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傳承中醫藥國粹 打通産業“任督二脈”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山東傳承中醫藥國粹 打通産業“任督二脈”

2023-11-01 15: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中醫訊,據中新網濟南11月1日消息,在位於菏澤市定陶區的大片金絲皇菊田裏,放眼望去,金絲皇菊長勢喜人,金燦燦的菊花令人賞心悅目,村民們正在忙著採摘、篩選、裝箱,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作為一種中藥材,金絲皇菊具有疏風散熱、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

定陶區鼓勵中藥材在各鎮街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協調土地流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保障優化、農技人員指導等系列舉措,建設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培育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藥農經紀人、藥農帶頭人等新型經營主體,擴大規模優勢和帶動效應,促進中藥材産業蓬勃發展。目前防風、芍藥、金銀花等特色中草藥種植面積2萬餘畝,成為民眾增收致富新渠道。

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金絲皇菊中藥材種植基地裏,村民們正在採花。定陶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山東從中藥材種植等領域拓展,逐步推動中醫藥産業向養生保健、健康食品、康養旅遊、健康養老等領域跨界延伸,加快構建“中醫藥+”融合發展新格局。

近日,記者在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焦柳溝村的種植基地裏看到,鄉野田間一片熱鬧的景象,600多畝牛蒡喜獲豐收。基地負責人曹連杰介紹説,“牛蒡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泡茶,喝酒,能降血壓降血脂。今年長勢好,平均畝産在8000斤以上。我們裝車以後統一運回進行清洗、打包,再出口到日本、南韓等地,銷路非常好。”

牛蒡這一産業在孝直的落地生根,是孝直鎮引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促進農業增效的又一新的成果,也是孝直鎮發展中藥材産業的一次“成功試水”。一片黃芩、一顆白芍、一株黃芪……中藥材種植在孝直已經成為民眾致富的金“藥”匙,總種植面積1000余畝,“東菜中藥西糧”農業産業格局初顯成效。

山東平陰牛蒡喜獲豐收。平陰融媒體中心供圖

濰坊市安丘市柘山鎮投資100萬元(人民幣,下同),流轉彭家溝村土地120畝,由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彭家溝村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周邊約100戶民眾入社,新發展金銀花種植220畝。“按照當前市場價保底測算,一畝地可增收6000元,村集體僅此一項即可增加收入5萬元左右,民眾戶均增收5000元。”彭家溝村黨支部書記王福章説。

目前,柘山鎮建設新晟達“糧·藥·油”間作全鏈條增收項目,規模化流轉種植金銀花1500畝,建成後産值可實現300萬元以上,總計增加稅收1000萬元以上。立足鎮域實際,做強做大中草藥産業,整合種植黨參、金銀花等優質中草藥資源,發展特色農業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聊城市臨清市新華路街道桑黃二期産業項目菌包生産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忙碌。車間內,一個個圓墩墩的菌包被流水線輸送到包裝車間打包外運。

“黃河故道古桑園桑黃品種佔全國市場的80%以上,得益於這一優勢,我們生産出桑黃酒、椹酒、破壁靈芝孢子粉等種類繁多的桑黃功能性食藥用品。目前,桑黃二期項目中桑黃靈芝超臨界提取項目、桑黃單醇提取項目、中藥飲品生産加工項目等設備正在安裝,建成投産後將進一步豐富桑黃産品種類,延長補齊産業鏈條,打響‘臨清桑黃’品牌,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朱亮介紹説。

圖為臨清市新華路街道種植的桑黃。

“紫蘇莖葉及子實可入藥,為發汗、鎮咳、芳香形健胃利尿劑,有鎮痛、鎮靜、解毒作用,治感冒;梗有平氣安胎之功效。這些藥材一部分炮製好放到學校本草館,一部分銷售後,用來給困難學生購買學習用品。”在棗莊市嶧城區白山前小學白山本草園的中醫藥種植實踐基地,老師徐孝付一邊向學生介紹,一邊帶著學生收割紫蘇等中草藥。

為發展中醫藥産業,嶧城區在鼓勵民眾種植中醫草藥的同時,將中醫藥文化植入校本課程,建設中醫草藥種植實踐基地,有效助力中醫藥産業發展,推廣中醫藥文化。

聊城市茌平區則著力發展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打通中醫藥服務“最後一公里”。“扎上針20分鐘就覺得輕鬆,渾身舒服,張大夫針到病除。”在茌平區胡屯鎮前徐村衛生室,71歲的患者張榮廷做完針灸,連連誇讚衛生室大夫張汝偉醫術高超。據悉,該衛生室是茌平區重點打造的60處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之一。

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建設,是茌平區基層中醫藥工作的創新舉措。為加強農村中醫技術服務,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使基層民眾在家門口能夠享受更加優質、高效、價廉、便捷的中醫藥服務,茌平區持續多年開展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建設工作,民眾不僅可以找醫生號脈、拿藥,還可以接受針灸、推拿等多種中醫治療。

步長中藥現代化整合項目園區的中控室現場。菏澤魯西新區辦公室供圖

近年來,中醫藥越來越受到民眾的關注,菏澤魯西新區也在全方位的展示中醫藥文化知識,著力打造精品國醫堂,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日前,在步長中藥現代化整合項目園區的中控室,工作人員通過智慧設備,就自動完成了藥物提取、濃縮、醇沉、出膏等全過程,為中醫藥産業插上智慧化翅膀,讓中醫藥在生産過程中品質可控、可溯源。

據介紹,為進一步發展中醫藥事業,該區建設了精品國醫堂5處,中醫藥特色衛生室31家,中醫藥知識文化墻1處,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1處,並建立師承培養體系,充分發揮老專家、科室主任、業務骨幹的傳、幫、帶作用,大力培養中醫傳承人才,深化中醫藥領域的應用。

【責任編輯:郭一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