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藥都”中藥産業發展調查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四大藥都”中藥産業發展調查

2023-12-13 09: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年來,隨著《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和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需求的提升,中藥産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不過,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中藥材品質良莠不齊等問題。如何推動中藥産業高品質發展?品質和結構瓶頸如何突破?優質中藥産品創新稀缺問題怎麼解決?經濟日報記者相繼走訪安徽亳州市、江西樟樹市、河南禹州市、河北安國市“四大藥都”,從産業鏈的不同環節一探中藥産業的發展現狀。

在全國17個專業藥材市場中,安徽亳州市、江西樟樹市、河南禹州市、河北安國市四地因其悠久的中藥歷史文化及千億級中藥材交易量而被稱為“四大藥都”。國內多個産區的中藥材在這裡集散、交易,“四大藥都”也在種好藥、售好藥、制好藥的産業鏈上積極探索,在這裡可以觸摸産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源頭守住品質根脈

“藥材好,藥才好。”優質、道地中藥材是中藥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從源頭守住藥材的品質根脈?“四大藥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標準化種植方面下足功夫。

亳州擁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等知名産品,亳藥標準化種植和種質資源保護示範園項目佔地面積720畝,其中道地藥材四大亳藥佔地270畝。亳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愷介紹,亳州擁有地産藥材260多種,2022年中藥材種植面積122.6萬畝,約佔安徽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的55%,産值42.6億元,標準化種植面積44萬畝,均居全省首位。

走進亳州藥用植物組培繁育中心,植物工廠裏布設了各類環境感測器,亳菊、白及、半夏、亳白芍等240多種組培種苗在此生長。“這些種苗在可控環境條件下可縮短育苗週期、保證秧苗品質,有效解決優良種苗缺乏的産業發展瓶頸。”亳州興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凱説。

亳州市藥業發展促進局副局長祝文山介紹,在中藥材種植方面,亳州成功獲批國家基本藥物中藥材種子種苗(安徽)繁育基地;推進中藥材種植品質追溯體系建設,建成數字中藥材示範園10個;建立30余種中藥材組培快繁技術體系,年擴繁良種2000余萬株。已在全國率先建成區域性中藥飲片生産資訊化追溯體系,並運用到192家中藥飲片生産企業中。

走進安國現代中藥農業園區,空氣中瀰漫著淡淡藥香,在中藥種業科技孵化基地,恒溫恒濕大棚內的育苗架上,麥冬、百合、鐵皮石斛等種苗生機勃勃。“標準化種植是培育道地藥材的關鍵。”河北中藥材學會副理事長叩根來介紹,“園區通過對幾十種道地中藥材種子進行種苗培育、種植和管理,形成一系列標準化技術規範。”

安國市中藥都藥博園種植部負責人陳亞峰説,安國市深入實施“1+10+100”工程:1萬畝現代中藥種業基地,10萬畝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並以此帶動太行山、燕山及其腹地近100萬畝中藥材種植,從源頭保障道地中藥材品質上乘。

安國市市長梁忠林説:“目前,安國市中藥材常年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生産標準化率達到85%以上,年提供商品中藥材近5.5萬噸,總産量佔河北省中藥材總産量70%以上。”

針對中藥材種植規模不大、品質不高的發展短板,樟樹市則聚焦“三子一殼”(吳萸子、黃梔子、車前子和枳殼)道地藥材,引導資源要素集聚,建設中藥材道地優勢産區。目前,樟樹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0.77萬畝,其中“三子一殼”種植面積33.57萬畝。

“樟樹市建立了枳殼種苗DNA譜庫和採穗圃,逐步完善枳殼種苗繁育品質標準體系,形成從種子種苗、種植、加工到流通使用的中藥材全過程品質追溯體系。還實現對中藥材、中藥飲片類檢測的全覆蓋。”樟樹市中醫藥産業發展中心主任廖春紅説。

“禹州市建立了中藥材保護區、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等多個平臺。目前禹州擁有中藥材種植面積41萬畝,建設連片基地200多個,中藥材標準化生産基地25個;實現年産中藥材5.5萬噸,年産值約6億元。”禹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中醫藥健康産業高品質發展專班常務副專班長劉璐介紹。

保障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的持續性和高標準,關鍵要讓藥農真受益。在“四大藥都”採訪,記者深切感受到,中藥産業已經成為一個富民産業。

“今年我家種植白芍的收入能有8萬元。”中藥材白芍種植專業村亳州市譙城區十河鎮大周村村民李敏説。在亳州,800多個中藥材種植專業村帶動了百萬以上的藥農增收致富。近年來,亳州積極發揮中藥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在擴大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的同時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中藥材品質。如種植白芍30萬畝,每畝可為藥農創造産值約1.7萬元。“白芍種植週期一般為3年至5年,藥農們可以套種芝麻、玉米等作物。”在協和成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譚艷芳看來,中醫藥産業已成為強村富民的“良藥良方”。

