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産店加速擴張 行業洗牌或將來臨

特産中國tc.china.com.cn 時間: 2013-03-14   來源: 天府早報

近兩年來,以出售四川特産為主的專營店在成都春熙路等黃金商圈掀起了開店潮。在春熙路商圈一平方公里內,目前已有20多家大小不一的店舖爭相佈局。業內人士表示,這類四川特産專營店正在成都以每年50%的增速擴張開店。

春熙路等黃金商圈,寸土寸金,承擔著鉅額租金成本掀開店潮,這一行業是否充滿錢景?在白熱化競爭和高額房租成本之下,這些店舖靠什麼模式賺錢?

市場現象

有人關門倒閉有人星夜開店

俗話説“店多擾市”,但近兩年在成都興起的四川特産專營店並不懼怕扎堆經營。總府路、連升巷、紅星路、城守街、福興街、暑襪中街……近兩年來,在半徑約一平方公里的春熙商圈陸續開張了20多家這類專營店。其中,春熙路至總府路短短600米,就有5家店;紅星路二段至紅星路路口也有3家;福興街至暑襪中街2家特産店相距不足400米……

這些扎堆生存的四川特産店雖然分屬各大品牌,店舖規模從10平方米到200平方米,不但裝修風格相近,所售也多為四川本土臘製品、川味調料、牛肉乾、糕點、野生菌等土特産。

雖然年末是土特産採購的旺季,但這些特産店給人的印像是客流稀少。天府早報記者在署襪北街附近的一家特産店隨機統計了1小時內的客流量,一小時內僅5撥顧客進店,最終成交只有一筆,消費金額在100元左右。“雖然四川特産的潛在消費者相對狹窄,但利率卻超過一般超市。”有業內人士透露,這類四川特産店主要是針對來蓉出差、旅遊的遊客,春熙路商圈巨大的人流量和遊客對價格的不敏感,産生了潛在商機,所以近兩年有大量資金迅速進入該行業,雖然有部分倒閉店舖,但行業仍以每年50%的速度在擴張。

盈利方式

特産店價格高出超市兩成

除春熙路商圈外,武侯祠大街也形成了類似扎堆開店的現象,在400米的距離內有7家大小不等的四川特産店。經過隨機對比發現,特産店的牛肉乾、苦蕎茶等商品價格,比臨近超市高出兩成左右。

春熙路商圈某特産店銷售人員表示,進店消費的外地遊客平均消費額都在200元左右。年底是特産銷售的旺季,春熙路商圈某四川特産店從元旦節到現在,促銷海報都已更新了三輪。“生意沒有前兩年好了,挨得太近了,遊客都知道比價了。”

特産店的扎堆也潛在帶動了快遞的生意。昨日下午,來自北京的陳先生在春熙路南段某品牌特産店內選購了近500元的四川特産,隨後直接打電話叫來了快遞公司打包發回北京。

某快遞公司快遞員小王表示,每個月都會接到幾單這樣的快遞業務,現在不少特産店都留有快遞公司的電話。

記者手記

運動品牌擴張乃前車之鑒

四川特産專營店在成都興起不過幾年時間,但行業的發展讓人側目,在黃金口岸、高利潤、新模式等優勢下,大量資金迅速涌入,春熙路商圈大大小小20余家同類的店舖已成為扎堆之勢,給旁觀者印象似乎該行業利潤超出尋常。

曾幾何時,春熙路商圈的運動服飾也上演過如此的戲碼,李寧[-4.58%]、匹克、361度、貴人鳥在短時間內開出一個又一個動輒數百平米的旗艦店。

品牌扎堆和瘋狂擴張一度為這些體育用品企業帶來火箭般的增長。但面對國外運動品牌的直接競爭以及國內市場消費下滑的雙面夾擊,這些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到幾年時光,大批量、大流通、低價格等簡單粗放的擴張方式現在已不再適用。閉店潮紛紛襲來,旗艦店最終淪為打折店。

四川特産店的投資者們或應借鑒運動服飾之前走過的路,趨於理性化的形成核心競爭力,避免步運動服飾的老路。

四川特産店的“痛”

成本高

太平洋[0.67% 資金 研報]電影城鹽市口店附近面積120平米的商鋪,月租金高達30萬元。

競爭大

春熙商圈陸續開張了20多家。

客流少

一小時內僅5撥顧客進店,最終成交只有一筆。

背後>>>大型連鎖:看重品牌效應

春熙路商圈可謂寸土寸金。目前,太平洋電影城鹽市口店附近面積120平米的商鋪,月租金高達30萬元。對於在成都擁有20家四川特産連鎖門店的八方品商貿公司來説,雖然租金高昂,但春熙路商圈是絕不能放過的“經營重鎮”,該公司在春熙路南段、總府路開設了2家經營面積在100平米以上的旗艦店,兩處門店相距不足600米。

在相距如此短的距離密集開店,在不少人看來有“盲目投資、瘋狂開店”的嫌疑。但八方品商貿公司總裁助理朱大富並不認同,“我們每一筆投資都很謹慎,雖然租金成本高,但兩家旗艦店一直處於盈利狀態。”

在朱大富看來,兩家門店距離太近,勢必會對利率造成一定影響,但由於八方品所有門店都是直營模式,春熙路商圈佈局計算的不是門店小賬,而是整個企業戰略的大賬。

“春熙路商圈人流量巨大,遊客來自於全國各地,兩家旗艦店部分承擔了廣告和傳播效應,強化了品牌印象,這對我們走向全國做了品牌鋪墊。”朱大富説,今年,八方品會向北上廣等地擴張,仍會選擇當地的黃金地段開店。

部分連鎖店:已有多家關門

由於目前四川特産連鎖店分為大企業直營、連鎖加盟、私人經營等多种經營方式,春熙路商圈內不少靠連鎖加盟、私人經營的店主,面對高額的租金成本活得並不如意,在近兩年內,已陸續有多家連鎖店關門。“租金太貴了,淡季只有賠本!”暑襪中街的一名連鎖店老闆算了一筆賬,60平方米的店舖,月租金4萬元,各種成本開支近6萬元。年末是旺季,每天銷售有2000元左右,淡季一天僅有幾百元。“現在滿大街都是特産店,生意不好做了,過完年我都準備把店打出去了,這樣一直虧也不是辦法。”

觀點>>>

開店潮會持續 但更多的會“死去”

據不完全統計,經過近兩年的發展,成都市區各類四川特産店已超過100家,在如此白熱化競爭之下,市場蛋糕究竟有多大?這一行業將走向何方?“市場雖沒有完全飽和,但近兩年不會發生變化,我們今年仍打算在成都開設新店。”朱大富觀察行業後分析説,由於多數持有資金者僅看重盈利機會,以追求暴利的心態紛紛入行開店,這股開店潮仍會繼續,但死掉的連鎖店會更多。“我們不僅單純依賴供貨商,也在開拓自有品牌。”朱大富説,目前八方品已經擁有幾十種自有品牌,佔到連鎖店銷售品類的四分之一。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幾年內,四川特産銷售這一行業將重新洗牌,被資金雄厚、擁有自有品牌大型連鎖企業統治,而形成産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自有品牌利潤將高達30%—50%。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缺乏管理經驗的直營店將逐步死掉。

天府早報記者曹實秋 攝影李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