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藥文化 促進廣州學生健康成長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傳承中醫藥文化 促進廣州學生健康成長

2024-02-05 10:48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先後頒布了中醫藥法、印發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召開了全國中醫藥大會,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民健康。

“中醫藥文化傳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自2019年起設立的重要健康促進項目,涵蓋了科研、干預、科普、品牌建設等內涵。在廣州市教育局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基礎上,中心作為廣州市教育系統的衛生健康促進專業單位,著力以中醫藥文化“整體觀”“治未病”等思維,結合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健康問題和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的迫切需要,紮實開展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因上求解:運用中醫思維探尋學生健康問題解法

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在廣州市學生體檢大數據分析和臨床就診大數據分析中發現,用“整體觀”思維看待和處理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出現的身心問題,將事半功倍。以問題為導向,中心聯合專業團隊,圍繞學生最常見的肥胖、營養不良、心理健康問題,重點開展了三項專題研究;圍繞中醫藥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徑與模式,開展了兩項探索。

2021年立項開展廣州市“兒童肥胖症的中醫預警、預防及干預研究”,通過對試點學校870名初一至初三年級學生進行採樣調查,著重從中醫體質與兒童肥胖的相關性開展研究。項目發現,肥胖學生中痰濕體質、氣鬱體質佔比例最高。並根據不同體質的肥胖情況制定藥膳調理方案,為後續干預打下基礎。

2022-2023年接續開展“廣州市學校中醫營養干預模式研究”,對廣州市11區及局屬學校共12所學校進行試點,覆蓋學生約6800人。根據研究情況,及時進校開展中醫營養科普,製作一批中醫營養課程視頻,編印營養生活記錄手賬本等,通過影響學生飲食、鍛鍊、睡眠習慣,改善學生營養與健康。

2022年開展“廣州市中醫方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研究”,在廣州市海珠、天河及番禺三個區共7所學校初一至初三學生中抽樣1437人,調查廣州市初中學生的抑鬱傾向、睡眠現狀和中醫體質分佈。基於科研情況,2023年通過“健康科普行”活動,到校開展心理健康宣講8場次,覆蓋小學五六年級、初中及中職學生共逾1.3萬人。

2021年立項開展“廣州市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路徑與模式探索”,進行中醫藥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徑探索和內涵發掘,探索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可持續進行的長效機制。

2021年立項開展廣州市“中醫藥文化對學生健康促進的內涵發掘”,以傳承中醫藥源流文化,出精品的定位,開發中醫藥文化健康教育內容,為後續開展公益健康科普打好基礎。

上述這些有益的研究與探索,得益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健康中國研究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援。2023年中心牽頭開展的“廣州市中醫藥文化傳承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路徑與實踐探索”項目,被立項為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果上求效:中醫適宜技術推動解決學生健康實際問題

傳承中醫藥文化,不僅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途徑,也是提高人民健康素養、改善人民健康水準的需求。中心在傳承中醫藥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探索中,立足中心職能,時刻不忘務求實效,運用中醫適宜技術推動解決學生健康實際問題。

開展“廣州市小學、幼兒園學生(幼兒)近視防控干預”研究,在“治未病”思想指導下,採用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對近視不同階段進行干預。在76所試點學校(幼兒園)採用耳穴壓丸治療、中醫體質辨識等特色診療技術,累計為逾7000名近視不同階段進行干預的學生(幼兒)施行中醫綜合干預。治療前後,輕度近視的學生和遠視儲備不足的幼兒的雙眼裸眼視力、等效球鏡較前改善。該結果為中醫診療技術在視力防控應用中的應用提供實踐依據。

開展“廣州市中職學生營養現況調查及干預項目”,2023年對局屬9所中職學校一年級在校學生近萬人開展營養健康狀況摸查,通過形態指標測量、問卷調查以及中醫體質辨識進行調研,掌握學生營養及體質情況,並根據摸查情況給予健康建議。項目發現,中職學校學生存在營養不足與超重肥胖的雙重負擔情況。經過為期半年的干預,根據營養及體質狀況進行膳食指導及隨訪,學生在飲食、運動、睡眠、體質、肥胖等方面的問題明顯減少。

