《素問·移精變氣論》中正式提到祝由一詞:“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從隋唐至明代,祝由療法被納入到官方醫事制度和醫學教育體系中。布氣屬於中醫行氣醫術的範疇,行氣醫術也來源於《黃帝內經》。《靈樞·病傳》提出:“黃帝曰:余受九針于夫子,而私覽諸方,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焫、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將行氣與導引、按摩、針灸、中藥等中醫療法相並列。

祝由療法與組場

祝由療法形式多種多樣,如“祝”“咒”的聲音形式,“禁”的儀式形式,“符”“籙”的圖像形式。這些形式都是意識效力發揮作用的載體,“祝由”效果的好壞和施術者本身意識狀態的好壞與意念力量的大小密切相關。因此,對祝由類技術可作如下解釋:祝由類技術是中國古人借助聲音、圖像、道具等載體,通過特定動作和儀式祈禱禳病,以發揮意識效力治療疾病的醫術。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收錄諸多祝由的內容,並將其與針灸、導引、按摩等一起作為疾病治療的方法;唐代醫家孫思邈在所著的《千金翼方》中專設《禁經》上下兩卷,是其對當時民間禁咒醫方的收集、挑選與整理;宋代,由政府組織編纂的大型醫學著作《聖濟總錄》中專設“符禁門”,書中不僅對祝禳禁咒加以論述,還收錄了300余道符籙,祝由之興盛可見一斑。成書于明代的《軒轅碑記醫學祝由十三科》是一本醫療領域方面的祝由專科著作,書中涉及內、外、婦、兒諸多病種的祝由治療,且運用中醫理論配伍符籙辨證施治,在祝由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另外,《儒門事親》《格致余論》《類經》《厘正按摩要術》等書對祝由術亦有不同程度的記載。

孫思邈在《禁經》開篇雲:“是以醫方千卷,未盡其性,故有湯藥焉,有針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導引焉,斯之五法,皆救急之術也。”可知他將治病方法分為五類,認為禁咒、符印與湯藥、針灸是同為重要的醫療手段。對於為何收錄這些祝由方法,其曰:“斯之一法,體是神秘,詳其辭採,不近人情,故不可推而曉也。但按法施行,功效出於意表,不有所緝,將恐零落。”孫思邈認為雖然祝由術較為神秘且其原理不被人們所理解,但此方法施行廣泛,有著不可思議的效果,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孫思邈對其進行了整理保存。那麼如何闡釋困擾孫思邈的祝由療法原理呢?組場理論可以闡釋。

祝由療法治病的過程相當於組場的變相應用。如《千金翼方·禁經》中提到的禁時氣瘟疫法:“東方青溫,吾肝中之氣……,五方五溫,悉在吾身中,不得動作,即歸在實。急急如律令。”從組場的角度來看,把各個方位的瘟疫之氣同自身臟腑之氣聯繫起來,既是聚氣,又是由此及彼,借助自身之氣同周圍的瘟疫之氣同步協同,並對瘟疫之氣發放“不得動作”的指令,來預防疫病。再如該書中的禁腫法:“日出東方,赫赫煌煌,威威容容,天門亭長來捕癰腫……,得便斬殺莫聞羅,一唾當心,再唾都愈。急急如律令。”從組場的角度來看,“日出東方,赫赫煌煌,威威容容”,是通過形象思維使意念與虛空之氣相合,“天門亭長來捕癰腫”是將虛空之氣聚到患病處,“得便斬殺莫聞羅,一唾當心,再唾都愈”是發放癰腫痊癒的意識指令。而“急急如律令”翻譯過來就是快點按照意識指令産生作用,是一個強化意識指令的過程。也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咒語,是古人或許認識不到祝由是自身意識效力的作用,而將之歸功於太上老君等仙佛力量。

布氣療法與組場

布氣法屬行氣術之範疇,布氣之“布”,是發佈,布放之義。是指由醫者(指行氣術有素者)將氣發佈聚向他人而起治療疾病作用的一種特殊功法。《黃帝內經·刺法論》中載有布氣防疫的方法:“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幹。氣出於腦,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將入于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于東,化作林木;次想白氣……;次想赤氣……;次想黑氣……;次想黃氣……。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後可入于疫室。”其正是對組場的變相運用,是通過五氣存想的方法,運用神意連接自身之氣和自然之氣,組建了一個防疫的氣場。後世書籍亦多有記載為他人布氣治病的記述。《晉書·藝術傳》載幸靈治痿痹症之靈驗故事:“呂猗母,皇氏得痿痹病,十有餘年,靈療之,去皇氏數尺而坐,冥目寂然……,少選,靈又令去扶,既能自行,由此遂愈。”宋代《雲笈七簽》所載“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中的“布氣訣”一節記載到:“夫用氣與人療疾,先須依前人五臟所患之疾,取方向之氣,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向方,息心靜慮,此與布氣,令其自愈。”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記述李若之為其子布氣治病的故事:“學道養氣者,至足之餘,能以氣與人,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謂之布氣。吾子中迨,少贏多疾,若之相對坐布氣,迨覺腹中如初日所照,溫溫也。”由上文獻可知,首先,布氣法的實質是將氣布放到他人身中,“取方向之氣,布入前人身中”“若之相對坐布氣”,以使其“正氣布訖,邪風自退”,此即組場的聚氣以強化氣場,並在此基礎上發放祛病的指令。其次,布氣有素質要求,要行氣修煉有成者方能布氣,“學道養氣者,至足之餘,能以氣與人”。且在操作時要達到一定的狀態——“冥目寂然”。組場技術的施行亦需進行內證體察和提升狀態的訓練,且在組場操作前要先達到形氣神三位一體的生命優化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方進行組場。

