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診十綱”!中醫診治重症肌無力有新思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五診十綱”!中醫診治重症肌無力有新思路

2023-12-06 15:41

來源:羊城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薪火相傳,傳承創新。鄧鐵濤教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中醫診法代表性傳承人、首屆國醫大師、鄧鐵濤研究所創始人。近日,為紀念國醫大師鄧鐵濤誕辰108週年,在慶祝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研究所成立2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多位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傳承人、指導老師談及如何傳承國醫大師學術思想,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傳承名醫學術精華 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症肌無力

“鄧老生前有一個願望,希望重點建設重症肌無力專科。”可喜的是,2023年12月1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無力專科(也叫肌病科)正式開科啟用。

傳承名醫學術精華實際上就是發展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研究所副所長劉小斌告訴記者,“本次學術研討會上,重點突出了鄧老的五臟相關學説,這一學説發展了中醫的五行學説,與五行相比,它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臟腑之間的關係。五行就是一個平衡平面圖,但是五臟相關有層次立體感更能從臨床説明問題,例如心脾相關,調脾護心防治冠心病;脾腎相關,健脾補腎,從而診治重症肌無力。”

“我一直跟著鄧老研究重症肌無力,鄧老給了我安身立命之本,也教會了我診治重症肌無力。學術需要傳承,目前我的兩個學生陳凱佳、江其龍,也在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學術是需要在代際堅守與傳承中才能得以弘揚。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後,雖盛而不傳。他們的責任也很重。傳承老師的經驗,也需要動腦筋。”劉小斌語説。

劉小斌表示, 2020年版《重症肌無力》指南出來後,採用基因抗體檢測分型,期待靶向藥到來。中醫與時俱進,對現代醫學的吸收,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特點,就是中西融合,採用西醫的診斷方法,但西醫的藥用得少。“我們廣中醫附一院搶救了很多出現了重症肌無力危象的病例,病人躺著入院,治療後走回家。鄧老五臟學術在一代人一代人不斷耕耘挖掘,找出亮點。”

“五診十綱”發揚中醫也吸收西醫之長

鄧老提倡“用現代的新科技包括西醫的新技術作為工具去發揚中醫”。廣東省名中醫、國醫大師鄧鐵濤學術繼承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吳偉介紹,鄧老不僅是一名中醫臨床大家,也是一位中醫理論思維方法的積極探索者,晚年他提出結合現代的科技進步包括西醫的新技術作為工具去發揚中醫,採用西醫查體、理化檢查等手段作為現代中醫診斷疾病的輔助手段從而豐富中醫的臨床辨病辨證內容,將傳統中醫四診發展為現代中醫“望、聞、問、切、查”五診。也就是説,現代中醫五診是在傳統“四診”的方法中加入了“查”,包括西醫學的體格檢查、實驗理化檢查等內容。

鄧老在結合傳統中醫“治未病”及現代預防醫學之思想,在八綱的基礎上加入辨“已未”來規範“已病”及“未病”的診治,這豐富了中醫辨病辨證內容及中醫診斷學體系,為現代中醫的臨床發展方向提供了新思維。

吳偉教授指出,目前臨床上很多疾病已經從分子生物學角度被證實具有遺傳傾向,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對於高危遺傳傾向的人群,應儘早進行早期的基因篩查、生活方式指導,這與中醫治未病“稟賦異常,後天調養”的預防調護具有一致性。

102萬字的新書匯集鄧老學術精華

在此次會議上,102萬字的《國醫大師鄧鐵濤五診十綱與內科臨床》也同步推出,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藥中心主任張科介紹,“這本書花了5年時間,是鄧老弟子付出了很多心血編撰而成。全書13章,主要敘述了五臟相關學説、五診十綱的具體內容以及67個病種如何運用五診十綱來診治,這可以説是集中體現了鄧老的學術精華。“

同時,張科也談及對現代中醫的經典著作的一些要求。他認為,中國的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鼓勵原創,學術專家要有自己的代表作,這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尤其是活態傳承,以前我們中醫文化的傳承一般都是以文字、圖片的形式。現在我們更希望給國醫大師們拍攝更多的影像資料,以聲光電的形式,用數字技術在圖書上體現出來,讀者通過掃描書本中二維碼,把國醫大師請在自己身邊,聽他娓娓道來,這樣一來,臨床技能的提升。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其次,還需要用現代技術解讀中藥原理,走中西醫結合道路,比如屠呦呦教授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從而為全球抗瘧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