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資深中醫裴正學:守傳統探變遷 傳棒“Z世代”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甘肅資深中醫裴正學:守傳統探變遷 傳棒“Z世代”

2023-11-29 09: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86歲的甘肅省文史館館員、全國名老中醫裴正學,活躍在臨床一線已有60多個年頭。從“三個指頭一個脈枕”望聞問切的隴上名醫,到擁有數十萬粉絲“隔空問診”的線上“醫學活字典”,他堅守傳統中醫的“原味”,也探索中醫“舊瓶裝新酒”積極求變,見證了醫學行業的變遷。

11月下旬 甘肅省文史館館員、全國名老中醫裴正學講述他的“醫路人生”

生於中醫世家 堅守祖傳醫術的“原味”

裴正學是甘肅天水市武山縣人,家中祖輩三代從醫。耳濡目染下,他從小就將《醫學三字經》《藥性歌括四百味》《湯頭歌訣》等醫學著作背得滾瓜爛熟。大學期間,他主攻醫學,還閱覽、翻譯海外醫學經典。上班後,他一邊潛心鑽研醫術,一邊著書立説,多次引起國內及日本、美國業界學者的關注。

“網路看病,我不贊成,這是拿生命當兒戲!”裴正學説,傳統中醫就是要面對面望聞問切、把脈問診。11月下旬,中新網記者在其甘肅省腫瘤醫院工作室採訪時,對他極力反對“線上中醫”的態度感到疑惑。早在2011年,他和學生就在微網志上解答各地網友的醫學問題,並將此歸納總結成書出版。

《裴正學的醫路人生》為上述疑惑作了解答。他在自傳中提到,“開微網志的目的就是給業內同行提供思路,促進學習和鑽研,並非在網上治病。網上治病缺乏辯證基礎就容易出現問題,反而會形成很多不必要的事故。”

裴正學每週坐診6天,一天的門診量在60至70人,他都一一把脈、開方。很多人勸他“退休”,但他以“演員不能離開舞臺”為喻,説明看病醫人對其重要性,他要用一輩子堅守中醫。

11月下旬 裴正學在蘭州市“裴正學中醫藥研究院”坐診 弟子圍桌而坐記錄學習

作為中醫藥重要發祥地的甘肅省,像裴正學一樣堅守中醫本源的大夫不在少數。他們雖順應時代變遷,懂得用資訊化手段傳播中醫藥文化,普及健康理念及養生技巧,但也牢牢守住了傳承千年的中醫精髓。

中西醫結合“求變”傳統中醫 擴大陣地破局門戶觀念壁壘

裴正學學中醫也學西醫,更根據個人經驗將中西醫結合,提出“西醫診斷,中醫辨證,西藥為輔,中藥為主”十六字方針,這在當時重工業的時代背景,以及“中醫越純越好”的傳統觀念下,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

先後用自主研製專方治愈幾例白血病患者令裴正學名聲大噪,患者來源也從甘肅擴大至全國,甚至有少量國際人士千里迢迢尋醫問藥。為惠及更多患者,在蘭州企業家宋建的支援下,他參與創辦“裴正學中醫藥研究院”,促進臨床科研成果的轉化和開發,也從社會上廣招有醫學基礎的徒弟,打破門戶觀念壁壘傳授其“獨門秘方”。

“我們接下來還想將裴老的醫學學術思想推廣至海外。”如今負責裴正學大多社會活動的宋建介紹説,裴老目前有千余名弟子,廣泛分佈在全國,以及英國、德國、加拿大、阿聯酋等國,借助他們的力量,向海外翻譯推廣裴老的醫學著作,進一步傳播中醫藥文化。

11月下旬 裴正學工作室陳列櫃中 陳列了各類由他主編的醫學著作

記者于一個周中的下午在“裴正學中醫藥研究院”看到,診室外,多名患者坐在等候區;診室內,裴正學詢問患者後,脫口説出醫學口訣“湯頭歌”,圍桌而坐的弟子們迅速記錄,並及時整理成藥方遞到抓藥區。

來自蘭州市七里河區基層診所的侯淑亮今年49歲,得知裴老招收徒弟前來報名學習。她説,“裴老給我們授課從來不看課本,他的知識都已經內化於心,尤其千余首‘湯頭歌’,讓我們能輕鬆有趣地記牢枯燥的醫方。他對於學生的問題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能從他這裡學到很多東西。”

古老中醫煥新生:“舊瓶新酒”飛入尋常百姓家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日漸吸引年輕人的注意,裴正學的徒弟也不乏“95後”。28歲的張婧來自武威,她根據自身學中醫的經歷,説明中醫越來越“熱”。在她看來,最近大火的“中醫+奶茶”養生飲,讓中醫從“良藥苦口”變得“良藥可口”,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中醫康養,強身健體的同時治愈內心。

裴正學用“上工治未病”的中醫理念分析了古老中醫煥發的新現象。他説,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中醫保健,他也曾多次開出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的保健醫方,頗受患者青睞。

“95後”徠麗是一名中醫愛好者,是甘肅中醫藥大學的阿富汗留學生。在她看來,中醫在海外非常有潛力,中亞、西亞、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設立有中醫館、中醫中心和中醫診所。她説,“我非常喜歡和佩服中醫,想堅持學下去,以後還計劃去阿富汗開中醫診所。”

近年來,隨著甘肅省在12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16個岐黃中醫中心、學院,累計在海外註冊中藥産品200多種,診療患者18萬人次,中醫的知曉度廣泛提升,在海外引發“中醫熱”。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