祝由療法的原理機制是“移精變氣”,布氣術的原理機制是“以意使氣”,兩者相同點都是發揮神對氣的作用。不同點在於,布氣療法施術者在操作中強調意念與氣的結合,即在操作中必須體察到氣並以意使之。祝由療法施術者在操作中不強調意念與氣結合,直接運用意識效力,意到則氣到,其雖未體察氣,但氣在其中亦産生著作用。兩者在修煉中,都以強化自身狀態和增強意識效力為中心,一則用氣,一則直接用意而已。同時,在操作中都有一定的規儀、流程、指令、道具等的配合,實質都是圍繞聚氣于場、同步氣場和發放指令而展開,是借助形式更好地將“氣場”組建起來。

傳統文化與組場

傳統文化中與組場最為密切的是巫舞文化、祭祀文化和傳統音樂等。這些傳統文化的內容深受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但同時也蘊含著古人對生命和意識潛在力量的理解和體悟。

巫舞文化與組場

畢業于河南師範大學的皮鈺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對殷商時期的巫舞進行了梳理和總結,認為巫舞是巫師與神靈進行溝通的媒介,殷商時期的巫舞有著豐富的內容,主要有萬舞、魌舞、《大濩》、奏舞、庸舞、武舞、羽舞、雩舞。這些巫舞有月令政治、祈雨、樂教、驅鬼、辟邪、逐疫等作用。其中,萬舞是重要的巫舞內容,包括文舞和武舞,手拿道具,武舞為幹盾,文舞為龠,表演的舞人有男性,有女性,人數較多。祭祀商湯的《大濩》為桑林之舞,舞姿順勢而舞、手舞足蹈。

巫舞往往人數眾多,不僅有巫師、巫人,還有其他的參與者。其中,巫師通過巫舞有變相組場的意思,通過自己的功能狀態,帶動眾人組建了“祈雨”或“逐疫”的氣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李澤厚研究員運用心理學榮格“無意識集體原型論”來解釋這種場的效應,認為巫舞就是巫師通過特殊的方式喚醒人們生而具有的“集體無意識”,將人們頭腦中隱藏著並有強大力量的原型進行直觀化。

有學者運用氣功科學的理論解釋巫舞的起源,認為遠古人較為簡樸單純,精神狀態近於“氣功態”。由於遠古人缺乏對氣功態的正確認知,故其氣功態容易和已經習慣了的形體活動相結合,呈現形體活動的氣功態,氣功所謂的自發動功,即巫舞中的順勢而舞、手舞足蹈的舞姿。氣功理論認為氣功動功是某種意識(或潛意識)定向誘導(控制)下,體內氣機被激發,或內氣與外部之氣(包括自然之氣和他人、他物之氣)相感應而引發,其基本特點是氣引形動。自發動功這種氣功態,不僅可以強化自身各種功能,還可以形成一定的氣場。因為古人思維單純,容易形成意識同步,故較容易由個別人自發動功的氣功態引起群體性的自發動功的“場”現象,此即後世所謂的“巫舞”。

祭祀文化與組場

祭祀文化在中國古代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記·郊特牲》:“祭有祈焉,有報焉,有由辟焉。”將祭祀目的分為祈福、酬報、消除災禍三類。中國祭祀文化在氣學説的影響下,實則是借助祭祀形式的變相組場。祭祀中,眾人對上天、祖先、孔子等聖人十分崇敬心態,容易達到意識同步而聚氣于場。如秦的祭祀文化是按照五行觀念、依據“五德終始”的原則而營建。漢高祖全面繼承秦帝國的國家祭祀體系,以秦人舊有的白、青、黃、赤及新增立的黑帝為至上神,漢武帝將郊祀的至上神由雍畤中的五帝改為太一神,進一步發展為太一祭祀。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曉璇博士根據曆法文獻探析了太一、五帝的實質含義,認為太一壇上的五帝未必是五方帝,更可能是五行。關於太一,先秦時期乙太一為中心的哲學文獻以郭店楚簡《太一生水》最為系統,其曰:“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學者多將簡文內容看作是一種討論萬物生成過程的宇宙生成論,認為太一是宇宙的原本。因此,李曉璇認為在太一祭祀中,五德終始中的五帝被認為是輔佐太一化生萬物的五行之氣,而太一則是化生五行之氣的元氣。元氣較五行之氣更為根本,秦漢之時,氣學説盛行,漢武帝時期將更為根本的元氣作為至上神也就不難理解。由此觀之,太一壇的設置極為講究,太一元氣在最上層,五方為五行之氣,祭祀之時,通過太一和五方的祭拜,實質是祭司導引眾人意識與五行之氣乃至太一元氣相合,從而將氣聚于祭壇的場內,並通過祭祀的目的,如發放祈福、酬報、消除災禍的意識指令,使氣場産生相應的作用。一般祭壇多為圓臺形,如天壇的圜丘,有中心感、集聚感,這樣更容易在祭祀組場時意識的集中與氣的集聚。

