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大埡:黨建領航産業興 鄉村蝶變煥新顏
發佈時間:2024-12-31 13:44:5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玥仲冬時節,天雖寒冷,而在重慶市彭水縣大埡鄉大埡村高山蔬菜及煙薯套作示範基地,卻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意,甘藍正處於收穫的季節。
築牢發展“橋頭堡”
黨建引領如同一根紅線,貫穿大埡鄉鄉村振興全過程,為各項事業穩健前行提供堅實保障。
數字重慶建設在基層落地開花,黨群合一網格化管理體系依託基層智治平臺高效運轉,“N”種力量匯聚整合,日常巡查走訪機制嚴密高效。“一表通”融合三維實景地圖與海量感知設備、視頻監控,讓分析決策有了“智慧大腦”,鄉村治理愈發精準科學。
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培育紮實有力,從精準查選到精心培育、從嚴監管,一套完備流程打造出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的後備隊伍,優質農村幹部梯隊已然成型,為鄉村長遠發展蓄足“源頭活水”。
基層黨組織領導力在制度落實中不斷增強,“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生活嚴肅規範,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充分彰顯。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著力點,建立財務制度,啟用監管系統,村級集體經濟賬目清晰、運營有序,真正發揮黨建促發展、帶民富的關鍵作用。
大埡鄉在鄉村振興征程上步履鏗鏘,産業發展碩果纍纍、和美鄉村魅力彰顯、黨建引領堅實有力。未來,大埡鄉將繼續砥礪前行,向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勇攀高峰,書寫巴渝大地鄉村發展的璀璨華章。
奏響歡樂“致富曲”
産業,是鄉村振興的“硬支撐”。大埡鄉立足本土資源優勢,深挖潛力,多元佈局,打出一套特色産業“組合拳”,激活了農民增收的“動力源”。
高山蔬菜,撐起“綠色錢袋子”。大埡村平均海拔1100米,清涼宜人的氣候為高山蔬菜産業鋪就天然溫床。曾經,村裏80余戶農戶的撂荒地沉睡無聲。自2017年起,村支兩委巧用農村産權交易平臺,集中流轉土地500余畝,完善水利、修路架橋,喚醒“沉睡土地”。
“村集體+種植大戶+農戶”的種植模式應運而生,種植大戶曾技強流轉100畝土地大展拳腳,輪番種植甘藍、辣椒等作物。同時,他運用訂單銷售打通市場銷路,不僅盤活撂荒田,還帶活生産用房、凍庫房,全村200余人借流轉費、勞務費鼓起腰包,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300萬元。
甜蜜蜂業,釀出“致富蜜罐子”。在向家寨,蜂農向尚仲忙碌其間,300多群蜜蜂嗡嗡作響,演繹著甜蜜事業。從外出打工返鄉摸索起步,到拜師學藝、入職蜂企“追花逐蜜”,向尚仲積累一身過硬本領。
向尚仲還巧用網路、抖音直播分享養蜂日常,土蜂蜜供不應求,線上訂單紛至遝來。不僅如此,他還開啟代養合作模式,帶領周邊農戶共赴“甜蜜路”。如今,全鄉4000多群中蜂“振翅高飛”,200余戶農戶參與,年産值約300萬元,“甜蜜經濟”勢頭正勁。
經果林、林下土雞、中藥材黃精、黑花生等産業也多點開花,傳統産業根基穩固,特色産業拔節生長,“一村一品”格局顯現,農産品附加值一路攀升。
雕琢鄉村“高顏值”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大埡鄉在産業騰飛之際,全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讓鄉村既有“顏值”,更具“氣質”。
人居環境整治掀起熱潮,秉持“清、保、改、美”理念,一場場村莊清潔行動如火如荼。污水治理穩步推進,垃圾分類有序鋪開,鄉村角落從“臟亂差”邁向“潔凈美”,群眾生活環境煥然一新。
大埡鄉還採取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養習慣、以習慣化新風的舉措,為實現以“小積分”帶動“大文明”,持續推動積分制轉化,“積”發鄉風文明新活力。
“保持環境衛生,不僅讓自己看著心情舒暢,還能通過積分兌換一些小獎品。”木蠟村1組村民馬群英高興地説。
只要做好環境衛生、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遵守村規民約等都可以加分,村民通過這些行為即可積攢積分兌換物品。大埡鄉政府工作人員説:“通過開展系列文明新風活動,讓村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得到了富足。”
淳樸鄉風拂面而來,宣傳隊伍每週2次巡迴宣講,將文明新風送進千家萬戶。“自治、德治、法治”深度融合,“家風家教家規家訓”落地生根,鄉賢評選、微宣講、苗寨龍門陣等活動好戲連臺,“六尺巷”故事口口相傳,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相互浸潤,滋養百姓心田。(文/李光澤、圖/彭水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