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産資訊 特産企業 特産專題 特産訪談 展會活動 特産文化 特色工藝 名優特産 農牧飲品 礦玉特産 特色美食

作為首個實現養殖産量超過捕撈業的漁業大國 我國水産養殖種類達300種以上

時間:2024-04-19來源 : 人民日報作者 : 鬱靜嫻

作為世界漁業大國裏首個實現養殖産量超過捕撈業的國家,我國內陸河流、湖泊、水庫和坑塘等水域灘塗面積5.5億畝,適宜開展養殖生産的內陸水面面積約1億畝,宜漁水域面積廣闊。“漁業領域踐行大食物觀有基礎、有優勢,潛力巨大。”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説。各地堅持數量和品質並重、生産和生態協調、發展和安全統籌,加快由速度規模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不斷提高産業生態化、集約化和智慧化水準。

池塘養殖、近海養殖以及天然捕撈是我國水産品保供的基本盤。看總量,2023年,我國全年水産品總産量達7100萬噸,比上年增長3.4%,其中,養殖産量佔比達81.9%。看每人平均,水産品每人平均佔有量超過48公斤;看品種,水産養殖種類達300種以上,涵蓋魚、蝦、蟹、貝、藻等各類水産品種。

提成色,現代養殖更趨綠色集約——

促進優質品種選育。截至2022年,我國工廠化水産養殖水體達1億多立方米。全國先後發展各類水産苗種繁育主體2萬餘家,國家級水産原良種場數量達到101家,實現魚蝦蟹貝藻鱉參全覆蓋。

生態底色愈發鮮明。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創建水産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289個,面積2927萬畝,建立了適應本地特色的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和優質養殖水産品品質安全保障體系。《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與2007年相比,水産養殖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的單位産量排放強度分別降低了20.0%、23.8%、30.7%。

拓空間,面向碧海打造“藍色糧倉”——

現代海洋牧場初具規模。2023年,我國統籌漁業發展補助資金3.9億元支援39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場300多個。據測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場,每年固碳量56萬噸,消減氮4.9萬噸、磷2000余噸,年産生生態效益1700余億元。

耕海牧漁,向深遠海挺進。2022年,全國深遠海養殖産量達39.3萬噸,佔海水魚類養殖産量的兩成以上。沿海各地培育出大黃魚“甬岱1號”“富發1號”和金鯧“晨海1號”等適合深遠海養殖的新品種。去年,我國首艘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深藍號”正式入漁南極。

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徐樂俊表示,更好滿足消費者對優質水産品的需求,一方面要通過培育優質水産品種、推廣高值名優品種、提升養殖技術等措施,合理調整水産養殖品種結構,增加高品質水産品供給。另一方面,要加強水産品冷鏈物流建設,進一步拓展西部地區水産品消費市場,加快構建“水産品産地—物流基地—銷售地區”的冷鏈物流渠道。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