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活力街道500強暨中部100強、西部100強”研究報告重磅發佈

發佈時間:2024-06-26 16:55: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丁可

2024年6月26日,賽迪工業和資訊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迪四川”)重磅發佈“2024活力街道500強暨中部100強、西部100強”研究成果。根據民政部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統計表(截至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科學性、透明性、公開性、客觀性、綜合性為基本原則,以全國除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外的8343個街道作為研究評價對象。該研究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之上,是全國首個運用大數據模型和技術評價街道發展活力的研究報告,填補了國內街道發展活力評估的空白。

一、評價背景

街道已成為城市基層治理體系的中樞力量和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點。一是街道作為上承地方政府、下接居民社區的樞紐,處於城市發展最前沿、社會治理末梢、服務群眾第一線。隨著城市管理重心與治理權進一步下沉和新一輪街道管理體制改革,街道的權責進一步明晰化、聚焦化,在城市基層治理體系的中樞作用更加凸顯。二是隨著城市各類資源向街道下沉,街道已成為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點。深圳、蘇州等先進城市相繼探索出臺了扶持街道發展的政策舉措,在創新資源、資金投入、産業發展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援,催生了一批超級街道,街道已逐漸成為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點。在此背景下,對街道發展品質與活力進行跟蹤評價,既可助力各區域街道治理與服務能力提升,築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基,也可助推各區域街道高品質發展,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二、評價體系

基於對新時代街道特點以及街道高品質發展內涵的研究,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科學、合理、全面地評價街道發展活力與水準為導向,“2024活力街道500強暨中部100強、西部100強”從經濟活力、創新活力、消費活力三個維度進行評估,每一維度都由相應的二級指標構成,研究評價指標體系共包括3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

image.png

圖1 2024活力街道評價指標體系

資料來源:賽迪四川,2024.06

三、評價結果

表1 2024活力街道全國500強

資料來源:賽迪四川,2024.06

表2 2024活力街道中部100強

資料來源:賽迪四川,2024.06

表3 2024活力街道西部100強

資料來源:賽迪四川,2024.06

四、趨勢建議

賽迪四川鎮域經濟研究中心認為,街道發展演進呈現四大趨勢。

一是街道成為城市競爭新戰場。當前,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誕生了一條條超級街道,在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上市企業數量、稅收收入等方面遙遙領先,2023年佛山明確提出建設10個“千億鎮街”,街道已然成為城市競爭的新戰場。二是街道成為城市形象新IP。在街道産業發展、地標性商圈打造、Logo設計宣傳、City Walk文化發展等的推動下,多個網紅街道陸續“出圈”,構成了城市形象的重要標簽。三是街道成為便民消費新場景。隨著城市更新行動的深入推進和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街道的硬體設施不斷完善,業態更加豐富,社區文化和新技術、新潮流的不斷碰撞,構成了便民消費新場景。四是街道成為營商環境主陣地。隨著職能的進一步轉變,街道辦事處將更多力量集中于企業服務、便民服務,街道辦從招商的主力軍轉變為營商環境營造的先鋒隊,街道成為營商環境的主陣地。

賽迪四川鎮域經濟研究中心建議各地在推動街道高品質發展過程中可以採取五大策略。一是堅持“一盤棋”理念,加強黨對街道建設的全面領導。構建黨委領導、黨政統籌、簡約高效的街道管理體制,著力強化街道黨工委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加大統籌協調,優化資源配置,強化“一盤棋”理念,領導各個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強大工作合力。二是完善街道管理制度,落實街道各部門職責。進一步下放政府職能,改善街道經濟發展的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範圍不匹配狀況,保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強街道各部門職責的明確與落實,切實促進街道管理服務的高效運轉和有力保障。三是厚植市場主體生存發展土壤,增強營商環境競爭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為廣大市場主體鬆綁減負,打造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創建良好的街道內部軟環境,創造優質、高效的資訊服務環境。四是強化街道品牌打造,提升街道知名度。挖掘街道文化特色、定期舉辦文化活動,營造良好文化發展氛圍。綜合運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宣傳,不斷提升街道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才和企業。五是走進群眾、深入群眾、紮根群眾,踐行社區管理服務“零距離”。搭建與人民群眾持續溝通的橋梁,建立定期交流的長效機制。從群眾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與群眾共同探討應對新常態、新問題的方法及措施。以規範化、標準化、系統化、專業化、科學化的服務,為群眾積極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