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産資訊 特産企業 特産專題 特産訪談 展會活動 特産文化 特色工藝 名優特産 農牧飲品 礦玉特産 特色美食

一年獲5億融資,新徽菜“小菜園”低調“狂飆”

時間:2024-01-02來源 : 中國網財經作者 : 賈玉靜

日前,中餐連鎖品牌“小菜園”的一筆大額融資,讓這個低調已久徽菜代表備受關注。

12月19日,小菜園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加華資本,這是繼今年3月完成首輪融資後,加華資本再次追投小菜園,兩輪累計投資金額達5億元,這也是近年來大眾便民餐飲市場最大一筆融資。

談及資金用途,小菜園總經理李道慶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部分資金將用於門店擴張,其餘用於打造企業後端,即供應鏈和數字化建設等。

搶灘大眾餐飲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小菜園創辦于2013年6月,定位新徽菜時尚連鎖餐廳。目前,小菜園已在全國118座城市開出500余家直營門店,主要位於商場、購物中心等商業綜合體。

之所以稱“新徽菜”,李道慶解釋道,傳統徽菜湯汁厚重,味鮮濃郁,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其主要風味特點為鹹鮮為主,突出本味,講究火功,注重食補。

為了迎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的理念,小菜園創立之初便推出“新徽菜”概念,即在傳承徽菜用料講究、重視火功、以食養生的基礎上,注重健康營養,以少油少鹽、少用調味品的烹飪方法,盡可能還原食物天然味道。同時,在店面設計裝修上,提煉徽派古建築元素,將徽派建築風格和家常味道一併帶入餐廳,提升顧客用餐體驗。

事實上,相比街邊店,餐飲品牌入駐商場則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援,但小菜園的客單價卻頗為親民。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小菜園533家門店中,商場店選址佔比達73%,而每人平均客單價為76.83元;另據大眾點評統計,部分二、三線門店每人平均可低至50元上下。

對於定價考量,小菜園董事長汪書高坦言,企業自身機制決定企業發展。“我認為(開餐廳),好吃、不貴是最重要的”,在他看來,小菜園在性價比方面做的還不夠,下一步,公司既要追求極致性價比,又要保證食材品質,力爭每道菜都好吃不貴,同時擴充菜品品類,豐富大眾選擇。

《中國餐飲經營研報2022》顯示,一批區域餐飲品牌在後疫情時期邁出了更快速走向全國的步伐,它們很大程度上瞄準的“小吃小喝小聚”社交場景,滿足了當下25-35歲主流客群的隱性剛需。另據《2022新餐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好吃”仍然是消費者提及率最高的關鍵詞,“性價比”緊隨其後。這或許也成為小菜園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擴張的重要原因。

慢熱發展穩紮穩打

2021年,初代“網紅”餐廳綠茶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時,小菜園就被其視為有力的競爭對手。招股書中提到,一創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安徽省銅陵市的餐廳品牌擁有283家門店,2020年總收入達25億元,在中國休閒中式餐廳市場的市場份額為0.7%,排名第二。綜合多方資訊可知,該品牌正是小菜園。

經過兩年的發展,小菜園已從彼時283家門店擴張至500余家,但汪書高卻強調,小菜園追求的是慢熱型發展。“我們永遠不會開放加盟,不做廣告、不做行銷,以口碑取勝。”

汪書高的篤定,源於其對公司戰略的自信。他認為,小菜園自建物流團隊、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菜品性價比是支援品牌拓店和業績增長的關鍵原因。


透過封閉參觀通道,工人正在小菜園供應鏈公司(工廠)加工車間忙碌

據悉,小菜園一早就成立了菜品研發中心,實施標準化統一管理。此外,公司還自建專屬供應鏈,構建起了集採購、加工、倉儲、配送為一體的大型物流供應鏈體系。在2020年正式組建安徽小菜園控股有限公司後,小菜園將一線門店與後勤供應鏈合併為集團式企業。

“目前全國有12個分倉,走産業鏈標準化路線,菜品現炒的原則不會變,一個分倉會輻射它周邊40~60家門店。”李道慶補充道,為了保障門店端的供給,小菜園的供應鏈是根據周邊門店數量建設的。接下來,融資部分除了用於門店擴張,其他都用於後勤的建設和加工廠等後端擴展。

“前十年拓店邏輯類似‘農村包圍城市’,以後開店除了把已經進駐的城市加密、打透,其次就是對外擴張。”李道慶表示,小菜園要把“多開店”轉變為“開好店”,故對明年暫時沒有具體的量化開店目標。但他透露,小菜園年底已經成功開進山東、江西、河南等省份,明年(在進駐新省份、城市上)也會加強。“肯定比2023年開得多。”(記者賈玉靜)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