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保險業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財經觀)

發佈時間:2024-07-29 16:22: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喬沐

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保險業大有可為,要加快自身改革創新,搶抓歷史機遇,自覺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準,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風險保障

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科技保險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深耕鄉村振興沃土,農業保險為1.64億戶次農戶提供保險保障;讓幸福生活更踏實,保險業積累的養老準備金超過6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險責任準備金超過2萬億元……隨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保險業在促進經濟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助力共同富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迎來自身高品質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保險業大有可為。《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提高航運保險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務水準”“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要求。保險業要加快自身改革創新,搶抓歷史機遇,自覺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準,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風險保障。

我國保險市場潛力巨大、空間廣闊。從經濟發展角度看,提高經濟韌性、增強市場活力、對衝週期影響,離不開強大的現代保險業。目前,保險業資産僅佔我國金融業總資産的7%,而國際平均水準在20%左右。加快發展保險業,有利於改善金融市場結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增強金融體系穩健性。從社會民生角度看,保險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過程中,人民群眾對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的要求不斷提高,多元化的保險保障需求正在加快釋放。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居民儲蓄率較高,發展養老健康等保險保障優勢明顯、前景廣闊。

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保險業要回歸本源、專注主業。“保險姓保”,保障是保險業的根本功能。保險業要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薄弱環節,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各類經營主體的多樣化風險保障需求,提供更加完備、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的保險服務,同時發揮好長期穩健投資作用,助力宏觀經濟穩定運作,助推國家安全發展。與此同時,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強化風險管理、分散與補償功能,持續優化産品服務供給,助力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保險業要提高質效、優化服務。實現高品質發展,保險業要自覺走內涵式發展、特色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之路,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規模向以價值和效益為中心轉變,特別是要加強金融科技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優質的服務是保險業贏得市場贏得客戶的關鍵,保險機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豐富産品服務體系。比如,針對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市民群體和靈活就業人員量身打造保險産品,針對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保險産品服務創新,針對新能源産業發展趨勢加快豐富綠色保險産品體系,既能為相關行業發展帶來風險保障,也將為自身高品質發展開拓新空間。

在大有可為的時代大有作為,對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堅持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以改革增活力、以發展解難題,奮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保險業必將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開拓新局面、實現新跨越,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作出新貢獻。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9日 18版)

查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