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産工藝之榮昌夏布
特産中國tc.china.com.cn 時間: 2013-03-20 來源: 華龍網
夏布因輕柔勝絲,避暑爽身,實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為苧麻,苧麻經過傳統手工工藝績紗、紡織加工而成的苧麻布,現稱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黃本色易於創作中國畫,熟夏布經漂白後成為布料可以染色和印花,不宜創作中國畫。由於苧麻纖維與棉花纖維相比較無法用現代化紡織機械加工,只能靠傳統手工技藝生産,現手工夏布僅在江西、湖南、重慶、四川等範圍內少數地域有産,這種傳統的手工技藝被國家列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
榮昌夏布有細密平整,色澤瑩潔潤滑,且堅韌耐用。因麻質冬暖夏涼,通風透氣的特性及透氣、滹汗、挺括、涼爽宜人的特點,且其品種甚多,以顏色分有本色、漂白、染色、印花四種,粗布可做口袋,襯布、紋帳、中莊和細布宜做衣料,或繡花、挑花製成臺布、椅墊、手巾、窗紗等工藝裝飾品。精漂的細布,色澤雪白,細嫩輕軟,有譽之為"麻綢"、"珍珠羅紋",素有“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的稱譽更是夏布中精品。
榮昌夏布的生産當由葛、大麻演變而來。因“古時無今之木棉,但有葛布大麻而已”。早在漢代,就有“蜀布”記載,唐《元和郡縣誌》載有“昌州貢筒布、斑布”。所謂“筒布”,即中細布也,因為它往往卷成筒形,裝入竹筒,便於運輸,故稱“筒布”,又根據它的形色特點,稱為“斑布”。《太平環宇記》亦載“昌州産斑布、筒布”。既是特産,又作為貢布,説明昌州自唐宋以來麻布的編織技術是比較發達的。又《新唐書·地理志》上載,昌州轄四縣:“大足、昌元、靜南、永川”。而這四縣中獨昌元(今榮昌縣)素産夏布。這種夏布“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成為皇室和達官貴族喜愛的珍品。護的名錄。
清初,隨湖廣移民帶來種麻(苧麻)、織布技術,與當地織造相融合。至康熙後期榮昌夏布才形成商品生産。道光時期經山西客商的販運,夏布又遠銷省外。清光緒《榮昌縣誌》記載,縣內“各鄉遍地種麻,婦女勤績成布,白細輕軟較甚于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