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逛”博物館 數字“喚醒”千年文物

發佈時間:2024-06-05 17:02:5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嚴格

玉門市博物館“人形彩陶罐”秒變“鑰匙扣”,江西景德鎮禦窯博物院明成化素三彩鴨形香薰融合成現代香薰……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繁星計劃”再次出新,一場大型AI文物綜藝秀推開時光之門、觸摸歷史脈搏,AI數字人“繁星”從虛擬世界走出,掀起了與文物“跨時空”約會的熱潮。

圖為部分作品。

“繁星計劃”是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由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與中國文物報社聯合發起,運用科技和創新能力,聚焦中小博物館數字化提升議題的專項扶持計劃。本次公益直播活動以“古物有靈,繁星出道”為主題,由成都永陵博物館、大同市博物館、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景德鎮禦窯博物院、綿陽市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山丹縣博物館、武威市博物館、玉門市博物館、資陽市博物館等十家博物館聯合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聯合舉辦。

當天,央視文藝、國家寶藏、中國文物報與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還聯合推出了智慧文博小程式“繁星時光鏡”,通過AI技術,讓中小博物館特色館藏文物通過AI短視頻、數字人、AI文創等多元的演繹形式,向公眾呈現古老文明與現代科技碰撞出的火花。

數智賦能,讓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來。新舊碰撞、AI賦能,每件文物都經過專屬設計和演繹,其中“點石成金”成為公益活動的亮點之一。手機殼、杯子、日記本等普通常見的日用品與各館鎮館之寶上演了一場“雙向奔赴”,瞬間變成一件件兼具傳統文化和創造性的藝術品,透過博物館的“時光長廊”“一眼千年”,助力探尋文物所處時空的前世今生。

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AI目前也正與博物館融合日益加深。記者了解到,從文物還原、擬人化、服裝頭飾到視覺、動畫,從虛擬、實物到文創、周邊,整場公益活動的背後,AI藝術家YANG II(李陽)在此次活動中提供了AI視覺矩陣支援,作為國內AIGC應用於廣告視覺實驗的先鋒,他提出的“電腦技術+高級審美”“東方哲學意境+西方理性設計”等設計理念。作為國內早期致力於AIGC應用於廣告視覺實驗的數字實踐者,他始終踐行AI應用惠澤各行業,其AI數字藝術作品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倫敦設計節等國際舞臺展出,在2024中法建交60週年“2024盧浮宮當代藝術節”獲得了全場最佳藝術媒體運用獎。

“通過AI提取文物基因,在與AI協同作用下歷時數月完成。這在以往,可能需要百餘人團隊協同數年才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AI藝術家YANGII(李陽)表示,當前人工智慧已越發實現跨領域、跨任務、跨模態的創新應用,借助人工智慧提升我國博物館數字化供給效能正成為新的趨勢。“這項活動所有收入將全部被用於公益事業。我們也將更加用好數字技術,相信未來在AI的加持下,一定會改變藝術和美的生態,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在這個充滿創新與文化交流的時代,廣大文化愛好者和技術追求者拭目以待,“繁星”將以更多生動的方式續寫古老故事,為全球觀眾呈現更多精彩的文化盛宴。YANG II(李陽)以他獨特藝術視角和對人工自能應用的思考與實踐,將繼續在保護中國傳統文化中繼續新篇章,也將持續為技術創新帶來更多驚喜與感動。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中小博物館達4000余家,“繁星計劃”是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的具體實踐之一,旨在通過整合中小博物館館藏資源和騰訊平臺技術優勢,推動博物館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推出更多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沉浸式體驗的博物館産品和服務。“中小博物館數字助力繁星計劃”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聯合中國文物報社于2023年5月18日發起。

查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