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流河畔,樹木蔭翳,興安盟匯德農業有限公司的赤松茸種植基地,一朵朵白肚紅傘的菌菇冒出地面,圓潤飽滿、長勢喜人。村民們在田壟間翻找採摘成熟的赤松茸,有條不紊地將貨品運往倉庫,經過分裝,準備銷往國內外市場。
借綠生“金”,林下食用菌種植是興安盟突泉縣六戶鎮依託豐富的林業資源蹚出的“綠色”吸金路之一。
六戶鎮現有林地面積50.7萬畝。如何讓綠色“家底”釋放“生態紅利”?六戶鎮創新挖掘金山銀山價值,向林木本身要效益,向林下空間尋求更多可能性,探索以林為主,集農、林于一體的複合型林下種養模式,帶動群眾投身林下經濟,拓展增收渠道。
赤松茸是一種高端食用菌,通身都是寶。人工培育的赤松茸香味濃郁、營養豐富,食用起來口感對比其他菌類更具有爽、滑、嫩的特點,富含氨基酸以及各種微量元素。2023年,六戶鎮與興安盟匯德農業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菌菇種植基地,按照“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方式,發展赤松茸林下種植,集體種植、統一管理,畝産值可達3萬元以上。
算完“經濟賬”,再算“生態賬”。為保護環境,秸稈嚴禁焚燒,而自然降解速度又比較慢,一直以來很讓農民頭疼。而林下種菌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1畝赤松茸要轉化5噸秸稈,赤松茸作為真菌,分解秸稈速度較快,幾個月下來,秸稈基本分解消耗完畢,轉化為菌菇和樹木生長的養分,有效減少秸稈野外焚燒,生態效益十分明顯。
從政策引領到資金支援,從培育龍頭企業到推進品牌建設,六戶鎮的每一步,走得堅實有力。
六戶鎮高品質推進三農三牧工作,以“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為目標,提出發展林菌、林藥等林下經濟;推廣“公司+村集體+農戶”經營方式,解決林農在資金、技術、生産、銷售中的實際問題,提升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六戶鎮林下産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通過林藥間作種植“榛子+藥材”5000畝,進入盛果期後,每畝可持續穩定收入1萬元;在林下種植食用菌750畝,每人平均收入2.8萬元。
推進林下經濟建設,不僅喚醒了“沉睡”的自然資源,為百姓增産增收開啟了綠色通道,還充分發揮了剩餘勞動力的潛力,為農戶提供就近務工的機會,有效解決了就業難題。
“我已經在這工作兩個多月了,一天100多塊錢,一個月有4000多塊錢,在家門口就能工作,一點不比在外地打工差。”六戶鎮六戶村村民馬某説。
林下種植産業的發展讓她的生活有了底氣和依靠。據悉,2023年以來,六戶鎮發展食用菌種植産業750余畝,帶動務工170余人,每人平均增收2.8萬元。
高山藏寶,林海藏金。六戶鎮正全力以赴做活“林文章”,為林下經濟的持續繁榮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一條全新的林下“掘金”生態富民之路正在被探索出來。(突泉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張佳、李海波)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