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産資訊 特産企業 特産專題 特産訪談 展會活動 特産文化 特色工藝 名優特産 農牧飲品 礦玉特産 特色美食

河南“小特産”越叫越響,憑的啥?

時間:2021-01-21來源 : 大河報作者 :


提起河南縣域的特色産品,相信每個河南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這些答案裏或許有靈寶的蘋果、平輿的白芝麻,抑或是武陟的大米、西峽的獼猴桃……在這不勝枚舉的答案裏,地方特色産品雖多,但真正能夠成為産業的卻乏善可陳。

今年河南兩會期間,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多位代表委員,試圖從中找出“從特色産品到特色産業”的成長基因。

胡辣湯、辣椒、紅棗……這些河南IP走紅全球

從某種意義上説,河南的每一個城市都是被胡辣湯叫醒的。

比如在週口西華,淩晨3點半,河南省人大代表、胡辣湯非遺傳承人高群生就要開始一天的忙碌:熬骨湯、洗面筋、炒料……在經過一系列複雜又按部就班的程式之後,就可以保證早上5點多登門的顧客,在氤氳升騰的香味裏,喝上當天的第一鍋胡辣湯,開始元氣滿滿的一天。

別小瞧這一碗胡辣湯,它是無數河南人的早餐首選。也正是這一碗胡辣湯,讓河南美食美名遠揚,香飄四海。

幾乎與高群生起床同時,在距離週口西華逍遙鎮100多公里的商丘柘城辣椒大市場裏,眾多農戶、收購商、經紀人的一天也已經開始。在市場交易區,地上堆滿了不同品種的幹辣椒,紅彤彤的“辣椒山”甚至比成年男人的個頭還高,來自全國各地的辣椒經紀人打著手電一邊挑選,一邊跟賣家談價。談好價格後,火紅的辣椒經過工人們分揀、打包、裝車發往全國各地,有的甚至“登上”遠洋貨輪,銷往世界各國。

作為全國最大幹椒交易集散中心,每年有超過70萬噸辣椒從這裡銷往全國各地和全球20多個國家及地區,年交易額達100億元。因此,柘城有了“中國辣椒之都”的威名。

不過,柘城大規模種植辣椒的歷史並不長。

1974年,時任柘城縣外貿局業務科科長的宋心訓從天津土産公司引進“三櫻椒”,在自己的家鄉慈聖鎮宋屯、梁樓等村試種,當年取得成功。隨後,三櫻椒以其椒形正、著色好、肉皮厚、産量高、品質優、辣味濃等獨特優點,在柘城農村迅速推廣開來。自此,柘城辣椒種植面積逐年增大,經過近50年的發展,辣椒成為當地的支柱産業之一。

相較于柘城的後發先至,新鄭種植紅棗的歷史則要長久得多:在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碳化棗核證明,新鄭棗栽培史已有8000多年。

截至目前,新鄭市棗樹面積已發展到15萬畝,品種達30余個,除灰棗和雞心棗這兩個優良品種外,還有六月鮮、九月青、結不俗、酥棗及反季節的雪棗、冬棗等優良品種,年産紅棗3000萬公斤。因此,新鄭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

河南特色産業走紅背後:致富能人以及政府扶持

地廣物博的河南,縣域特色産業遠不止這些:西峽的獼猴桃、靈寶的蘋果、信陽的毛尖等不計其數。

然而,無論是西華的胡辣湯、柘城的辣椒還是新鄭的紅棗,河南的地方特色産業在走向全球之前,上溯其發展壯大之路,都離不開當地的致富能人,將特色産品打造成為當地品牌。

拿新鄭紅棗來説,20世紀90年代,以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為代表的新鄭人,開啟了把小紅棗做成大産業的探索之路。創辦果品加工車間、推行紅棗生産標準化、為紅棗種植戶提供全面服務。有了生産標準,就有了産業化的基礎。自此,新鄭紅棗的品牌越叫越響,走得也越來越遠。

胡辣湯、毛尖、辣椒等概莫能外。

事實上,從特色産品到最終成為特色産業,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因勢利導、政策支援,也不能行穩致遠。

據了解,在辣椒産業發展過程中,柘城縣政府從土地流轉、扶貧貸款、種植保險等七個方面予以支援。

而在週口西華,當地縣委、縣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胡辣湯産業的發展和傳承。據了解,2020年年初,該縣專門成立了正科級事業單位“西華縣胡辣湯産業發展中心”,從縣級層面加大對胡辣湯生産經營企業的監管和服務力度,著力引導胡辣湯生産經營企業不斷完成管理、提檔升級。西華縣將依託資源優勢,著力打造“胡辣湯之鄉”這塊金字招牌。

此外,河南特色産品能夠叫響全國並成為産業的背後,更離不開産品和技術的雙重升級。拿好想你來説,從傳統新鄭雞心棗到如今的清菲菲,其産品和技術歷經數次迭代。而逍遙鎮胡辣湯也早已推出速食包裝。

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如何發展?

1月18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省長尹弘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在“加快推進農業高品質發展”中提到:要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集群。

對此,河南省政協常委、好想你副總經理石聚領表示,要發展優勢特色産業集群,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河南農村勞動力佔比呈逐年增長趨勢,而高層次及專業技術人才缺口越來越大,需要深入實施職教攻堅和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他建議,充分調動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改變政府主導、學校主辦的封閉辦學現狀,支援食品企業利用現有的工業用地和廠房興辦産業學院,進而實現以“混”促“改”的目標。

對於人的問題,記者連線的場外專家,同樣給予認可。九鼎德盛經濟研究院院長張保盈表示,農業高品質發展的首要因素是人,是高水準、高素質的農業從業者。下一步在河南省的相關高校加大人才培養的同時,各級政府也應該建立起配套的農業技術研究機構,讓這些術業有專攻的高校畢業生,有施展自己才華的地方。河南農業特色産品在技術推廣、龍頭企業發展、金融支援及專業技術人員培養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胡辣湯非遺傳承人高群生則表示,傳統美食要在繼承傳統工藝基礎上,以創新迎合現代人口味。

“作為行業從業者,我認為逍遙鎮胡辣湯在河南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偏愛,得益於對味道品質的嚴格把關。逍遙鎮胡辣湯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胡辣湯的口味和品質。特別是現代人的口味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不同,因此在經營胡辣湯方面,也就要求經營者在不失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以創新的態度迎合現代人的口味。”高群生表示。

河南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陳明星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河南特色農業除了要在品牌、人才方面加強建設之外,還要提升自身最核心的競爭力。

“一些縣市的特色農産品,放在小區域內很有特色,但如果放在全局去看,特色的屬性就會不突出。因此,對於縣域特色農業産業來説,除了加大品牌建設之外,更要提升技術,真正打造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使其‘特’的屬性更突出。”陳明星表示。

(責任編輯:特産投稿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