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探秘環境監測中心,蘇州市草橋中學學生體驗“環保大課堂”

發佈時間:2024-06-05 15:51:4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吳採蓮、朱桂根 | 責任編輯:夏竹

6月4日下午,來自蘇州市草橋中學環保志願社團的32名學生興致勃勃地來到江蘇省蘇州環境監測中心,參觀了令他們大開眼界的多處環境監測開放設施,工作人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解了空氣和水環境品質監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儀在環境監測方面的應用、顯微鏡下微生物的形態等環境監測相關知識。在蘇州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學生們了解了蘇州自然生態風貌,還通過觀看專題影像,對蘇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成就有了更真切的認識。

走進江蘇省蘇州環境監測中心大廳,大螢幕播放專題片,介紹了該中心日常監測工作的場景,展現了專注敬業的環境監測科技工作者形象。該中心成立於1978年,隸屬於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是國家環境監測網路重點站之一,已形成了覆蓋水、空氣、聲、土壤和生物等環境要素和污染源的近900項監測能力。2018年11月起,該中心先後被授予江蘇省、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成為名單中蘇州市唯一一家向公眾開放的環境監測機構。

在生物顯微鏡室,工作人員介紹了現身蘇州的珍稀“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對水質的要求很高,適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潔凈,且多呈酸性,因此是重要的環境指示生物。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降落傘魚”,其形狀如桃花,並多在桃花季節出現,故得名。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翩翩蝴蝶令人著迷,那麼蘇州的蝴蝶有哪些特點?從蝴蝶生物多樣性展示墻和蝴蝶監測成效短片中,學生們了解到,監測中心技術人員使用樣線法對蘇州西山島蝴蝶生物多樣性分佈典型區域開展調查。調查共設置5條樣線,對蝴蝶種群開展相似度對比分析,發現不同樣線間的蝴蝶群落結構差異性較大,顯示出蝴蝶的生物多樣性對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

在人工微型水陸生態系統展示區前,學生們驚奇“方寸之地”竟如此充滿蓬勃生機。該系統具備了微生物迴圈、模擬日光、模擬降水及模擬風力等環境條件,引入了土著陸生、濕生、水生植物以及浮游生物、底棲動物、魚類等生物類群,形成了微迴圈的自穩態。

“環境監測數據的品質,是環保工作的生命線”。面對高大上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大家很好奇。講解員熱情介紹了多個實驗室以及相關的分析儀器設備的原理和作用,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對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工作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知識的力量。

無人機、無人船現場演示令學生們驚嘆不已。無人機搭載了高清攝像頭,在監測過程中可以利用其拍攝的多角度實時動態畫面,幫助監測人員清晰地辨別現場情況。在水環境監測領域,無人機可應用在水質自動站上下游的排除人為干擾巡查、水體沿岸藍藻聚集情況勘察以及水質溯源監測等工作中。無人機還配備了大氣污染物實時分析模組,可用於突發環境事件大氣污染識別分析,是區域大氣環境監測的有力手段。無人船具有無線通訊、自動採樣和自動測試功能,可到達監測人員無法到達的水面開展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水樣採集的便捷性和水質監測的可靠性。

在蘇州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學生們參觀了解了蘇州水系、水環境監測、水污染防治等內容,對自己生活的美麗城市更加熱愛。劉驍宇、呂韻蕾、魯峻辰、錢思語、吳宇晗、劉峰睿、王旭棟等學生紛紛表示,這次參觀開闊了視野,了解到蘇州秀美山水的背後,是環保科技“戰士們”的默默奉獻。蘇州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內涵豐富,使他們感受到蘇州這座東方水城的生態魅力,更加熱愛美麗的家園。

近年來,蘇州市穩步有序地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致力於引導參觀者變成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志願者,並將這項意義深遠的活動,向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推進。為體現活動的“儀式感”,使參觀者加深對“世界環境日”的印象,今年蘇州大市各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在6月5日前後舉辦開放活動,從而增強社會參與度和影響力。據悉,6年來,蘇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中小學校、商會、企業、社區,舉辦了1600余場開放活動,數百萬人線上線下參觀各類環保設施,“看得見”的環保教育讓參觀者受益匪淺(圖文:吳採蓮、朱桂根)

查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