傳統音樂與組場

傳統音樂與組場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音樂影響人的意識。如《呂氏春秋》雲:“樂之有情,譬之若肌膚形體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則必有性養矣。”《史記·樂書》亦云:“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風美茵等認為音樂的振波首先可以影響到腦波,進而波及人的情緒産生變化,音樂療法的實施則主要由移情效果進而影響到人之心身的過程。”五音對應五臟和五神,五行音樂療法將傳統音樂分屬五音,相互配伍治療相應疾病。這相當於演奏者通過音樂組建了不同五行屬性的氣場,使人的意識與音樂的場相合而産生作用,中國古琴養生學會風美茵將之看作音樂的調神、調氣功能,並且認為琴音樂是促進機體與內外環境和諧的仲介,如果雙方能將心身都投入到音樂的深邃意境裏,使人容易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具有特定意識情志指向的場。杭州市和睦醫院的李航等認為音樂是一種和合之氣,能起到“陰平陽秘”的作用。音樂治療的要訣,就在於臟腑和、志意和、欲求和、認知和、行為和與環境和。“餘音繞梁”這一成語亦是對音樂這種場性狀態的生動形容。

二是音樂影響社會集體意識的氣場。《孝經·廣要道》雲“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史記·樂書》對此有詳盡的闡釋:“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是故志微焦衰之音作,而民思憂;單緩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三國時期嵇康認為音樂“入人心也深,化人也速”,可見不同音樂組建成不同的氣場,從而改變社會集體意識,影響社會的風俗習慣,古人將之稱為音樂的教化作用。

組場是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性應用和創造性轉化

如上所述,中醫學的祝由療法和布氣療法,傳統文化中的巫舞文化、祭祀文化、傳統音樂等都蘊藏著古人對人體生命和意識潛在力量的認識和體悟,及對其行之有效的應用,但正如孫思邈所説,其“體是神秘,詳其辭採,不近人情,故不可推而曉也”,這些中醫學與傳統文化的內容充滿著神秘色彩,難以為人們所接受和理解,但絕不應全盤否定,應本著科學的態度吸取其中合理的氣學説髓核,摒棄其神秘的外在形式,組場便是適應時代需求很好的創新與轉化工具。

其一,組場是對傳統文化尤其是氣學説的創新性應用。一方面,組場能夠較為科學合理的闡釋、剖析祝由和布氣療法的原理機制,能夠較為自洽地闡釋清蘊藏在巫舞文化、祭祀文化、傳統音樂等之中的生命與意識科學的內涵;另一方面,大大擴展了傳統氣學説理論與技術的應用空間,組場可作為一種新的醫療手段,應用於大健康産業之中,還可以應用到教育以及農業、工業等生産生活領域。同時,不同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組場技術重在挖掘、發揮人意識的潛在力量與效力,有望改變人類未來文化的生産和生活模式。

其二,組場是對傳統文化尤其是氣學説技術的創造性轉化。組場作為氣學説的創新技術,是對傳統氣學説技術——祝由、行氣技術的創造性轉化。傳統祝由、行氣技術具有神秘與迷信色彩,難以適應現代社會,亦難以被現代科學所接納,而組場繼承了其內在的合理成分,摒棄了其外在的神秘色彩。傳統的祝由、行氣技術多是單人施行,傳授更是口耳相傳。組場技術重視發揮集體場的效應,可以按照科學的知識體系大規模的加以傳授。

需要著重説明的是,組場理論力求從根本上對古今中外“意識效力”相關的技術和內容予以闡釋。在學理上,運用中國原創的氣學説闡釋工具;在技術上,講求規範的培訓和操作流程;在研究上,注重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以此實現此類科學研究的突破,使之科學化、現代化,用科學規範的學術佔領陣地,如此也才能真正遏制迷信的氾濫、杜絕邪教的産生。

我們氣學説團隊進行了多年的氣學説研究,研究內容涉及理論創新、實踐運用、內證體察和基礎實驗,認為氣學説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不僅是開啟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更與前沿科學密切相關。因此,在秉承傳承創新原則的基礎上,組場的研究思路仍是以氣學説為説理工具,輔以現代科學的論據與研究手段的創新。在傳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古老的氣學説得以創新性應用和創造性轉化,既不失中國原創氣學説之本色,又能相容並蓄現代文明之成果,使氣學説搭上現代文明的科學快車而步入科學的殿堂,也使現代文明插上氣學説的智慧翅膀而邁向嶄新的未來。

本文作者:劉爭強 章文春 江西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