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高校頻繁關注中醫藥,為什麼?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大灣區高校頻繁關注中醫藥,為什麼?

2024-02-04 11:48

來源:南方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大灣區的中醫藥人,又開始“整活”了。

1月底,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省中醫院)與香港首家中醫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將由香港浸會大學運營,計劃于2025年投入使用。

從科研平臺築造,到人才流動,再到每一年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界,有一群根本“閒不住”的中醫藥人。他們同根同源,相互促進,打造了一個顯示度很高的中醫藥圈,為灣區融合發展和機制創新銜接探索了更多可能,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一)

廣東與香港、澳門中醫淵源頗深,一脈相承。

1924年,省港中醫中藥界創立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這所歷史最長、從未間斷的全日制中醫學校,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建校基礎。抗戰期間,學校更一度遷往香港辦學,篳路藍縷,為廣東中醫藥發展保存了火種。

1997年是香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節點。

香港由回歸前的不承認中醫,沒有合法地位,中藥只當是保健品,到回歸後開始重視中醫藥發展,將中醫藥教育納入大學體系,正式在大學成立中醫學院。

1984年,梁頌名一手創辦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係,被人尊為“廣東藥王”,在內地退休後,就參與創辦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並任教至今,為香港培養了大量中醫藥人才。

200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離開了學習工作22年的廣州中醫藥大學,來到香港浸會大學擔任中醫藥學院的“奠基院長”,從零開始開闢香港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天地。至此,香港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中醫藥學院。

同樣是2000年。

澳門回歸祖國剛滿3個月,就宣佈在氹仔島成立澳門科大,其中就包括了中醫藥學院。直到今天,澳門科大是澳門唯一擁有完整中醫藥教育課程體系的高等學府,包括中醫學和中藥學本科教育課程,及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課程,博士後研究工作站等。

今天,不少港澳學生想要學中醫,除了留在當地外,廣州中醫藥大學便是他們的不二選擇。

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説,學校培養的5000多名港澳校友是最珍貴的資源,一直致力於利用豐富的教學、科研、醫療和人才優勢和資源,為大灣區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供給,讓更多人享受到高品質中醫藥服務。

(二)

説起粵港澳中醫藥合作,必定繞不開每年一屆的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

2018年以來,三地共簽署85個合作項目,通過建立大會長效機制,有力推動中醫藥交流與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品質發展夯築牢固基石。

就以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為例,從27個簽約合作項目中,我們就能看到不少廣東高校的身影——

南方醫科大學牽手澳門科技大學簽署了中醫藥防治骨與關節退行性疾病新技術的研究合作協議;

廣東醫科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就粵港澳大灣區中醫經典方劑傳承與創新項目合作達成了共識;

廣東藥科大學發揮自身臨床藥學優勢,與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即將開展科研合作,主攻方向是中藥現代化的分子研究機制……

作為“雙一流”高校,廣州中醫藥大學與其附屬醫院一口氣簽署了9個項目,包括了粵港澳中醫藥聯盟合作協議、粵澳培養護理學員項目合作協議等,涉及人才培養、中醫護理、科教合作和技術協作等多個領域。

大灣區中醫藥人的高頻互動,不僅能探索中醫藥區域協同創新的模式,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品質發展,而且還能以中醫藥專業為試點,為內地與港澳教育更深層次的合作探索經驗與做法。

(三)

事實上,粵港澳三地共同培養中醫藥人才,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2019年,澳門科大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簽訂了合作培養中藥本科學生的協議,規定每學年遴選中藥專業本科生前往澳門科大交流。

針對香港中醫學生臨床機會缺乏的難題,深圳市中醫院曾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簽署協議,開展教學合作,承擔學生的專業實習。

2018年,針對中醫學本科專業畢業生在香港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低下的問題,廣州中醫藥大學將選派有關課程教師赴港講學,提升本科畢業生考試通過率。

三地中醫藥人才快速流動,但最終還是選擇“留”在大灣區。

2013年,劉良開始擔任澳門科大校長,開始了二次創業道路,2022年他卸任了澳門科大行政職務,加盟廣東省中醫院,並將工作重點放在推動三地中醫藥融合上。可以説,二十年,輾轉三地工作的他,是名副其實的“灣區人”。

怎樣培養更多適合在三地發展的中醫人?廣東藥科大學副校長肖煒説,粵港澳三地高校在高等教育理念、辦學理念方面的差異,阻擋了三地高校合作的深度廣度和輻射面,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西醫結合專業的畢業生無法在香港考取醫師執照等。

他呼籲出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框架協議”,明確教育合作機制,遵循中醫藥人才規律,一體化推進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構建符合中醫藥學科知識規律和學分互認的教學體系。

如今在大灣區內,更多中醫藥科研平臺正在建立,中醫藥人才、醫療技術、資訊等要素正在加速流動。

歲末年初,灣區中醫藥界迎來了一件大事——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正式揭牌,該實驗室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牽頭、珠海市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為主要參建單位。

巧合的是,青茂口岸的另一邊,澳門科大曾成功建立我國中醫藥領域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這一片18.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醫藥如何相互促進,會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