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幹祖望:百歲儒醫!養生大家!他首創中醫耳鼻咽喉科
幹祖望,著名中醫學家、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創始人,首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教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耳鼻咽喉科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國務院授予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首屆江蘇省“優秀教師”,2009年幹祖望工作室被評為國家先進名中醫工作室,2011年榮獲江蘇省“醫師終身榮譽獎”,2014年被評為第二屆“國醫大師”稱號。
5歲進入私塾讀書,17歲拜師學習中醫,22歲掛牌行醫,1951年挂出全國第一塊“中醫耳鼻咽喉科”招牌……國醫大師幹祖望自踏上行醫之路起,就沒有停止過對中醫發展的思索,他師古而不泥古,西為中用,首創中醫耳鼻咽喉科,治學嚴謹,博覽古今醫著,對養生也有獨到見解,是一位造詣深厚的杏林泰斗。
青年立志 首創中醫耳鼻咽喉科
1912年9月,幹祖望出生於上海市金山縣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小被寄予厚望的他在5歲時就被爺爺帶到當時的詩書大族姚傢俬塾就讀,十幾歲時熟讀四書五經、史記、離騷等經典古籍,為日後的中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
1929年,17歲的幹祖望向名醫鐘道生正式拜師學醫,1933年出師行醫,擅長咽喉外科,懸壺于上海浦南一帶。“一開始畢竟年輕醫生,不會很忙,他又很喜歡看書,看書過程中他發現西醫有個叫‘耳鼻咽喉科’,但中醫只有喉科。他就在二三十歲的時候立下了志向,要搞中醫的耳鼻咽喉科。”幹祖望學生、江蘇省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中醫師嚴道南告訴記者,多年來,中醫的耳病、鼻病一直歸屬在其他專科裏,直到1951年,個體診所合併,乾老“移壺”上海松江第四聯合診所,于這時挂出了全國第一塊“中醫耳鼻咽喉”招牌。多年夙願,一朝實現。
在這裡,幹祖望接觸了許多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慢慢地他發現,單憑望、聞、問、切,耳鼻咽喉科仍舊不具備區別於一般內、外科的專科特色。1952年秋,幹祖望決定前往北京中央機關直屬第二醫院進修,他接觸到了西醫診療手段,從帶額鏡、執音叉,到寫病歷、做手術,幹祖望“師法于西,西為中用”,最終形成了按照中醫思路遣方用藥、用現代化檢查手段來辨別證候的基本理念,建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診療規範。
新科先鋒 建立“干氏耳鼻咽喉科理論體系”
1956年3月,全國第一部《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問世,在上海《新中醫藥》雜誌連載發表,這是幹祖望結合中醫古籍有關耳鼻咽喉疾病的分散記錄、西醫耳鼻咽喉科學的講義、以及自己的臨床醫案而撰寫出的中醫耳鼻咽喉科系統論著,為學科的建設和傳承構建了系統的知識體系。後來,幹祖望的耳鼻咽喉科學著作成為高等院校統一教材的主要資料源。“乾老一直跟我們講,‘我不是看病的,我是看證的。’這個辨證你怎麼辨?望、聞、問、切。乾老在這個基礎之上還加了一個“查診”,他通過現代技術手段查診來進行辨證。”幹祖望學生、江蘇省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中醫師吳擁軍介紹説,乾老不僅倡“四診”為“五診”,調整“八綱”(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為“十綱”(表、裏、寒、熱、虛、實、標、本、體、用),還發現了“喉源性咳嗽”和“多涕症”兩個新病種。
