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産資訊 特産企業 特産專題 特産訪談 展會活動 特産文化 特色工藝 名優特産 農牧飲品 礦玉特産 特色美食

莆田丨工藝美術

時間:2020-11-10來源 : 人民網中國國家人文地理 作者 : 佚名

莆田,這塊厚重的土地,造就出一代代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而這些傑出人物,又創造了彌足珍貴的藝術瑰寶。工藝美術,是莆田古老文化的瑰寶。

唐代,莆田民間就開始把雕刻藝術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盤、碗、尊、瓶、壺、爐、罐、盂、盒等器皿上。同時,在民間建築上也有所體現:人們在蓋房子、建廟宇時雕梁畫棟,塑佛像、鑿石獅,在門、柱、檐、梁等房屋構件上以及床等傢具上題詩刻字、雕龍畫鳳;在修建橋梁時,在橋面、扶欄上攜刻花卉和動物的形狀。建於宋朝的東岩寺,其塔座浮雕中的37隻石獅子,就是雕刻藝術的經典之作。元朝莆田雕刻藝人俞良甫翻刻的佛經和文學作品,甚至流傳到了日本,至今仍被視為珍品。

在1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莆田工藝美術為閩中經濟、文化、習俗、藝術所熏陶,形成了圖案秀麗、刻工精細的獨特風格,成為莆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莆田工藝美術又與服飾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裝飾文化、繪畫藝術相結合,應用於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和高檔陳設上。

莆田木雕

木雕是莆田古老文化的瑰寶,其歷史之長、名匠之多、流傳之廣、藝術體系之完整都是空前的。

莆田木雕始於唐宋,盛于明清,現代更趨繁榮輝煌,具有獨特的風格。它圖案秀麗、刀法活潑、刻工精細,並形成了“精微透雕”的特點。

匠人們的不懈堅持與創新,使得莆田木雕工藝歷經千年滄桑依舊幽靜典雅並愈發熠熠生輝。莆田木雕産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全國最大的木雕工藝品、禮品,木雕佛像佛具,木雕古典傢具和古建裝飾的主産地之一。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莆田木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其藝術之路將在古老與現代、傳承與發展中向遠方延伸。

古典工藝傢具

莆仙的工藝傢具以木材為主要板料,經過設計、選材、鋸木、開料、打坯、雕花(包括拉花、鑼花)、修光、打磨、油漆等工序製作而成。

20世紀80年代後,仙遊縣率先對莆田明清古典傢具的樣式和風格特點進行研究和創新,製作的床、桌、椅、案幾、櫥櫃、圍屏、壁挂等,工藝精良,屢屢在中國、東南亞和亞非拉工藝美術大展中獲獎,産品暢銷全國及世界各地。2005年起,由仙遊縣政府牽頭,每年在北京、上海、大連、廣州等城市舉辦古典工藝傢具展,打造“仙作”古典傢具品牌,使古典工藝傢具成為當地的一大支柱産業。仙遊先後榮膺“中國古典工藝傢具之都”“中國仙作紅木傢具産業基地”“中國古典傢具收藏文化名城”等稱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1月,“仙遊古典傢具製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至2016年底,莆田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木雕生産基地和紅木古典傢具主産地之一,莆田“仙作”古典傢具與“廣作”“京作”“蘇作”並稱“四大家”。莆田紅木傢具産值佔全國古典傢具的70%,是我國紅木傢具市場主要的風向標和晴雨錶。

金銀飾品

莆田的金銀飾品與珠寶玉器加工製作歷史悠久,能工巧匠眾多,是傳統特色産業。莆仙民間把古老的金銀精細加工工藝通稱為“細金工藝”,其成品是以黃金、白金、白銀等為原材料,經造型、紋樣設計、工藝加工製作而形成的首飾及裝飾品。

根據不同用途,金銀飾品可以分為裝飾品、實用品和藝術欣賞品。裝飾品,以女飾品和童飾品為主,如女性用的發夾、金鎖、腳圈、手圈等。實用品,如食具和各種飲用器具等。藝術欣賞品,有禮品、紀念品擺件等。

金銀飾品以禮品消費居多,尤其在民間的訂婚、結婚、嬰兒出生“十四日”、過“四月”及周歲時都得用上特定的金銀首飾産品。以金銀加工方法製作的傳統名品分為金銀鏨花品、累絲工藝品、鑲嵌品、錯金銀品和鎏金品等。

