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産資訊 特産企業 特産專題 特産訪談 展會活動 特産文化 特色工藝 名優特産 農牧飲品 礦玉特産 特色美食

杏林深處藏酒香:當文學名家遇見汾酒

時間:2019-08-02來源 : 人民網-酒業頻道作者 : 劉卿

參訪汾酒集團現場

7月16日下午,“第二屆中國白酒溯源——文學名家訪汾酒”采風活動在山西汾陽杏花村舉行,北京市作協副主席劉慶邦、山西省作協黨組書記杜學文共同前來參加活動,同來的還有詩人王久辛、原河南省文學院院長鄭彥英、《小説選刊》副主編王幹、《中華讀書報》主編助理舒晉瑜、《山西文學》主編魯順民、《黃河》主編黃風等十余位作家。兩天多的時間裏,他們深入釀酒車間一線,尋訪汾酒老作坊遺址,與工人師傅和“汾三代”們親切交談,親身體驗晉商文化和汾酒文化。

“這次來杏花村汾酒采風,我們就是要看看山西最近幾年發生的變化,同時感受一下汾酒的精氣神。”活動的組織者、青年作家李昌鵬説。從去年開始,汾酒集團分批邀請文學名家走進汾酒,為優秀作家記錄人文風采提供文學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臺。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現任《小説選刊》副主編王幹説,“小時候讀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使我對酒嚮往不已,夢想長大後當個造酒工人,或是作家。這次采風,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汾酒對文學是厚愛的,而文學對汾酒是有情懷的。這是汾酒和文化不謀而合的共通點。”

魯迅文學獎和老舍文學獎雙獎得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劉慶邦已年近七十,談起汾酒,滿眼都是鄉愁,“兒時喝的酒,只覺得辣,但那種印象最深,我去過的酒廠很多,喝過各種香型的酒很多,但汾酒是我最愛的酒之一。”一壇老白汾承載著幾多中國人的鄉愁,一杯老汾酒喚起多少兒時回憶。

除了感受傳承,汾酒帶來的變化同樣“翻天覆地”。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軍旅詩人王久辛認為,汾酒的發展速度、産業規模、歷史文化,真真切切地展現出傳統與現實的碰撞。“如果家家戶戶飯桌上都擺著汾酒,那説明這個家庭是殷實、幸福的。”王久辛説。

汾酒,也是友誼的連接。原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文學院院長鄭彥英説,20年前,自己還擔任《三門峽日報》社社長時,曾與作家陳忠實把酒言歡過“千禧年”,當時喝的就是珍藏多年的兩瓶老白汾酒。“一杯六十六度的汾酒下肚,渾身清爽,幹、純、烈。”

汾酒老作坊博物館

“汾酒所呈現的性格,和山西人的性格特別像,內斂、厚重、不張揚。”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楊遙數次去汾酒,每次感受都不同。青年作家劉飛對用汾酒調製的雞尾酒感興趣,“第一次品嘗用中國白酒調出來的雞尾酒,出乎意料,年輕人一定喜歡”。《作家文摘》編輯王曉君憶起兒時陪父親喝酒的事,“我們老家那邊,汾酒是最好的酒之一。”資深出版人陳武説,前幾天自己跟朋友談起要來汾酒“喝汾酒”時,朋友們大都羨慕不已。

“對於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酒給人的感覺也各異。無論怎樣去探尋,酒與文學本就是一回事,作酒便是作文。”汾酒集團董事會秘書長張琰光説。(劉卿)

參加活動人員

(責任編輯:特産中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