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會現場
新華網昆明12月2日電(蘇怡璇)據12月1日舉行的“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新聞發佈會消息,“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持續進行全省360處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工作,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省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雲南省頒布實施了《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在全國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率先發佈生物物種名錄,加強極小種群拯救和旗艦物種保護,建立了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保護點)、13個近地和遷地保護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受保護對象達67個。
國家一級保護物種亞洲象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0頭增長到300頭,滇金絲猴種群從2000年的1400多只增長到3000多只,在雲南省越冬的黑頸鶴數量從1996年的1600多只增長到3000多只。
森林覆蓋率達62.4%
2016年以來,雲南省持續開展“森林雲南”建設,全省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實現“雙增長”,共落實中央和省級林草資金520.9億元,共完成營造林3700多萬畝、義務植樹5.3億株,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項目396萬畝,同時啟動了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7.9%。
截至2019年底,全省林地面積4.23億畝,森林面積3.59億畝,森林覆蓋率62.4%,森林蓄積量20.2億立方米,天然林面積2.48億畝,全省森林系統年服務功能價值達1.68萬億元,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滇池水質為30年來最好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全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等“8個標誌性戰役”。
截至目前,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8.6%,空氣品質指標連續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斷面水質全部穩定達標,保持Ⅲ類以上水質;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2015年的4個減少為1個,洱海水質穩定向好,滇池水質為30年來最好水準;松華壩水庫、雲龍水庫等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總體穩定,全省33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初見成效,目前,昆明市已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綠色能源成第一大支柱産業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堅持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2%,居全國首位,以綠色能源為驅動的綠色鋁、綠色硅等先進製造業快速發展壯大。
另外,雲南省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以堅果産業、森林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等為切入點,全省林草産業總産值從2016年的170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522.56億元,林草産業已成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産業。(完)
(責任編輯:張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