改革開放後,莆田為了産業集聚、加快發展,在政府的推動下,建設秀嶼區東嶠鎮上塘珠寶城及荔城區北高莆田國際珠寶首飾産業園等多個園區,形成了種類齊全、時尚新穎、技術領先的多品牌共存的金銀珠寶首飾産品體系。

據中國珠寶協會統計,全國黃金行業莆籍經銷商超2萬家、從業人員超12萬人,年銷售額近1600億元,約佔全國銷售總額的1/3。上塘珠寶城2015年交易額40多億元,成為繼深圳、義烏之後的全國第三大銀飾市場,且被阿里巴巴評為“淘寶村”。全市先後獲得“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産業基地”“中國銀飾之都”“中國銀飾城”“中國黃金珠寶首飾之鄉”4個國家級區域品牌;擁有國家專利産品55項,涌現出40多個知名企業品牌群體。

石雕

莆田石雕以圓雕、浮雕、透雕著稱。其歷史可上溯到唐宋時期。莆田廣化寺、三清殿、龜山寺、囊山寺、上生寺、崇聖院、招福院、三會寺等,都有精美石雕圖案保存至今。到了明代,石牌坊上的人物形象、車馬動態、花卉形狀、雲龍浮雕等,雕工精緻、形象逼真,如仙遊縣城的東門石坊,坊通高16米,寬8米,歷時30年竣工,是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精品。

莆田石雕主要有青石雕、壽山石雕、翡翠石雕、金田黃石雕、七彩仙石雕等品種,産品出口日本、南韓、美國和歐洲各國。莆田石雕企業主要分佈在荔城區、涵江區、秀嶼區,大多以中下游産品深加工為主。石雕業在荔城區黃石鎮已有上百年曆史。近年來,黃石的石雕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有的再現古代造型,展現傳統風格,但在造型和紋樣上有了新的變化;有的把古雅、沉著、渾厚與繁富、華麗結合起來,經過匠心構思、推敲、琢磨,創造出新的石雕藝術形象。莆田建有兩個石雕專業園區:上塘珠寶城玉石雕區以壽山石雕創作為主,仙遊石藝城以仙遊七彩石為主。秀嶼區東嶠鎮的石雕工匠,還依託福州鼓山,開設壽山石雕一條街,從事石雕工藝,飲譽八閩。

銅雕

早在商代至西周時期,莆田先民就開始生産與使用青銅器。莆田各地保留著大量的宋代佛像、神像,如始建於宋代的湄洲媽祖祖廟、廣化寺、梅峰寺採用傳統失蠟法鑄銅佛像等,其使用的恒晟金屬鑄塑造像技藝,在傳統造像領域可謂一枝獨秀。

莆田傳統金屬銅雕工藝自成流派,體現了高超的民間傳統金屬鑄造和傳統鎏金技術。其造型多成威嚴粗獷、端莊沉穩之態,表現出堅實渾厚、富麗輝煌的質感。

2011年12月,“銅雕技藝(莆田)”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莆田銅雕技藝包括傳統銅金屬鑄造、傳統敲銅、傳統銅鎏金、傳統銅扣金等技藝。

傳統銅金屬鑄造,是採用紫銅、黃銅、青銅(銅鋅、銅鉛、銅錫等不同成分的合金)為原料,在不同熔爐內,將銅原料熔解,在各種“模”或“范”上倒入熔化的銅液,通過人工震動,使銅液均勻流遍所有細小的角落,再進行修整、打磨、髹漆等,鑄造出各種規格的銅制佛像、神像及其他各種類型、各種尺寸的工藝品和把玩品。

傳統敲銅,是以銅片為基本原料,採用加熱和人工錘敲的方法,製成各種銅樂器、藝術品和實用品。

傳統銅鎏金,是將真金溶解在水銀裏,用特製的刷子將這種混合液刷在銅坯上晾幹(或用炭火烘乾)後用瑪瑙軋光。

傳統銅扣金,是在銅製品的表面扣壓上真金,使作品金燦美觀。

目前,莆田銅雕生産企業超過20家,從業人員超過600人,年産值超過2億元,産品遍佈全國並銷往東南亞、歐美等地區。

玉雕

莆田雖不産玉,但玉器加工歷史可追溯到清末。20世紀後期,莆田藝人遵循傳統工藝,把雕刻藝術應用於玉石加工,精心製作,創作出構思巧妙、匠心獨具的玉器産品,一些優秀作品被評為“天工獎”。20世紀90年代中期,莆田藝人紛紛前往廣東四會發展,使這一産業不斷擴大,形成四會玉器“莆田一條街”。

