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醫傳統 守護百姓健康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弘揚中醫傳統 守護百姓健康

2023-11-09 10:09

來源:山西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山西省中醫院針灸科成立於1957年,在不斷發展中,科室針灸技術日益精進,理論研究水準逐步提升,獲得了山西省科教文衛體系統“五小”創新大賽二等獎,山西省傳統工藝(手藝)大師創新工作室等多項殊榮,成為傳統中醫交流實踐的重要平臺,針灸科的發展壯大,是專業團隊建設、針灸療法創新、真心為民服務共同作用的結果。

建設專業團隊傳統醫術再傳承

踏出山西省中醫院綜合樓七層的電梯,整層都是針灸科的診室,走廊裏等待看病的患者早早排起長隊,醫護人員在診室間進進出出,一切都緊張有序,誰能想到,如今的省重點科室曾經也經歷過一段艱苦歲月。  “那時候不容易呀,我們整個科室只有四五個醫生,3個診室,12張病床,每人在完成自己白天工作的同時,還得加兩天班,但沒一個人有怨言。”説起針灸科的發展歷程,趙立新主任感慨道。作為科室帶頭人,趙立新進入山西省中醫院從醫已有30多年,在他的帶領下,如今針灸科已經成為山西省中醫院的特色科室,山西省“十三五”中醫重點專科,日平均接診300人至400人,現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8名,臨床醫師中碩士以上學位佔83%,形成了穩定的醫療專業隊伍和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用團隊成員郝麗芳的話説,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大家都甘之如飴,默默奉獻,才有了針灸科這棵“大樹”如今的勃勃生機。

 團隊的成長,離不開成員間的薪火相傳,用心澆灌。多年來,針灸科一直堅持傳幫帶制度,針灸科副主任醫師倪文傑説:“科室一直都是老帶新,有經驗的老人會毫不保留地傳授經驗方法,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大家都齊心合力,積極交流,氛圍十分融洽。”醫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傳統中醫技術也難免會遭遇難題,針灸科團隊在理論研究上力求創新,加強現代科學與傳統技術的結合,承擔了多項科研任務,在題為《脊柱生理弧度在臨床中的意義》一文中,創造性地提出,針灸穴位可以促進神經系統分泌神經化學物質,起到鎮痛作用,推動針灸理論研究邁出新的一步。在臨床實踐方面,團隊也在不斷精益求精,8月到10月份間,團隊走出診室,在運城萬榮縣、呂梁臨縣、晉城等多個市縣開展了8次針灸技術宣講活動,推廣新技術,其間還同時進行義診活動,受到群眾廣泛歡迎,很多患者反映針灸治療切實解決了他們的難題。


創新針灸療法科研步伐未停歇

走進針灸科的診室,寬敞的房間內放置了五六張病床,置物架上整齊擺放著各种醫療用品,醫用垃圾桶裝滿了用過的一次性針具。引人注意的是,角落的紙箱裏堆滿了種類不同、粗細不一的木材。  “我在診室搞科研呢!”趙立新主任笑著説:“古代中醫曾用八種不同的木材點燃後熏烤身體來治療不同的疾病,稱為‘八木之灸’。現代醫學也已經證實,不同木材、不同溫度的灸法治療效果有所不同。我空閒時也會通過實驗驗證一下效果。”

 雖然已經是學科技術帶頭人,趙立新在科研道路上的步伐卻從未停歇。近年來,趙立新創新“鋪棉灸”臨床新技術,研討不同溫度對於灸法療效的影響,確定“鋪棉灸”的製作標準和操作規範,拓寬其臨床應用的範圍。目前,這項新技術已經被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列為中醫適宜性技術,推廣到全省六個地市縣中醫院進行臨床應用。  除了“鋪棉灸”技術,趙立新在任督二脈針法的運用上也有著創新性的見解。


 “趙主任,我們專門從瀋陽過來的,我女兒的病能治好嗎?”23歲的小張在父親的攙扶下艱難地邁入診室。還沒坐好,父親就焦急地詢問治療方法。小張患有家族遺傳性的脊髓小腦萎縮症。前年,她投身於疫情防控一線不慎感染。連續幾日的高燒後,她的病情突然惡化,甚至不能獨立行走。面對這種難以治愈的病症,趙立新帶領團隊從小張的現實情況入手,以交通任督二脈針法為治療方法,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通過十余天的治療,小張逐步恢復行走能力,現在已經出院回到原單位繼續工作了。  山西省中醫院針灸科秉承“針灸為主,綜合治療,提高療效”的宗旨,在繼承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學理論,逐步形成了極具特色和優勢的多種治療方法。在趙立新看來,能通過中醫針灸改善患者病情,讓他們回歸正常生活,比獲得怎樣的獎項都更讓他高興。


付出真心真情惠及群眾不中斷

“頭暈三四天了,有的時候還噁心,大夫我這是什麼病啊?”李女士第一次來到省中醫院的針灸科,有些忐忑不安地詢問。“別緊張,我聽你口音像是我老鄉啊。早上吃過飯了嗎?”副主任醫師倪文傑親切的話語讓李女士很快放鬆下來。在詳細了解李女士的發病時間、發病頻率和病情症狀後,倪文傑將她確診為耳石症。經過三天的手法復位治療,困擾李女士多日的問題徹底解決。“只有付出真心真情,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已經在針灸科團隊工作十三四年的倪文傑對記者説,老一輩的專家們不僅教給他們精湛的醫術,更樹立了高尚的醫德典範。不僅要學會和患者拉近距離,更要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盡可能優化患者的就醫體驗。  “大夫,我覺得現在的治療效果不好!”這道突然出現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病房內氣氛一時有些尷尬。“那天正好在查房,聽到這句話,四五個醫生都圍上來,詢問患者的感受。”新入職一個月的住院醫師薛俊芳提到這件事還是記憶猶新。薛俊芳解釋説,這位提出意見的患者是一名資深老教師,早些年,他時常出現下肢麻木的症狀,現確診患有周圍神經病變。他對治療效果不滿意,是因為普通針刺方法見效慢,耽誤工作。主治團隊在認真聽取患者的訴求後,根據患者的體質悉心制定了新的電針治療方案,這種積極主動、細心耐心的工作態度也得到了患者的認可。“那次之後,感覺患者更信任我們了,我們的關係也更親密了。”薛俊芳笑著説。

 “人命至重,有貴千斤,一方濟之,德逾於此。”趙立新一直用這句話自勉,更用它教導團隊成員,“守護百姓生命安全的底線,這是我們的初心,更是我們的決心。”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