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縣傳承創新 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範縣紀實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湖北竹溪縣傳承創新 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範縣紀實

2024-01-31 11:28

來源:極目新聞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湖北竹溪縣位於中國陸地版圖幾何中心,有自然中國心之稱。總面積3310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總人口38萬。竹溪地處秦巴腹地,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有“動植物基因庫,中藥材大觀園”“天然藥庫”的美稱。是著名的“秦歸川連”主要産地之一。《竹溪縣中藥資源志》共收錄3500余種生物中藥資源,佔全國藥用植物資源的12.5%左右。竹溪道地藥材黃連成功入選“十大楚藥”,中國藥膳製作研發基地落戶竹溪,竹溪先後獲評中國天然氧吧、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等20多項殊榮。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是湖北首批共同締造試點縣。

近年來,竹溪縣堅持把發展基層中醫藥事業作為保障全縣人民健康、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主要措施來抓,大力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

強基固本 全面推進示範縣創建

竹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將中醫藥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政府議事日程,高位謀劃,統籌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完善工作方案,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做好中醫藥發展規劃。近年來,完成中醫醫院整體遷建後,投入1.3億元建設醫養大樓、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和培訓基地,新建中醫藥業務用房2.6萬餘平方米,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全覆蓋,所有村衛生室均配有中藥櫃及中醫診療設備。將本縣基層中醫藥服務打造成網路健全、設施設備完善、人員配備合理、管理規範、中醫藥防治康養融合發展的完整體系,已形成以“縣中醫院為龍頭、縣人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為補充、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的縣、鄉、村三級中醫藥服務網路。

積極開展中醫藥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採取義診、送醫送藥、媒體宣傳等方式營造知中醫、信中醫、用中醫、愛中醫的濃厚社會氛圍。

將中醫藥知識納入健康教育教材,優化基層中醫藥人才招聘、使用、培訓機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診療服務,推進縣級中醫藥行政管理機構規範設置,加快基層中醫醫療服務資訊化建設。

守正創新 全面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竹溪縣建立中醫藥發展多元投入機制,逐年加大中醫藥事業費和專項經費的投入,開展中醫藥醫療服務調價評估,擴大中藥種類醫保支付範圍。提高財政支援力度,設立中醫藥財政專項,保障本縣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竹溪縣全縣有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個,湖北省知名中醫工作室2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1人,十堰市名中醫2人,竹溪縣名中醫10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配有中醫師、康復技師、中藥師,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有1名中醫或能中會西的村醫。強化縣中醫醫院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強中醫醫共體建設,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引導優質中醫資源下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規範設置中醫科、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村衛生室100%開展中醫藥診療服務,為重點人群和亞健康人群提供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大力普及和推廣太極拳、八段錦等養生保健方法,為健康竹溪作出積極貢獻。

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引進中醫藥碩士研究生3人、本科畢業生30人。自主申報的科研項目,獲得省級科研項目成果獎。每年對全縣鄉鎮醫生和村醫進行輪訓,開辦中醫藥適宜技術、國醫堂骨幹醫師培訓班,開展名老中醫“師帶徒”工作,使基層醫生能夠掌握和開展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中醫藥服務惠及千家萬戶。

彰顯特色 全面推動中醫藥産業發展

竹溪縣發揮資源優勢,彰顯特色,推動中醫藥産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培育中藥材産業。道地藥材黃連、葛根供應量分別佔全國15%和30%。建設黃連、重樓、獨活等藥材基地近30萬畝,種植專業合作社100余家,年産值近3億元,帶動1萬餘戶3萬群眾穩固增收。

培植壯大産業鏈。引進廣東百草堂、人福醫藥、盤龍國瑞等知名藥企大力發展原料藥、中成藥、成品藥等終端産品,拓展延伸上下游産業鏈,2022年全縣醫藥健康産業産值突破12億元。推進“藥膳+旅遊+養生”融合發展,挖掘整合竹溪地道藥材、森林康養、傳統特色美食等資源,大力培育藥膳産業,推出了一批集康復理療、養生保健、文化體驗于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産品,實現藥旅融合發展。

立足天然藥庫,守正創新,搶抓機遇,打造大健康品牌,以醫防康養、中醫藥産業助推鄉村振興,竹溪縣為建設健康中國譜寫竹溪篇章。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