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迎春來 中醫提醒您注意疏肝保暖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從氣候層面看,雨水節氣的到來有兩種象徵:一是隨著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二是雨水前後將更少出現降雪,降水將以降雨為主。
春回大地,萬物生長,春季正是生發的季節。北半球的土地受到更多的日光照射,吸收的熱量逐漸上升到地表;與此同時,由於大氣整體受熱不均,初春也時常出現多風天氣。因此春季的主要氣候特點就是氣溫波動,降水和颳風都比較頻繁。
雨水節氣應當如何養護身體、盡享好春光?《黃帝內經》曰“春主肝”,飲食上需要注意配合春季旺盛的肝臟活動;起居上要密切關注氣溫和降水情況,初春晝夜溫差大,今年尤其出現了比較廣泛的大範圍雨雪天氣,更要注意“春捂秋凍”,避免寒邪侵擾。
春季飲食宜增甘減酸,以養脾。中醫建議冬春季節飲食可以適當增加辛味食物攝入,順應時令以助長陽氣生發,而進入春季則要注意把控肝氣與其他器官的平衡。春季肝氣旺盛,肝屬木,易克脾土,因此適當多吃甘味可健運脾胃。同時也要注意食清淡、少油膩,飲食上可以以湯粥為主,補充水分的同時減小腸胃壓力,更利於消化吸收。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有記載説“春時宜食粥”,春季多風物燥,湯粥與新鮮蔬果能夠幫助人體補充所需水分與微量元素。紅棗、芡實、山藥、蓮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都是健脾利濕的好選擇,能夠幫助人體解決由於濕氣加重導致的濕邪困脾等問題。
初春陽長陰退,氣溫也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人們開始隨著氣溫回升減少衣物,但在氣候多變的春季仍然要注意慎脫衣、避風邪。由於氣溫回升,人體的毛孔也會逐漸打開,因此比隆冬季節更容易因受風邪而感冒。春季注重保暖也有利於維護情緒穩定、心情暢快。變化不定的天氣容易導致心神不寧,對有高血壓、心臟病、鼻炎和哮喘的人群尤其不利,也會連帶著對消化系統,尤其是肝臟的功能造成影響。
肝氣喜疏,如果肝氣鬱結,則容易導致情緒低落和精神抑鬱;調養肝氣要先養好脾,需要靜心調攝以安寧脾胃,然後平穩氣血,才能使心氣充盈、肝氣通暢。春季尤其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隨日光作息有利於充分接收陽光的能量,協調新陳代謝。適當運動也有助於增強體質,減少疾病,同時注意選用較溫和的運動方式,例如散步、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等動作柔和的健身操,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佳,避免過度運動損傷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