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足300萬元到破66億元的跨越——1996年,新會陳皮産業産值還不足300萬元,2000年以後發展迅猛,到2018年已突破66億元!2018年,新會全區新會柑種植面積達10萬畝,新會陳皮全産業産值達66億元,吸引社會投資約30億元,形成12家龍頭企業,超1000家經營主體,擁有35類産品、超100個品種的産品規模,形成約3.5萬人就業的陳皮産業集群,帶動其他就業達5萬人,新會陳皮從小農戶走向了現代農業産業園之路,並向田園綜合體“陳皮小鎮”邁進。
“國字號”園區成新會陳皮産業發力點
據了解,過去新會陳皮種植以小農戶為主,零零散散的小農戶把陳皮拿到農貿市場銷售,增加一些收入,直到1996年整個新會陳皮産值只有300萬元。從2000年開始,新會陳皮産業在新會區委、區政府的帶動下,得到了迅猛發展。2017年9月,新會陳皮現代農業産業園成功進入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涵蓋圭峰會城、三江鎮和雙水鎮,這片區域面積64.5萬畝的“國字號”園區建設自此拉開序幕。
自産業園創建以來,新會高度重視新會柑種植、新會陳皮加工等産業的轉型升級,組建新會陳皮現代農業産業園管委會,以“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務”五大創新舉措,積極扶持、引導新會陳皮産業園快速發展。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新會已初步創建三産融合特色産業園。
如今,這個“國字號”園區已成為新會陳皮發展發力點,大力發展陳皮莊園,讓更多農民分享産業發展帶來的收益。
建設田園綜合體“陳皮小鎮”
據新會區委副書記、區長梁明建介紹,新會陳皮現代農業産業按照“一軸”“兩帶”“三基地”“四中心”“五園區”的思路,正在全面構築新會陳皮生態、健康、富民大農業産業格局,積極打造“中國陳皮之都·世界陳皮中心”。
為了讓消費者購買到真正的新會陳皮,新會區大力推動農産品溯源體系和大數據平臺建設,明確每一塊新會陳皮的“身份資訊”。新會區著力從種植、加工和銷售等方面完善新會陳皮産業標準體系,建立規劃面積3369畝的新會柑(陳皮)種植永久保護地,創建總面積近1萬畝的新會陳皮創建GAP(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成立廣東省新會柑標準化示範區和國家柑橘栽培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制定並頒布《地理標誌産品新會柑》《地理標誌産品新會陳皮》2個廣東省地方標準、《新會陳皮普洱茶》等8項聯盟標準,76家企業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核準使用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專用標誌。
“推動建設田園綜合體‘陳皮小鎮’。深挖新會陳皮生態、休閒、文化價值,結合陳皮産業與養生、休閒旅遊,依託會城、三江、雙水核心種植區,建設集採摘體驗、科普教育、購物貿易、養生飲食、生態休閒、文化旅遊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陳皮小鎮’,把産業園打造成為一二三産業相互滲透、交叉重組的融合發展區。”梁明建説。
陳皮農業文化創意園:
以土地養柑以文化育人
記者了解到,在新會“一軸”即陳皮産業文化創意與休閒體驗軸中,涌現了不少以傳統農業與文化創意産業相結合的陳皮文化産業園。這些文創農業是繼觀光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農業後,新興起的一種農業産業模式,將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産、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是提升、豐富傳統農業價值的一種新興業態。
昨天,記者來到位於“一軸”線上的“陳皮人家農業文化創意園”,該園位於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東北村銀洲湖畔,共有1000畝的新會柑種植基地。
“附近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依託周邊的區位優勢和産業基礎,因地制宜,突出新會陳皮農業文化創意等功能,融入文化、科技、品牌、觀光、採摘等旅遊要素,探索出與眾不同的新會柑種植路子:以土地養柑,以文化育人。”該創意園負責人謝富瑞對記者説。
據了解,從2016年始,該園便開始打造新會陳皮農業板塊、生態板塊、研發板塊、旅遊板塊、倉儲板塊等,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力求打造新會陳皮全産業鏈的多維度發展模式。業務涉及新會柑現代化種植、陳皮茶製作、新會陳皮食品研發精深加工、新會柑提純育苗、新會陳皮倉儲銀行、新會陳皮連鎖專賣、休閒農業旅遊等,已經成功蛻變為一家品牌化運營的現代農業集團。
據了解,該創意園有科技農業示範區、圈枝新會柑純種保育基地、新會陳皮主題農莊、新會陳皮主題民宿、文創農藝體驗區、文化展館、品牌區、服務創意區和荔枝公園等。目前,新會陳皮人家農業文化創意園於今年成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江門分院産業研究基地和江門市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責任編輯:特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