華昌“錯金銀”傳統技藝,以其獨特工藝聞名於世。“錯金銀”是把金銀絲(片)嵌入玉石的一種技藝,最早出現在商周的青銅器上,已有3000多年曆史。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入侵紫禁城,致使此技藝流落民間,華昌珠寶創始人張阿罕習得此藝,歷經張氏五代人100多年的傳承,2014年11月,“錯金銀”被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繼“花絲鑲嵌”“金銀細工製作技藝”“揚州玉雕”“銀飾鍛制技藝”之後,珠寶行業又一項“非遺”項目技藝。

竹雕

莆田竹雕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留青竹刻、通常的竹刻等。

“留青竹刻”是利用薄似紙張的不同層次、顏色的竹皮表面,融雕刻書畫、詩文、印章、造型于一體的工藝。因竹皮為黃色,竹肌為紅色,年久月長,猶如初熟之櫻桃、拋光之琥珀。因其格調清雅、技法精湛,常為文人雅士所藏玩,在我國工業美術界享有盛譽。

清乾隆中期,劉氏入閩第36代裔孫劉材成(1759—1835年)崇尚民間藝術,積極創辦竹木雕刻坊,盡情演繹竹子深雕、淺浮雕、鏤空及留青等技藝。經100多年七代人的接力傳承與發展,劉氏竹刻的留青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留青竹刻的作品收藏得越久,留青的竹皮、竹筠、竹底之間的顏色越協調鮮明,竹底經過自然氧化的時間越長顏色越紅,表面視覺效果愈佳,具有較高的藝術、收藏價值。2014年11月,“莆田留青竹刻”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莆田竹雕的另一表現形式是通常的竹刻。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主要集中在仙遊民間,以“王氏竹雕”為代表,有倣古、精細、圓雕的特點。主要傳承人王新明,將瀕臨失傳的莆仙“精微透雕”絕技運用於各種竹根莖雕作上,採用獨家秘方進行防霉、防蛀、防腐等技術處理,又施以特殊的倣古涂飾,達到“倣古勝古”的藝術效果。著名古玩鑒賞及收藏家王世襄老先生在90歲高齡時,撰文向海內外收藏界推介王新明,稱王為“近三百年來不可多見的竹刻家”,並親筆題贈“仙遊竹木人家”和“鏤居”兩條幅。目前,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收藏家已收藏他的作品超過5000件。

泥塑

泥塑是其他雕塑品種的母體,無論用何種材料製作大型塑像,都要用泥塑作為底樣(也叫作“小稿”)。

莆田神像泥塑起源於漢武帝時期。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隨著金仙庵(後改名為金仙寺、廣化寺)的修建,泥塑菩薩的技藝傳入莆田黃石。經宋、元、明時期的發展,黃石的泥塑菩薩技藝名聲大噪,莆田及周邊地區的寺廟、道觀、祠堂,凡需造像者,無不以“黃石工”為首選。

莆田泥塑作品的形體、神態十分生動逼真,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至今在莆田各地保存下來的大量的宋代佛像、神祇塑像,如黃石的谷城宮、浦口宮、重興寺的塑像群,無不佐證其技藝之高超。其泥塑作品線條舒適柔和且遒勁穩健,造型結構勻稱且生動別致。2014年2月,莆田被中國文化促進會授予“中華佛教藝術品之都”稱號。

油畫

莆田市與深圳市、廈門市並稱為“全球三大油畫産業基地”,是亞洲油畫生産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莆田市油畫産業從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油畫創作及油畫顏料、油畫布、油畫框生産等較為完整的産業鏈條。莆田市積極搭建油畫産業園區,推進産業集聚發展,打造了集創作、生活、展示、拍賣、銷售等為一體的莆田國際油畫藝術産業園和仙遊國際油畫城。目前,全市擁有畫師、畫工2萬多名,油畫及其配套企業30多家,畫廊及工作室800多個,油畫産量佔全國市場份額的30%,産品主要銷往歐美、中東和東南亞。

