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龍委員:建議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心理診療有序納入醫保範圍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徐安龍委員:建議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心理診療有序納入醫保範圍

2024-03-09 14:14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中醫訊(記者 胡俊)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2022年《“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中提出要“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個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旨在從制度、機制、方法、資源等方面全面推進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提交了推進中醫藥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相關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中國網記者 胡俊 攝)

徐安龍説,當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且導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因素較為複雜,包括青少年社會心理健康知識儲備不足、生活環境主體的聯動協作機制不完善、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服務能力總體不足、中醫藥尚未在心理健康疾病防治領域有效發揮作用等。中醫臨床上將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稱為“情志病”,中醫藥的“形神”理論對情志病防治作用顯著,因此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主體治療有望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堅實助力。

基於目前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存在的以上幾個特點,徐安龍在提案中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國家應當加強並豐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建設規劃內容,將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建設工作納入重點民生項目。加強認知教育,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國家級的專門機構推動相關政策落實。要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切實為青少年“減壓”,優化教育評價考核模式,積極凈化網路空間,為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提供美好精神家園。

第二,引導家庭教育樹立正確教育觀念,加強學校心理服務機構建設,把好教職人員“入口關”,優化家-校-醫-社協作路徑。通過家、校、社、醫互動平臺促使各方整合資源、加強聯動,建立心理健康監測系統,適當增加心理測評頻次及範圍,組織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專題學習、活動、科研項目,針對性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有效防控風險,為青少年提供全面系統的心理健康服務。

第三,提高醫療機構精神心理服務範圍及能力建設。加強各地各級精神心理診療中心建設,重視中西醫精神心理相關學科發展及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心理健康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待遇及社會認可度提升。建立擴大社會心理服務隊伍,鼓勵心理干預專業社會組織成立,健全對精神心理服務能力的考核及監管機制。

第四,完善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防治精神心理疾病工作機制。在心理疾病防治領域要重視發揮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的技術優勢,探索並制定中醫師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準入機制,將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心理診療有序納入醫保範圍,提高青少年就診率和治療率。鼓勵設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心理特色門診,推進心理健康服務從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務實踐模式和工作機制。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