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學子三下鄉:武鄉古韻尋非遺,青年新聲促傳承
發佈時間:2024-07-22 11:23: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嚴格7月15日至20日,合肥工業大學軟體學院赴廣東佛山“武韻鄉風”佛山傳統武術賦能計劃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深入享有“武術之鄉”盛譽的廣東省佛山市,深入調研佛山傳統武術的發展現狀,力圖為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做出創新性實踐。
祖廟鴻勝雙探訪,佛山武韻初體悟。初臨佛山,團隊成員走進位於禪城區的祖廟博物館,參觀了巍巍廟群中的葉問堂與黃飛鴻紀念館,仔細閱讀館藏曆史,並欣賞了醒獅場上英姿颯爽的洪拳與醒獅表演,初步感受咏春拳與洪拳的獨特魅力。次日,團隊成員深入蔡李佛拳祖館——鴻勝紀念館,觀看青年弟子展示蔡李佛拳與兵器技法,領略“大開大闔”中蘊藏的武學智慧。在鴻勝紀念館附近街坊開展調研時,團隊有幸結識太極拳協會的師傅們,在與他們的交流中得知,在政府的支援下全市已經有四十多個太極拳站點坐落于各大公園與街道,依託傳統武術為推廣全民健身提供了有力的場地支援與宣傳幫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佛山人民尤其是老年群體的整體健康水準與精神風貌。
圖為團隊成員在祖廟門前合影(陳嘉圻 攝)
圖為團隊成員與太極拳協會成員一起練習太極拳(陳嘉圻 攝)
咏春洪拳蔡李佛,非遺傳承難題現。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先後步入鴻盛梁館、佛山咏春拳會館、孔祥輝洪拳訓練基地開展傳統武術學習與調研。蔡李佛拳省級傳承人梁偉永、葉問咏春拳第三代傳人梁家銘、林氏洪拳直系傳承人孔祥輝三位師傅都在訪談中詳細為實踐隊員們講述了各自派別的武術的歷史沿革、技法特點、文化內涵等,並指出了當下武術發展窘境的成因。據了解,幾乎所有武館面臨的最大的共同難題都是資金問題,梁偉永師傅説道:“我們收取的費用很少,連最基本的租金都覆蓋不了,前幾年我甚至都是倒貼錢來搞教學,但是我必須堅持下去,把我學到的東西原汁原味的傳給下一代,這是我的責任。”團隊成員聞之無不為之動容。正是有像三位師傅一樣的傳承人的堅守,傳統武術才能在民間薪火相傳。通過這次實踐,團隊成員們對武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當下社會環境相結合進行了深入思考。
圖為團隊成員與蔡李佛拳省級非遺傳承人梁偉永師傅進行訪談(陳嘉圻 攝)
圖為團隊成員向葉問第三代傳人梁家銘師傅學習咏春拳(陳嘉圻 攝)
圖為團隊成員與林氏洪拳直系傳人孔祥輝師傅進行訪談(陳嘉圻 攝)
居民旅客習武者,深度調研覆蓋全。傳統武術,起源於古人對強身健體、自衛防身的樸素追求,歷經千年沉澱與演變,已不僅僅是一種身體技藝的展現,更成為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精神的象徵。它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華夏兒女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如今,傳統武術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連接傳統與現代、身心修養與科技創新的橋梁,為文化自信與健康中國的建設鋪就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團隊深入佛山街頭巷陌,與暑期旅客、當地居民、武術習練者三個不同的群體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傳統武術在當代社會的傳播現狀、公眾認知度及其在教育、健身等領域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全面剖析,旨在探索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有效地保護與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時創新其傳播方式,讓傳統武術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彩,成為促進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在鴻勝梁館對武館弟子開展問卷調研(陳嘉圻 攝)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合肥工業大學的學子們深刻體會到了佛山傳統武術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更讓他們意識到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將把此次調研的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為傳統武術的創新傳播與可持續發展貢獻青年力量。他們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傳統武術定能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承與創新的文化紐帶,為構建文化自信與健康中國貢獻力量。(通訊員 柳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