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即 中醫提醒您回鄉團聚注意這幾點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春節在即 中醫提醒您回鄉團聚注意這幾點

2024-02-06 16:39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甲辰龍年春節在即,遠在異鄉的遊子陸續踏上了歸鄉團圓之路。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過年習俗略有差異,但基本自小年起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例如貼窗花、粘糖瓜、打掃屋子等,可以稱得上是“數著日子盼新年”。2月4日是立春節氣,國家衛生健康委就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就廣大群眾在春節期間如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安全出行等事項給出建議。

正月來臨在即,春天的腳步也悄然臨近。隨著氣溫逐漸出現回升的苗頭,初春的氣候也會相應出現溫度波動頻繁、多風等情況。冬春交接之際,人體在冬天儲存的陽氣蓄勢待發,整個身體處於昂揚向上的狀態中,也正因此,體內的氣機迴圈相對活躍,免疫力狀況不穩定,在波動的氣溫和氣候狀況之下尤其容易遭受寒邪入侵、易發感冒等。

春節期間家庭聚會頻繁,在闔家團圓的餐桌上要儘量做到確保優質蛋白質攝入以提升免疫力、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微量元素攝入、充足飲水以促進內迴圈的新陳代謝,同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配合營養補充劑,為過年期間的飲食健康保駕護航。回家過年也是遠歸遊子給一年的忙碌畫上句號、小作休整的時機,不少人會選擇在走親訪友之餘窩在家中盡情享受“無所事事”的時光。儘量保持合理體重,做到吃、動兩平衡等,都是為維護免疫力打下的重要基礎。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提醒,人們在整個春節的節假日期間一般會攝入比平時要多的高能量、高油脂、高糖的食物,尤其是持續幾天都在攝入這類“幾高”食物的話,肥胖以及血糖、血脂波動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遵循食不過飽原則、儘量保持與平時一致的飲食習慣、規律進食和作息時間、不飲酒或者少飲酒、保持食物清淡等,都有助於避免因集中的餐飲聚會導致腸胃負擔過重,以至於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的問題。

“春節‘三個多’,分別是熬夜多、煙酒多、大魚大肉多,這‘三個多’確實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説。熬夜傷肝傷腎,煙多傷肺,酒肉傷脾胃,基於這些情況,張忠德給出了幾點中醫食療的建議:

熬夜最容易引起喉嚨幹、眼幹、夢多等,因此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經典方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些症狀,也可以用沙參、麥冬、石斛、百合煲肉湯,起到滋陰補腎的作用。平時熬夜也可以按揉三陰交,一次十來下,每天按摩兩三次,可以降虛火。

抽煙多,傷肺陰,所以要用好雪梨、蜂蜜,也可以口服沙參麥冬丸等經典方,也可以用銀耳、雪梨煲肉湯喝,潤肺潤燥。

喝酒多,傷脾胃,要化痰濕。喝酒時候喝一點米湯水,與生薑、陳皮同煲可以解酒,同樣還可以用葛花與陳皮煮水,減少酒精對脾胃的傷害。

大魚大肉容易造成食滯,食滯化火,導致腹脹、胃脹、口乾、口苦等不適發生。消食健脾清胃火,可以用市面上常見的山楂丸、健脾消滯片等等中成藥。在家裏可以用麥芽、山楂、陳皮、生薑、雞內金等煲水,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消食方法。

今年冬天,南方多省出現了往年罕見的大量雨雪,增加了年味的同時也給初春的防寒保暖帶來了挑戰。張忠德説,中華民族在防止倒春寒致病方面有幾大要點,可以為春節期間的健康保障提供參考。

第一,要記住“春捂”,要注重頭部、腳部、腹部、背部的保暖,保護好這些部位不受寒,能夠極大減少感冒的概率;第二,要防止吃太多的酸東西,中醫説春天跟肝氣相通,飲食多酸容易導致肝氣偏旺,在搭配肉類的同時,增加洋蔥、大蒜、韭菜等辛溫發散的食材,可以在溫通陽氣的同時起到散寒的效果;第三是運動養陽,可以通過微微發汗去除體內的寒濕,但要注意適度,以免損傷陽氣;第四是養護陽氣,可以用桂枝、艾葉、藿香、生薑煮水來泡腳,或者喝一些溫陽的藥物和食材,扶正陽氣,以對抗春寒之邪。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在這個日子裏盡享闔家團聚的幸福與身心健康的快樂。祝大家度過一個平安的新春假期,過健康年,過吉祥年!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