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化濕敗毒顆粒有血管內皮保護作用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顯示:化濕敗毒顆粒有血管內皮保護作用

2024-04-24 15:38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日前,依託中國—奧地利中醫藥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研究員李敏團隊在中醫藥保護血管內皮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研究中取得進展。

血管由內膜、中膜和外膜組成,其中內膜包括內皮及皮下組織。血管內皮參與人體多種血管功能的調節,對於維持血管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李敏介紹,當血管內皮受損,就會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動脈狹窄或堵塞,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李敏介紹,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是一種血栓性疾病,和血管內皮損傷密切相關,化濕敗毒顆粒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三藥三方”中率先進行內皮保護體內外實驗的相關研究的復方,此項研究具有創新性。

李敏團隊通過脂多糖(製作炎症動物模型的一種藥物)誘導的人臍靜脈細胞模型和急性肺損傷模型,發現化濕敗毒顆粒及其含藥血清及主要藥效成分大黃酸和芍藥苷在細胞層面均能降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信使核糖核酸表達,説明其具有內皮保護作用。

同時,研究團隊發現,在急性肺損傷模型上,化濕敗毒顆粒能明顯改善肺組織病理損傷和肺損傷評分;改善肺乾濕重比;降低肺組織、血清、肺泡灌洗液中促炎性細胞因子(IL-6、IL-1β、TNF-α)的表達。降低肺組織C-C基序趨化因子2(CCL-2)和趨化因子配體2(CXCL-2)的表達,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肺組織電鏡顯示,與模型組相比,化濕敗毒顆粒組小鼠血管內皮結構較為緻密,比較完整連續,線粒體腫脹程度減輕,自噬小體及自噬溶酶體數量減少。肺組織通透性檢測表明化濕敗毒顆粒改善內皮損傷。化濕敗毒顆粒降低細胞間黏附分子-1、血管細胞間黏附分子-1和內皮縮血管肽等細胞黏附分子的表達,説明化濕敗毒顆粒改善內皮損傷效果明顯。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