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博士自稱“小學生” 20年堅持開“小處方”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博士自稱“小學生” 20年堅持開“小處方”

2023-12-01 13:16

來源:荊楚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11月24日一早,氣溫驟降,街頭冷冷清清。然而,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新院區中醫診療室外,卻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患者。

坐診醫生趙克學,是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中醫學博士。但是,他總是自稱“中醫小學生”,坦言中醫學無止境。

趙克學博士

從醫20多年來,趙克學堅持開“小處方”。記者了解到,諸多患者親切地稱其為“10元醫生”。

20年堅持開“小處方”

“這是不是弄錯了?7副藥才90多?”當日上午9時,患者劉女士匆匆跑進中醫診室,指著手機上的交費欄詢問趙克學。

劉女士疑惑,便宜藥是否有療效。此時,多名患者笑言:雖然藥很便宜,但很有效果。

趙克學為患者治療

“你放心好了!我之前貧血,吃了趙主任開的藥好多了!”當日,馮女士前來復診。

趙克學望氣色、聞聲息、問症狀、切脈象後,開出了藥方。“你的脈象更穩了,治療效果也不錯。我給你調整幾味藥,回去買一點常見的山東小幹棗,每天吃一把,效果會更好。”

當日,趙克學開出160多個藥方,均價低於20元。

“作為一名中醫,就是要想辦法幫老百姓解決疑難雜症,讓他們儘量少花錢治好病。”趙克學説,藥方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個人情況來調整,有的藥材貴,有的藥材便宜。從醫20多年來,他有個目標,就要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效果,替患者省錢。

説起了他和中醫結緣的故事,趙克學娓娓道來。

趙克學還在上學時,一位老伯兩三年來只要吃點油膩食物,就會腹瀉不止。各種中藥、驗方用了個遍,效果卻不明顯,一雙眼睛瘦得深深陷了進去,被大家笑稱“大眼貓”。

當地一位老中醫,僅開了一味中藥,這位農民服用了兩次,腹瀉便奇跡般地止住了。隨後的幾十年中,再也沒有犯過此病。

趙克學被中醫的博大精深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立志成為一名中醫,用所學服務百姓,在他心中紮下了根。

研讀中醫典籍、拜會名師篤學、鑽研經方驗方、辨證治療機理……趙克學在中醫學的大寶庫中汲取成長。隨著博士畢業,他擔任中醫科主任,成為知名專家。雖然名氣越來越大,但他始終堅持開“小處方”。

鑽研食療“圈粉”眾多

談到趙克學博士的小處方,不能不提到他的“食療方”。

今年11月21日,在共青團湖北省委主辦,共青團襄陽市委承辦的2023年湖北省青年志願服務“社區計劃”志願公益集市上,作為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益心一醫”志願服務隊的一員,趙克學成為現場的“明星”。

趙克學連續為120位市民把脈、問診後,開出了上百張免費的食療方,並耐心細緻進行生活方式指導。

32歲的王女士平時工作繁忙,吃飯也不規律,經常感覺到疲累,舌苔厚膩,脈細滑。趙克學把脈後認為她脾虛夾濕熱,為王女士開出了小米、苡仁、紅豆等食物組成的食療方,每隔一天吃一次,可以起到調理體質的輔助作用。

趙克學常常參加義診

“你就按我給的食療處方,不需要服用藥物和保健品,堅持一個月後就能見到效果。”聽到趙克學耐心的講解後,王女士豎起了大拇指。

“中醫博大精深,藥食同源,很多病其實可以用很簡單的中醫方法處理,就能達到治療效果。”趙克學反覆講解中醫的理論和辨證關係,日常治療中,只要找準病因、辨清體質,以中藥為主,以食療為輔,經過一個週期的治療,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一上午,被病人圍著的趙克學只喝了一口水。

2021年10月,一對中年夫婦主動找到趙克學,兩人都想開一副膏方調理身體。趙克學經過仔細診斷後,最終給這位女士開具了一副補血、理氣、補腎的膏方後,趙克學覺得男士不適合吃膏方,就不開膏方,耐心告訴同行的男士,“你就是平常不注重生活方式形成的亞健康,您不缺營養,不適合吃膏方,回去按我説的方式來,再給你開兩個食療處方,就可以了,不要花冤枉錢,盲目進補對您沒有益處。”

後來,這對中年夫婦徹底被趙克學的食療方所折服。

趙克學每天都很忙,除了做好病房工作外,每週還要到東院區、西院區、高新院區坐診,服務自己的“鐵桿”粉絲。同時,還積極投身醫院志願服務,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近2年來,他參加各類義診十余次,場場爆滿,開出的“食療方”至少吸引上千名“粉絲”。

“學霸”自稱“中醫小學生”

“中醫博大精深,做一名好中醫,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我是一名‘中醫小學生’。”這是趙克學的口頭禪。

作為科室主任,趙克學常常加班加點,工作到深夜,一直是到科裏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回到家後,他從未停止學習中醫經典、旁研各家學説和其他老中醫的經驗,特別是用最簡單的中醫方法來治療疑難雜症。

為患者問診

作為國家龍砂醫學流派後備傳承人,師從國家岐黃學者沈洪教授、全國著名經方大家黃煌教授,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委員會委員,趙克學始終在學習,也始終在向同事傾囊相授。

趙克學也經常對學生説:“在中醫學術方面我們要當‘小學生’。雖是中醫博士,也不是‘大醫生’。因為掌握的知識也只是冰山一角,特別在開處方時,一定要對病情有充分的把握,絕不能以‘你認為、想當然’的態度開處方。”

中醫,千百年來以其簡、便、廉、效的特點,為百姓提供著堅實的健康保障。在孜孜不倦的學習和探索中,趙克學完美地把中醫與食療結合起來,幫助無數患者找回健康。

趙克學認為,食療是中醫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説:“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合理的飲食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他強調,食療應以食物的性味、功效為基礎,針對患者的不同體質和病情,制定個性化的食療方案。

從醫20多年來,眾多經他診治的患者都收到過他開出的食療方。有了食療方的輔助,治療後都取得不錯的效果。特別是在每次的社區、學校、農村健康宣教和義診中,趙克學不僅普及食療知識,還現場為市民義務開出食療方。他的付出和努力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讚譽,稱他為“食療專家”。

“學醫三年天下無不治之病,行醫三年天下無治病之藥。”趙克學坦言,想做一名好中醫,最好的辦法是沉下心來,默默地不斷總結和學習。隨著經驗的積累,一定要以更好的狀態面對更多患者,將中醫的“食療方”發揚光大。

“小處方”裏的“大醫生”。趙克學堅持“中醫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觀念,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了一名醫者“仁心仁術”的深刻內涵,更展現了中醫人的國醫風采。

眼下,趙克學幾乎婉拒了所有非醫療類的邀約,媒體的採訪也是能躲就躲。他説:“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意味要以患者為中心。”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