種植中藥材枳殼則讓樟樹市吳城鄉塘下村這個原來“全村無産業、增收無來源、發展無帶動”的“三無村”,收穫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61歲的塘下村村民付新根種了幾十年地,如今成為當地中藥材示範基地的股東。樟樹市推出“五四一”聯農帶農模式,利潤按公司、農戶、合作社5:4:1比例分配。

樟樹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尹斌介紹,樟樹市量身定制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如“土地流轉+勞務用工”模式,讓農民實現“一塊土地兩份收入”;“結對扶持+自主創業”模式鼓勵支援樟樹國家現代農業(中藥材)産業園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與有意願創業的農戶開展結對幫扶,免費提供種苗、技術培訓、生産指導、訂單收購等服務。

在安國,按照“企業指導、農戶執行”原則,政府通過搭建“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對接簽約現場會等平臺,為藥農及時提供市場資訊、栽培技術、收購銷售等服務,實現訂單收購、優質優價,有效降低種植風險、擴大企業盈利,叫響品牌。“目前安國市中草藥種植産值達到18億元,畝産效益平均達到6000元以上,中藥材種植有力帶動了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安國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劉春説。

藥市轉型何處去

在中藥材産業鏈條中,中藥材市場是重要環節。多年來,國內17個專業藥材市場也隨著産業發展起起伏伏。在“産地直供”模式對中藥材市場交易量衝擊日益加大等因素影響下,中藥材專業市場該如何轉型?

9月9日,為期約1個月的2023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第39屆全國(亳州)中藥材交易會在亳州康美中藥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亳州有100多萬人從事與中醫藥相關的産業。2022年,亳州市中醫藥産業規模達1664.1億元,中醫藥流通貿易額達1265億元。”亳州市委書記杜延安介紹。

自2020年開始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以來,亳州市初步形成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製造、中藥顆粒劑生産、中藥商貿流通、中藥科研和中醫藥文化旅遊等全産業鏈體系,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和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藥保健飲品生産基地。

千億交易量,日上市中藥材2800余種,每天約有5萬至6萬客商涌入……藥市由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和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構成,兩個交易市場,一個傳統、一個現代。

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又叫康美中藥城,是2013年建成的國際現代化中藥材專業市場。這裡從零售、批發到期貨交易,從採購、加工、倉儲到大型現代物流中心,形成了完整的一體化中藥材商業産業鏈。2023年1月至6月,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累計貿易額394.3億元,同比增長18%以上。

“沒有我們這裡買不到的藥!”康美中藥城總經理哈賓義邊走邊説,“市場佔地面積達1000畝,藥企2000多家,攤位總量超8000個,佔全國同類市場交易總額近1/3。”

而“買全球、賣全球”的升級版,則是2019年開業的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走進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只見現代化的倉儲、智慧藥市大數據中心、國際香料城等現代化設施依次展現。

公司副總經理蘇樹濤告訴記者,商品交易中心的商業模式是佈局中藥全産業鏈,運用“中藥材+網際網路”打造中藥材全産業供應鏈創新平臺,推動中藥産業轉型升級。2023年上半年,市場交易額已達200億元左右。

2023年上半年,亳州中醫藥流通貿易額約750億元,預計年底將突破1500億元。

樟樹藥交會也已實現從傳統藥交會向“雲上會展”的轉型。通過探索拓展“網際網路+藥交會”“網際網路+中醫藥”等産業新業態,樟樹藥交會逐步引入新媒體平臺、VR/AR虛擬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實現“雲上會展”。2022年,樟樹藥交會成交額達220.6億元,其中“網際網路+藥交會”交易平臺成交額達87.7億元。

經過6年發展,現代化的安國數字中藥都備受關注。中央交易大廳的LED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中藥材行情。“中央交易大廳可聯動全國60個道地藥材基地,使種藥人、尋藥人、賣藥人、買藥人、用藥人之間互聯互通,打造優質優價、高效快捷和利益共用的産業價值鏈條。”安國數字中藥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東説。

記者發現,不少商家門前貼有二維碼。安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楊青介紹,這是安國數字中藥都——數字本草追溯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實現了中藥材從種植、采收、初加工、倉儲物流、飲片炮製、醫院藥店到終端使用的全鏈條資訊追溯。作為國家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安國創新中藥材電子交易、第三方檢測和産品品質全程追溯“三網合一”新模式,加大在銷售環節的標準化、數字化、品質追溯體系建設,在種植源頭和銷售渠道上保證中藥材的道地性、安全性,實現了藥材“來源可知、去向可追、品質可控、責任可究”,進一步推動中藥國際化和標準化。

穩步邁向現代化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道地藥材、炮製技藝、經典名方等中藥産業的“精華”如何插上現代化産業化的翅膀,中藥産業如何更好地實現現代化轉型發展,都是我國中藥産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探尋中醫藥現代化發展路徑過程中,“四大藥都”守正創新,強化問題導向,在中藥飲片加工、配方顆粒、成藥製造等過程中注重研發新藥;強化過程管控,保障中藥品質;破解競爭格局分散、産業集約化程度低的結構性矛盾,培育了一批創新力強的中藥特色企業,形成了一批不同類型的産業集群。

