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特産之野生魚腥草
特産中國tc.china.com.cn 時間: 2013-03-18 來源: 四川特産網
折耳根學名魚腥草,可入藥。氣味特異,是川貴一大野菜,婦幼老弱特別愛吃,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折耳根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甲基正王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入藥具有清熱解涼拌折耳根即把這種野菜根,連同嫩芽掐成約長一寸的段,洗乾淨後用鹽腌一下。把鹽用清水淘洗,然後用胡辣椒撒在折耳根上,再加上醬油、醋、蒜、白糖、蔥節、蕪荽等調勻即可食用。拌好的折耳根爽口味鮮、脆嫩、富有特殊的芳香。品嘗一次,是一種別具情趣的享受。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於肺癰吐膿、肺熱咳嗽、熱毒瘡瘍、濕熱淋證。
特性:蕺菜為多年生草本,高30~50釐米,全株有腥臭味;莖上部直立,常呈紫紅色,下部匍匐,節上輪生小根。葉互生,薄紙質,有腺點,背面尤甚,卵形或闊卵形,長4~10釐米,寬2.5~6釐米,基部心形,全緣,背面常紫紅色;掌狀葉脈5~7條;葉柄長1~3.5釐米,無毛;托葉膜質長1~2.5釐米,下部與葉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開,無花被,排成與葉對生、長約2釐米的穗狀花序;總苞片4片,生於總花梗之頂,白色,花瓣狀,長1~2釐米;雄蕊3枚,花絲長,下部與子房合生;雌蕊由3個合生心皮所組成。蒴果近球形,直徑2~3毫米,頂端開裂
魚腥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莖葉搓碎後有魚腥味,故名魚腥草。魚腥草廣泛分佈在我國南方各省區,西北、華北部分地區及西藏也有分佈,常生長在背陰山坡、村邊田埂、河畔溪邊及濕地草叢中。魚腥草植株矮小,莖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狀莖生於淺層土壤中,白色,節上生根;莖上部直立,葉心形或寬卵形,常見綠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魚腥草生命力極強,直接用其根莖插于潮濕泥地,即可成活,並生根發芽,廣為繁衍。
野生魚腥草腥味較重,初食者大多不適應,地下莖纖維多,適口性不理想,因此作為商品性蔬菜發展較晚。起初以魚腥草作為蔬菜食用的,多為知其功效的醫生。近年來由於受“回歸大自然”、“藥食同源”之風的影響,民間採挖魚腥草出售和作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風漸盛,尤其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開發利用魚腥草的規模不斷擴大,野生資源供不應求,市場價格較高。目前為了緩解供需矛盾,開始出現人工大量種植,並已形成了一定的生産規模。魚腥草由野草變為栽培作物後,由於生境改善,生長週期短,植株生長快,地下莖粗狀,澱粉含量增多,纖維含量減少,食用時鮮嫩可口,易於消化吸收,特異的魚腥味變淡,適口性增強,更受食者歡迎。
現代醫學則對魚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認識:其特異氣味主要來源於魚腥草揮髮油中的一種有效成分——魚腥草素(癸酰乙醛)。魚膽草素是魚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對卡他球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明顯抑製作用。此外,魚腥草還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魚腥草對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氣管炎、慢性宮頸炎、百日咳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對急性結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療效。另外,魚腥草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白細胞吞噬能力,具有鎮痛、止咳、止血,促進組織再生,擴張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