國畫

在莆田古代畫家中,尤以李在、吳彬、曾鯨、宋鈺揚名於世,並稱“明代莆田四大畫家”。其中,李在筆下的山水畫顯現出中國畫的絕佳境地,能使人從中領略其高超的藝術造詣,其人物畫“八面生動,為世所重”;曾鯨的肖像畫獨樹一幟,其點睛添毫,儼然如生,人物性格特徵十分鮮明。

近代,莆仙藝壇又涌現出國畫大師李霞、李耕。李霞的人物畫筆法神逸,老練奔放,既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1914年,其名作《十八羅漢渡江圖》被選送參加巴拿馬世界博覽會,獲優等獎章;1923年所繪的《函谷跨牛圖》在美國紐約賽會上又獲優等獎章。李耕吸取唐寅、黃慎諸名家之長,筆法超脫老練,形、神、韻三者兼備,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久負盛名。他的《彌勒佛》曾在1926年華東五省畫展中獲第一名。徐悲鴻評讚:“有奇拙者,首推李耕君,揮毫恣肆,可追蹤癭瓢,其才則中原所無。”

剪紙和紙藝

最早的莆田剪紙出現于唐代。農村和城鎮婦女為了傳播剪紙文樣,將買來的花樣或自己的得意作品放在白紙上,用清水噴濕,然後放在油燈上煙熏,等熏黑之後,揭去花樣,紙上保留了潔白的紋樣,可以照樣復剪。

宋代,有自刻自製的“紅箋”“福符”。明代,剪紙多為“禮花”“果花”之類,剪切工極細,手法上表現了強烈的紅白相間效果或紅色吉祥效果,以粗而大的邊框襯托細膩的陽刻圖案,表達了民間祈福、慶賀、吉祥的主題。民國時期,莆田剪紙《雙龍捧壽》被載入《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剪紙名品有《順風順水》《一路發財》《二十四孝》《八仙過海》《十二生肖》《百福》《百壽》等。2004年,“百年剪紙世家”、剪紙傳承人黃清泉的作品《楊柳觀音》《目連尊者》分別獲得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大賽金獎和銀獎。

紙扎藝術

紙扎,又稱糊紙、扎紙、彩糊等,融剪紙、繪畫、草編、竹扎和裱糊于一體,是一門獨特的中國民間藝術。廣義的紙扎包括彩門、欞棚、戲臺、店舖門面裝潢、匾額及扎作人物、紙馬、戲文、舞具、風箏、燈彩等項。狹義紙扎主要指祭祀及喜喪習俗活動中所扎制的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家禽等用來焚燒的紙製品。這裡的“紙扎”指與祭祀活動及民間喜喪相關的紙扎。

紙扎藝術是莆田民間工藝的一大特色。彩紙、麥秸、蘆葦、竹子等廉價原材料,經藝人之手,成為歷史人物、飛禽走獸、橋梁房屋等形態的紙扎藝術品。1969年,林文富的紙扎藝術作品代表福建省進京展覽並現場表演。1991年,莆田選送的12件民間紙扎藝術作品參加在菲律賓舉辦的中國民間美術展覽。1994年,莆田剪紙、紙藝作品在全國首屆藝術節上展出。1997年,林文富被原文化部選派到美國紐約市現場表演民間紙藝。

彩扎花燈也是莆田民間藝術之一。其中有典雅古樸的宮廷式裝飾燈,如“珠光葉寶”“銀樹燈花”“鑾駕涼傘”等;有濃郁的傳位綵燈,如“鴛鴦戲水”“蜈蚣驅邪”“鳳穿牡丹”等;也有近代氣息鮮明的“吉祥燈”“衛星燈”。莆田彩扎人物以舞臺戲曲人物為主,大的高2米,小的不足0.16米。民間藝人吳玉仁的“呂布與貂蟬”“雞爪山傳奇”和“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是藝術彩扎的名品。仙遊榜頭鎮的吳結連吸收閩南彩扎技藝,製作花燈50年,其中“慶典宮燈”“走馬燈”“蝶鸞燈”十分有名。

莆田檀香木雕作品《瑤池集慶》

莆田木雕發展簡史

莆田市木雕傳統工藝程式

林福星作品——小葉紫檀嵌牙雕雲龍寶座

手工刻花

石雕創作

銅雕佛像

華昌“錯金銀”作品《聞香識玉》

王新明的竹雕作品《春曉》

(責任編輯:張晨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