幹祖望對中醫學的貢獻主要是建立了“干氏中醫耳鼻咽喉科理論體系”,併為全國同行認同。除了上述的一些內容之外,還包含耳鼻咽喉科脾胃學説;嗓音學説;“仲介證”學説;溫陽法治療過敏性鼻炎;耳聾治肺、鼻塞治心;瀉離填坎、伐震潤兌等。
1972年,幹祖望在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今江蘇省中醫院)創辦“中醫耳鼻咽喉科”,無償貢獻自己多年研究出來的“鼻淵合劑”“參梅含片”“止眩沖劑”等中成藥驗方,親自主持成立和指導了“嗓音病專科門診”、“變態反應性鼻炎專病門診”、“鼻竇炎專病門診”、“口腔潰瘍專科門診”等小組。為專科發展後繼有人,他年逾古稀毅然接受衛生部委託舉辦全國中醫耳鼻咽喉科進修班、師資班,不遺餘力趕編教材,《耳鼻咽喉科中醫古代文獻選讀》《中醫咽喉科學》等近100萬字的書稿,幹祖望將自己的畢生經驗和學術思想傾囊相授,為全國各地培養專科人才不計其數。
一生好讀書 曾獲金陵“藏書狀元”
也許是自幼養成的習慣,幹祖望對書也有著特別的感情,一生愛好買書、看書、讀書、寫書。平日裏生活簡樸的他,如果一見好書,便舍得“一擲千金”。
“曾經他告訴我,他説‘我假如生個病、發個燒、有點頭昏、有點不舒服,我就到外面去轉一圈,轉著轉著就走到書店裏去了,書店裏逛逛看看帶了兩本書回來,出了一身汗好了,感冒也沒有了。’”嚴道南告訴記者,乾老有一個典型的習慣,就是有時候看到一套好書,身上沒錢,把手錶壓在那裏,回來拿錢再去把書拿走。
“嚴主任給他拍了一張照片,那張照片的名字就叫做“著作等身”。就是他旁邊有一沓厚書,然後旁邊乾老坐在這邊。”江蘇省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治中醫師陳旭青説。
幹祖望長期讀書,涉獵廣泛,一生共撰寫著作約400多萬字,其中除中醫專業的論文著作外,也不乏雜文、詩詞等,正如自題《祖望百歲養生秘籍》詩云:“不是醫家是雜家,杏林深處敢抽芽”。他有一個自己的書房,命名為“繭齋”,藏書有一萬多冊,裏面最多的是中醫書籍,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和孤本。有趣的是,在這個書房門上還貼著一張字條,寫著:歡迎在此看書,不能拿出門口。
1990年,在首屆“金陵個人藏書狀元大賽”中,幹祖望榮獲“藏書狀元”證書。
如今,南京中醫藥大學一比一復刻了這個書房,乾老的子女將乾老所珍藏的書籍、筆記、文稿以及處方捐贈給了南京中醫藥大學,一座知識的寶庫正在惠及更多的中醫學子。
是百歲儒醫,也是養生大家 倡導“養生八字訣”
為醫不讀書,臨證難免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善於讀書、勤於讀書也是幹祖望成為博學大家的重要前提。他説,醫師有“家傳醫”和“儒醫”之分,現代醫生多自科班出生,應為“儒醫”。
幹祖望教授八十多歲時能爬樓梯到16層去病房診病查房;九十多歲時照常出診為患者療傷診病,步行數裏;百歲時仍目明腦靈,身體輕健,還能看書讀報、撰寫文章,思路清晰,聲音洪亮。談起養生,他也自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應當向動物學習,專門總結編寫了《童心、龜欲、蟻食、猴行》一書,“童心、蟻食、龜欲、猴行”這八個字隨即成為被大家廣泛效倣學習的“養生八字訣”。
簡單來説,“童心”即像孩童一樣天真無邪,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單純、乾淨、無雜念;“蟻食”則是像螞蟻一樣什麼都能吃,但什麼都吃得少一些;“龜欲”就是應當學烏龜與世無爭的胸襟和別無所求的淡泊,遇事不意氣,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猴行”即在思想方面反映敏捷,行動方面活潑輕快,保持精神飽滿。
2014年,幹祖望教授榮獲第二屆“國醫大師”稱號。
2015年,幹祖望教授于南京逝世,享年104歲。他為人樂觀、治學嚴謹,是中醫界少有的理論、臨床俱馨之大家。他的順其自然、誠信待人、清心寡欲、無爭不貪深為大家崇尚。躬耕杏林八十余載,他學貫中西,桃李滿天下,是醫家楷模,為後學典範。
原標題:國醫大師幹祖望:百歲儒醫!養生大家!他首創中醫耳鼻咽喉科|《大師之道》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