不謀而合,大道同行。在廣州,很多學校都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覺,推動中醫思維方法解決學生健康實際問題。如百年老校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將中醫藥融入學科,每個年級擁有符合年齡和需要的對應課程,讓中醫藥文化浸潤日常生活,在守正創新中培養學生系統思維、增強文化自信、引領青少年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潤物無聲:以中醫思維智慧引導學生打好健康基礎

健康教育是疾病預防與控制措施中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徑。中心從2019年起精心打造四大健康教育科普品牌,從中醫文化汲取養分,幫助學校、家庭和學生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學習“整體觀”“治未病”的智慧,養成健康生活行為習慣。

面向公眾,創意策劃製作健康教育精品系列動漫《小朋友的中醫俠》,借助專業力量,根據中醫藥“防治未病、促進健康”的養生智慧,聚焦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求及目前的存在問題,圍繞日常生活的“起居、飲食、運動、情志”等科普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中小學生開展形式生動、內容貼近實際的健康教育。系列動漫已製作完成12集,獲得“廣東省首屆健康科普大賽”視頻類作品二等獎,在廣東廣播電視臺現代教育頻道、廣東省中醫院公眾號等多個平臺播出,播放量和點擊量超過100萬次。

面向家庭,開展“廣州學生健康科普親子營”。百名來自穗澳的9-14歲學生和家長在健康營裏按照“卯時起,亥時息”的要求作息,遵循“子午覺”的健康作息規律,學習中醫食養文化、情志調節,通過趣味功夫課,增強身體素質,體驗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之美,初步了解中醫健康理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面向學校,開展“廣州市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好學校”系列宣傳活動、“我是自己的健康小主人”穗港澳手繪畫徵集活動等。2021年,這兩項品牌活動均以中醫藥文化為主題進行,展示了廣州市學校傳承中醫藥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探索和當代中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熱愛與傳承創新的精神風貌。

中心還積極運用更多更新的方式打好“組合拳”,積極推動中醫藥傳承促進學生健康的科普。近三年來,通過“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專家庫”聘請包括首席專家張忠德在內的5位中醫保健領域專家入庫,注入權威專業力量;通過“廣州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公眾號共發佈中醫藥文化及養生保健知識類推文215篇,閱讀量逾32萬;建設“健康步步贏——中醫文化島”平臺,製作“小朋友的中醫俠——健康盲盒”系列視頻及文創科普品等。有引領、有舉措、有支撐、有保障,希望能夠進一步凝聚學校、社會、家庭合力,用中醫思維智慧引導學生們打好健康基礎。

面向未來:構建中醫藥文化健康科普陣地

傳承需要範式,科普需要陣地。中心立足傳統,面向未來,以中華優秀傳統中醫藥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出發點與落腳點,打造跨越線上線下的科普基地,傳承中醫藥文化,讓人更健康更美好。

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建設“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精神,中心以中國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與自覺,自2020年起謀劃建設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經過三年的論證策劃已初步落成。基地以中醫的“道法術器”為線索分區展示,圍繞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聚焦“起居、飲食、情志、運動”四方面開展中醫科普。在“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心中有志、學習有數”的方法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學生爭做自己的健康小主人。目前,“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的內涵已探索試點推廣至我市更多的中小學校,期待能為師生學習傳統中醫藥文化促進健康生活提供專業內涵與空間延伸。

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建設“中醫科普元宇宙”。根據《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等,以“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的內涵為基礎,以兒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及人工智慧等技術,打造沉浸式、互動性強的健康科普新生態,提升科普效能。

讓健康成為學生一生發展最牢固的底色。

中華優秀中醫藥文化蘊含了豐富的養生保健治病智慧,傳承中醫藥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一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事情。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將與大家大道同行,聚焦發力,繼續運用中醫藥文化的健康智慧與工具方法紮實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願更多學校、家庭遵循規律、尊重常識,讓健康成為學生一生發展最牢固的底色。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