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景象
原標題:“專精特新”成就“製造業第一縣”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朱國亮)11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專精特新”成就“製造業第一縣”江陰》的報道。
産業鏈現代化是精準破解製造業“大而不強”的關鍵一招。被譽為“中國製造業第一縣”的江蘇省江陰市聚焦優勢産業集群,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專精特新”,固強補弱提升産業鏈控制力,推動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
由“點”及“鏈”串出集群發展新優勢
27年持續盈利,今年1—9月份稅後凈利潤同比增長4.23%。總部位於江陰的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從一個縣城鋼廠,如今已發展成為營收超千億元的企業集團,産業鏈上下游覆蓋江陰及其他地區超1500家企業。
江陰以製造業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擁有7萬餘家企業。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榜單中江陰連續四年蟬聯榜首。
近年來,江陰“産業強市30條”由1.0版到4.0版,覆蓋面、精準性、優惠度持續升級,配合“科技創新20條”“暨陽英才計劃”等系列政策,企業實力顯著增強,涌現出11家中國企業500強、15家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
龍頭企業攀高創優,帶動優勢産業集群化發展。目前江陰已形成高端紡織服裝、特鋼、石化新材料等三大千億級産業集群。
新興産業後發優勢初顯。以遠景能源為龍頭,吉鑫科技、振江股份等為配套的新能源企業加速集聚,隨著遠景智慧能源産業園推進建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産業鏈日趨完整。
在現有産業集群基礎上找差距、找中斷點,江陰正從“強企業”向“強鏈條”躍升。
“圍繞高端紡織服裝、石化新材料、金屬新材料、汽車船舶四大主導産業,積體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四大新興産業,江陰正全面描繪産業鏈地圖。”江陰市委書記許峰説。
接下來,江陰計劃實施“鏈長制”,由市領導每人挂帥一條産業鏈,描出底圖,繪好藍圖,引導招商突破補短板,助推産業鏈培優做強。
創新升級鍛造關鍵環節控制力
“用了我們的産品後,江陰利港電廠煙囪排出的青煙沒有了。”江陰金童石化裝備有限公司是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據公司董事長姚明文介紹,其自主研發的繞管式換熱器相較于傳統板殼式換熱器更加節能環保,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抓“專精特新”培育,提升産業鏈控制力。江陰設立中小微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企業做精做專做優産業鏈關鍵環節零部件産品,已有28家企業及産品獲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項目牽引,引導産業鏈高端升級。聚焦優勢産業鏈,“十三五”期間,江陰累計實施省級産業前瞻和共性關鍵技術項目17項,省級以上成果轉化項目19項,爭取省級以上科技資金3.9億元。
異地孵化,彌補創新資源短板。江陰貝瑞森兩年前在全球蛋白質領域人才、項目密度最高的瑞典烏普薩拉市,設立中瑞生物醫藥海外孵化器,最近首批醫藥項目孵化成果已在江陰落地。
企業主導的創新載體眾多,成為江陰把控産業鏈關鍵環節的強引擎。“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中國品質獎”獲得者陽光集團,每年以銷售額的5%作為研發經費,建成國家級毛紡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生産的布料一等品率99.5%,行業居首。
江陰市科技局高新科科長李海春説,江陰擁有164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推動企業自身研發創新的同時,也具備了公共服務平臺職能。
多元融通提升全産業鏈協同性
“中國工業大獎”得主法爾勝,與上游企業興澄特鋼共同研發橋梁纜索用鋼絲和盤條,全球首創2000MPa級高強度大橋纜索用鍍鋅鋼絲,成功應用於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目前法爾勝的橋梁纜索已應用於國內外1018座橋梁。
這樣的上下游協同創新是江陰産業鏈企業融通發展的縮影。法爾勝Yigo-ERP系統、中信特鋼學院等一批特色平臺,在資訊化、人才、設備等多維度賦能配套企業,産業鏈上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江陰市工信局副局長陸正宇説,江陰推廣基於供應鏈協同、創新能力共用、數據驅動、産業生態等融通發展模式,帶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提升創新能力。
去年落戶江陰的金屬材料創新研究院,整合政府、核心企業、高校、資本等資源,搭建檢測分析、技術轉化等開放創新平臺,減輕産業鏈上中小企業負擔,已有6個新材料技術類、3個新材料裝備類中試項目落地。
當前,江陰正重點構建以“供應鏈管理+金融服務+科技服務”為扣環的三條生産性服務支撐鏈,促進産業鏈上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
江陰高新區發起設立的綜合金融服務中心,搭建起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可圍繞核心企業,確保貸款資金在上下游供應鏈上可視化流動,最大限度降低融資風險。
産業鏈融通帶動經濟增長。今年1—9月,全市完成規上工業産值3865.73億元,增長2.6%。(完)
(責任編輯:張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