——創新出新品。

走進河南禹州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記者被展櫃裏擺放的青蒿素系列産品吸引。“我們是一家生産中藥飲片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已進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化學藥以及營養保健品等領域,生産的青蒿素及其衍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公司副總經理黃紹克説。

河北安國金木集團也依靠創新來提高産品競爭力。在該公司的植物細胞工廠,展示架上一瓶瓶舞動的綠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技術人員介紹,玻璃瓶中的綠色胚芽是石斛胚芽,整個培育過程需要6個月。這是金木集團的核心科技——精準細胞培植技術,通過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獲得不受環境影響、無污染、高安全系數、高藥效成分的新型植物原料。“精準藥用植物細胞工廠可實現鐵皮石斛胚芽、人參不定根等品種的精準培植技術體系。”金木集團常務副總裁劉進水介紹。

——集群強産業。

針對中藥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且分散的現狀,伴隨著不斷壯大的藥都市場成長起來的亳州中藥産業,著手匯聚資源,做大做強中藥企業,發展産業集群。

亳州市副市長薛冰表示,做大中醫藥製造規模是實現亳州中藥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工程。目前,亳州市共有藥品生産企業235家,約佔安徽省52%。亳州市壯大傳統飲片産業集群,形成滬譙飲片、永剛飲片等一批産值達5億元以上的代表企業;推進提取産業集群,形成了以天祥藥業為代表的以提取為主要業務的企業;發展成藥産業集群,形成濟人藥業、雷允上藥業等擁有核心成藥品種的代表企業。

同時,亳州積極引進大品種,加快産業佈局。2022年亳州新引進藥品品種12個,累計已有46個藥品品種成功轉入亳州生産。發展中藥配方顆粒,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家中藥配方顆粒標準制定,濟人藥業、協和成藥業等完成配方顆粒國標省標備案品種954個。

安國市則發力高標準建設河北省首家國家級綠色園區——現代中藥工業園區,逐漸成為京津中醫藥企業外遷落戶、知名中醫藥企業佈局京津的首選地。“目前,園區入駐企業14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5家。”安國現代中藥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焦建偉説。

——數字向未來。

圍繞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樟樹市開出發展新“藥方”。樟樹市委常委、副市長羅明琍介紹,樟樹探索數字化服務産業新路徑,加快推進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與中藥産業深度融合,基本實現從藥材種植到生産銷售、倉儲配送、交易會展、診療服務等全産業鏈數字化升級,向“數”而行打造“數字藥都”。

在樟樹,仁翔藥業物流中心融合機械手碼垛、貨到人揀選、自動補貨系統等智慧作業模式,源源不斷地將藥品從恒溫智慧倉庫發往全國各地;仁和醫藥電商物流園採用全自動智慧化設備及軟體,通過商品熱度分析規劃爆品作業區,實現分區協調作業,日分揀量可達11萬單,揀選準確率達99.99%,減少30%的人力。目前,樟樹市中醫藥産業實施“機器換人”項目175個,帶動企業相關配套投入超34億元,重點領域生産裝備數控化率逾60%。

——破局走出去。

在薛冰看來,亳州中醫藥産業從小、散、亂到並購轉型,從“扎捆出售”到飲片炮製,再到成藥製造打造自有品牌,一直處於不斷地破局中。如今加速推進中藥走向全球,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需要繼續破局。

“協和成藥業靠外貿起家,産品已賣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南韓佔到70%。20多年來,從賣藥材到出售飲片、配方顆粒,一直到現在把企業産值做到10多個億。”亳州藥企安徽協和成藥業董事長李素亮説,為推動轉型升級,協和成藥業每年投入約3000萬元用於創新研發,如今已向花草茶、保健食品、香精料等領域進軍。

目前,亳州中醫藥産品進出口貿易涉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濟人藥業中藥配方顆粒獲批進入德國主要城市藥房銷售,疏風解毒膠囊成為英國政府“創新英國”立項資助的中藥項目……類似的創新探索仍在持續進行中。

有探索、有迷茫,有傳承、有創新,有困境、有破局……在中藥産業和文化積澱豐厚的“四大藥都”採訪調研,記者感受到産業鏈各環節面對中藥産業發展機遇的躍躍欲試,也了解到中藥企業努力做大做強的創新與探索。4個城市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均表示,將充分利用中藥全産業鏈綜合資源,發揮佈局全國的專業中藥材交易市場“城城聯動”優勢,加強聯繫與合作,互通有無,探索合作機制,共同擁抱中藥産業發展的春天。 (文/經濟日報記者 李佳霖 賴永峰 王勝強 劉 興 林紫曉 楊子佩)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胡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