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看中醫告別難、慢、煩——來自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的觀察
打造15分鐘中醫藥服務圈,開展中醫多學科聯合會診,推出“中醫CT”實現快速體質辨識……圍繞以較低費用取得較大健康收益目標,探索符合中醫藥自身特點和規律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上海等7個省(市)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已滿兩年。
記者近日調研發現,示範區聚焦群眾關切,在中醫藥服務體系、服務模式、醫保支援等方面取得改革突破,讓“看中醫用中藥”更便捷、更安心、更省錢。
更便捷:織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
四川省成都市市民谷先生因腦梗導致偏癱,經四川省中醫醫院康復科治療後,轉至家附近的青羊區中醫館繼續住院康復治療。能在“家門口”住院讓他踏實了不少,也方便了許多。
能否打通中醫藥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是對示範區建設成效的重要檢驗。
“要讓社區成為中醫藥服務主陣地。”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聞大翔介紹,全市構建起一張由2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98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組成的“家門口中醫藥服務網”,將中醫藥服務融入居民生活圈。
在成都市植物園 遊客在學習打八段錦
為了讓群眾就近就便獲得優質中醫藥服務,各示範區紛紛探索如何“織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
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將中醫藥納入“車載流動醫院”服務內容,包括每個中高山鄉鎮在內的所有鄉鎮均設有流動醫療服務車;山東、江西等省持續開展基層中醫館建設,實現全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設置全覆蓋……
不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點”越來越多,現代科技的加持,還讓看中醫告別了“難、慢、煩”。
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紅石板社區數字中醫館,居民通過“中醫CT”人體數字畫像系統,可以進行人體成分分析、中醫體質辨識等體檢體驗,醫護人員根據採集的數據可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我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輕鬆。”在“中醫CT”採集數據基礎上,50多歲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劉先生經過3個月中西醫結合干預,血糖、血壓得到了控制,體重也從94公斤降到78公斤。
更安心:提升中醫臨床診療水準
2023年11月21日,76歲的黃興珍因肺部感染快速進展,伴發心衰、腎衰、呼衰等,情況危急,可她卻不願接受氣管插管和血濾等有創治療。經過綿陽市中醫醫院中醫經典病房科以中藥飲片為主要手段悉心治療,黃興珍病情逐步好轉,如今已痊癒出院。
以中醫主導治療急危重症和疑難危重症,是中醫經典病房的“看家本領”。針對疑難病例,綿陽市中醫醫院還開展了數十次中醫多學科聯合會診,組織多領域中醫專家共同研究制定治療方案,力爭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建議。
療效是中醫藥的生命線。為了讓患者看中醫更安心,一些示範區在中醫優勢專科建設上尋求突破。
針對中醫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不均衡等問題,山東開展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建設,建成15個專業28個集群657個成員專科,帶動縣(市、區)中醫醫院均衡發展。
“作為其中10個集群的牽頭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制定了36個中醫優勢病種的診療方案並在基層推廣,力爭實現同質化診療。”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徐向青説。
在山東省臨沭縣中醫藥醫共體共用中藥房 中藥師在為患者調劑中藥
中藥品質好,療效才能有保障。
山東建設智慧共用中藥房,有效解決基層醫療機構飲片配備不全、品質不高問題;浙江實現中藥材“一物一碼”全鏈條一鍵追溯,讓“田間”到“碗裏”的流程清晰可見;四川積極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從源頭保障中藥品質……各示範區大膽探索,讓群眾放心用中藥。
更省錢:醫保政策向中醫藥傾斜
住院費用偏高是就醫的一大痛點,為此,山東多地開展了中醫日間病房試點。在這種病房管理模式下,一些中醫優勢病種被納入中醫日間病房醫保結算管理範圍,患者在當日治療結束後經醫生允許可以離院。
在威海,推出中醫日間病房後,通過減少床位費、護理費,合理控制檢查檢驗和藥品費用,患者住院次均費用下降了千余元,醫院床位使用率也翻了一倍。
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醫生在為患者做針灸治療
增強人民群眾的中醫藥獲得感,是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上海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療效價值付費”改革,確定首批22個病種,創新中西醫並重的醫療付費模式;四川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項目、中藥納入醫保支付,按乙類管理藥品的個人先行自付比例降低到10%;湖南2022年將629個中藥醫院製劑納入醫保……各示範區不斷完善醫保政策,為群眾看中醫、用中藥省下更多錢。
記者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了解到,示範區在開拓中醫藥服務領域、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等方面積極努力,得到醫保政策有力支援,為患者帶去實惠,一些改革舉措還實現了患者、醫院、醫保、中醫藥多方共贏。
“下一步,我們將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不斷向深度進軍、向廣度拓展、向難度攻堅,助力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讓更多地方、更多人民獲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副司長歐陽波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