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閻良區武屯街道:聚力推進“八個新提升” ,以“八個新提質”助推武屯高品質發展加速前行

發佈時間:2024-06-26 17:59:5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喬沐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閻良區建設“世界一流航空新城”的提質升階之年,更是武屯實現華麗蝶變的關鍵之年。

上半年以來,武屯街道全面貫徹落實全省“三個年”、全市“八個新突破”和全區“八個新提升”重點工作部署,全街幹部錨定目標、積極進取,真抓實幹、勇創一流,以“八個新提質”描繪武屯發展新畫卷,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閻良實踐的嶄新篇章貢獻更多武屯力量!

“黨建引領”聚合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新提質

通過強化幹部教育,鍛造服務高品質發展的精銳幹部隊伍。深化“大學習大練兵大比武”,從百名幹部中隨機抽取 15名進行“擂臺比武”答題,考察理論學習成果;開展 5期“科室輪訓 PK”活動,科室間兩兩對決,檢驗業務知識水準;開展 30余次“學習正當時”活動,學習主流思想、工作方法等,累計參訓 2600余人次,提升綜合辦事能力;舉辦“開春第一訓”、講解員培訓班、“書記論壇”和“青幹班”,錘鍊過硬幹部隊伍。

以“黨建+”凝聚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融合紅色資源,依託轄區紅色點位,推出“黨建紅武先行”黨建教育品牌,開展 3期紅色教育,超 600人次參與,接待各級黨組織參觀學習 100余次,為黨員幹部補足精神之鈣。融合實幹辦事,開展“認領百件事、群眾得實惠”第二期主題活動,共認領實事 110件,開辦 98件,完成 48件,切實為民眾排憂解難、溫暖民心;融合發展賦能,凝聚“兩代表一委員”履職合力,幫助群眾解決涉及産業發展、道路修繕等問題 40余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16件,築牢了黨群、幹群“連心橋”。

快馬加鞭“強産業”,實現産業融合發展新提質

工業經濟指標平穩上揚,截至 5月,規上工業産值完成 2.02億元(去年同期完成 1.72億元),同比增長 17.44%,預計上半年完成 2.64億元(去年同期完成 2.26億元),同比增長 16.81%;固定資産投資在庫項目 6個,1 - 5月完成投資 2858萬元,預計上半年完成 3668萬元。

農業經濟實現提質升級,全街春播面積達 5.49萬畝,目前夏收面積 2.68萬畝,播種玉米 2.39萬畝,充分築牢夏糧豐收基礎;開展 18次高素質農民農業技能培訓,全力推進 5893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鋪設管道 5000米,新修水泥路 1300米、泥結石路 3公里,完成 350畝鋼架大棚驗收,為農業生産提供堅實保障;“大田託管”在已託管 4600余畝的基礎上,以半托形式實施 1萬畝糧食單産提升,實現農業現代化生産管理。

集體經濟發展賦能增效,申報禦寶村“文旅融合教育示範空間站”項目,打造“1+3+N”研學基地,通過市級項目評審,目前已接待 4000余人次,預計全年可接待 1萬餘人次,實現村集體增收 10萬元以上;指導 4個村成立村集體合作社全資企業,統一承攬項目,武屯新型農村利益聯結機制逐步完善,實現群眾增收業態繁榮。

善謀實幹“抓改革”,實現發展活力新提質

機構改革圓滿完成,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武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嚴格依照機構改革工作要求,明確工作職責,理順工作機制,機構改革任務已順利完成。同時,聚焦主責主業,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努力將機構改革的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實際成效,為鎮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領導帶隊、深入一線調研,主動靠前服務企業,截至目前共走訪服務企業 43次,收集意見建議 15條,辦結 15條,辦結率 100%;召開一季度企業座談會,建立企業反饋問題清單,涉及 7家重點企業的 11件問題清單,均已辦結;持續建好“小升規預備庫”,確定 7家企業為新增培育對象,增強企業發展後勁。

堅定不移“優生態”,實現生態環保新提質

擦亮湛藍天空,揚塵“監檢管”更為細緻,嚴格依照《建築工程施工揚塵八個方面加嚴管控 40條措施》相關要求,嚴控污染源整治;臭氧管控更為嚴格,針對涉氣企業和加油站等重點污染源加強巡查,引導企業在高溫天氣錯峰生産;“三夏”禁燒更為紮實,禁燒隊伍 24小時值班、宣傳和巡查同步推進,懸挂橫幅 75條,出動禁燒巡查車 600車次,巡查人員 1100人次,共巡查污染源 2706次,上報案件 1300余起,發現重點問題 15起,完成整改 15起。

守好清澈河湖,創新“4個 1”工作模式,對轄區內 22.57公里河道開展全線整治,發動黨員幹部及群眾 260余人次,調用機械 30台,清除垃圾 266余方;街村兩級河長共巡河 520余人次,下發問題督辦單 70個,完成問題整改 70個,切實激發治水長效活力。

