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教育系統積極開展紅色文化教育
中國網 2022-12-22 14:17

中國網訊 近年來,江西省贛州教育系統積極弘揚贛南蘇區革命傳統,把蘇區精神作為各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借助多項舉措和系列活動使得校園內充滿了濃濃的紅色文化氣氛。

同時,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為響應上級號召,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全市各學校開展了“五紅”培根鑄魂、行走的思政課實踐、尋找課本裏的共産黨員等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引導師生學習紅色文化、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唱響“學、思、行”三部曲,在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上作出“贛州探索”。

搞活教育形式,讓紅色文化更“走心”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紅色資源鑄魂育人功能,組織全市各地各校積極開展“五紅”培根鑄魂活動,引導廣大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紅色教材“班班學”,入腦入心。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把《紅色文化》教學內容納入課程表並嚴格落實課時,每週安排1課時,保證開足開齊《紅色文化》課程,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積極組織思政教研組開展紅色文化課教學模式的探討與研究,開展思政課教學競賽。同時,從幼兒園至高中,分學段推薦了近100本紅色書籍,供學生閱讀。如:贛縣區開展“書香潤心靈 悅讀促成長”讀書活動,覆蓋少年兒童達3萬餘人次。

紅色歌曲“天天唱”,提振精神。各地各校推薦中宣部《100首愛國歌曲大家唱》,在全市中小學廣泛開展“課前一支歌”“活動集會一支歌”等系列活動,組織學生傳唱愛國歌曲,寓文化于生活,讓朗朗上口的紅色文化“流暢”在革命紅區。

紅色故事“人人講”,浸潤心田。各地學校利用升旗儀式、早讀、課後服務、班會、主題團隊活動等,組織開展講紅色故事活動專場50場,讓師生在情境演繹中重溫先輩為革命前仆後繼的感人故事,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縱深發展。如會昌縣編印《爭做時代新人——會昌縣青少年紅色繪本》、南康區編印《紅色記憶--南康“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教育讀本》,利用升旗儀式、課後服務等,組織學生開展講紅色故事活動,推動全體師生人人都講紅色故事。

紅色活動“月月有”,求實求新。學校創新紅色教育形式,開展師生喜聞樂見的紅色教育活動,推動紅色活動求實求新。利用清明、端午等中華傳統節日廣泛開展讀紅色書籍、觀看紅色電影、唱紅歌比賽等30多項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紅色教育成效。如贛縣區城關小學以“6+1”模式開展“傳承紅色文化 厚植家國情懷”為主題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引導師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紅色文化“校校濃”,蘊養信念。贛州各校結合特色學校創建活動,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做文章,如:各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設紅色長廊、紅色宣傳欄、紅色書屋等,利用海報、櫥窗、走廊等, 懸挂英雄人物的畫像、格言和事跡等,使校園內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和發揮育人功能,浸潤、感染、熏陶學生心靈,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用活紅色資源,讓紅色文化更“有行”

贛州牢牢抓住思政工作這條“生命線”,充分發揮紅色資源的鑄魂育人功能,善用社會“大課堂”,在全市廣泛開展“行走的思政課”主題實踐活動,推動思政工作守正創新,打造課內課外相貫通、教學實踐相銜接的“大思政課”,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師生,利用思政課或課餘時間,到全市各類紅色革命舊址、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場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思政課“動”起來、“活”起來。

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190萬餘人次參加“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活動,贛南大地掀起一陣陣大中小學生“追尋紅色足跡”的熱潮。

學活紅色人物,讓紅色文化更“立體”

贛州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紅色歷史文化資源遍佈全市城鄉,是一座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贛州各級各類學校將紅色文化細化到各學科德育目標之中,並有機融入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各方面。除了運用好《紅色文化》教材以外,還紮實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積極開發地方校本教材。如章貢區《紅色記憶》、興國縣《紅色基因代代傳》、于都縣長征源小學《長征》等。

各地廣泛開展“尋找課本裏的共産黨員”活動,利用思政課、歷史課講好紅色黨史故事,利用音樂課教唱紅色黨史歌曲,利用美術課剪紙和繪畫呈現黨員人物和紅色場景等,引導學生學習課本裏的共産黨員故事,追憶中國共産黨艱辛奮鬥歷程,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引導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賡續紅色血脈。

截至目前,贛州共有92.9萬名學生參加“尋找課本裏的共産黨員”線上答題活動,大量共産黨人的傑出事跡在師生之間口耳相傳,紅色基因代代賡續。(利志娟 劉德福)

查看原地址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