精細服務“惠民生”,實現民生改善新提質

強化基礎設施保障,完善各村氣、路、照明等公共基礎配套,目前已完成900戶天然氣入戶;戶前改造70余戶,拆除亂搭亂建5處、戶外廁所7個;打造“四好”農村路3條,硬化道路3000余米,安裝路燈310余盞,出村路減速帶數十條;建成可容納230余輛車的停車場兩處,超3000㎡共用菜園,武屯民眾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做好做實文化惠民,開展“鄉村美文化興百姓樂”系列街村活動 550余場次,並著力弘揚武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宣傳報道在省市主流媒體刊發 10余篇,努力打造“文化武屯”新名片。

做優各項便民服務,堅持以“為民、便民、利民”為宗旨,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 14個村級便民服務站根據群眾實際需求,整合各部門資源,以“馬上辦、代著辦、領著辦、流動辦、網上辦”為工作方法,完成社保卡辦理 326人,就業困難認定 3人,社保補貼申請 4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 293人,養老退費 17人,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家門口”就業創業服務驛站投入運營,發佈招聘單位 72個,個人求職 120人,完成城鎮新增就業 116人,破解招工求職“兩頭難”;完成殘疾人兩項補貼項目辦理 36人,無障礙改造項目 5戶,篩查殘疾人輔助器具 60人,發放“三代證”64人,當好殘疾人的“守護者”;建好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該項目投入資金 500萬元,建設面積 1500㎡,配有 50張床位及廣場、綠化等設施,已正式營業),實現老有所養;積極推進社區食堂建設工作,按照“六統一”標準,已完成櫟陽、禦寶等 4個村社區食堂建設工作,並投入使用,運營情況良好,打造百姓美好“食”光。

全力以赴“興鄉村”,實現示範鎮建設新提質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落地見效,鄉村振興示範鎮謀劃 1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 1.4766億元,本年度計劃投資 1.0166億元,目前完成投資 7517萬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 74%;涉及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 8個,其中年産 5000萬罐鐵管生産線和高品質甜瓜種植等 3個項目已完工,剩餘 5個正加速推進中。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搶抓春季綠化黃金時機,義務植樹 200余株,種植國槐 245棵、獨桿石楠 205棵,長青灌木 4500平方米,在空閒邊角地種植花草 4萬餘平方米;持續開展戶廁整治,建設無害化戶廁 146座;完成老寨村 2023年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範村項目建設和廣陽村 2024年項目申報。

深化推廣村級議事協商機制,從“三個一”“三個統一”“三個率”同步著手,老寨村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和全街相關工作取得新突破,目前共打造村級協商議事廳 14個,建設“接地氣”村民議事點 2個;創建“五星級”村級服務平臺 14個,村民參與人數 4100余人,發佈各類資訊 3400余條;利用村級議事協商會解決涉及基礎設施改造、集體經濟發展等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 69件,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嚴抓細管“防風險”,實現基層治理新提質

推進安全生産精細化,累計發放、張貼宣傳彩頁和海報 800余份、宣傳資料 600余份,實現安全宣傳全覆蓋;微信群轉發警示案例和消防知識 17次,線下開展 3次應急安全教育培訓,實現安全教培全方位;每週檢查重點防火單位,每月抽查“九小場所”,並在重大節假日組織開展安全生産暨消防安全大檢查活動,共檢查單位 154家,抽查 40家,下達整改書 17份,共排查隱患 29處,當場整改 18處,責令限期整改 11處,實現安全檢查全週期。

推進應急管理實戰化,組織企業、經營主體等開展 1次消防應急演練;制定 2024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在沿河各村入河口豎立 65塊警示牌,組建各村應急救援隊伍,開展 1次防汛抗旱演練,讓武屯的“安全堤壩”更加牢固。

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創新“三評”模式,以“領導幹部包村、街村幹部包個案、網格員包問題”制度,明確黨員責任,常態化開展為民服務,努力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著力化解社會矛盾,接訪群眾 56人次,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68件,網格員處置事件 4393件,辦理 12345市民熱線工單 202件,擦亮為民服務“第一窗口”。

“紀律保障”強黨性,實現作風能力新提質

紀律作風愈發嚴實深細,每週檢查幹部在崗履職情況,節假日開展“糾四風”檢查,針對機關各部門承擔的“八個新提質”67項重點任務,對照完成進度逐內容檢查,共指出存在問題 3處,提出要求建議 5條,全部完成整改,實現督導檢查常態長效;用好“四種形態”,以第一種形態處理黨員幹部共 14人,立案 8件,結案 6件,讓追責問責更規範精準;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持續推動反腐敗鬥爭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切實解決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堅決懲治“蠅貪蟻腐”。

(圖文供稿:西安市閻良區武屯街道)

查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