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密碼”助力“中原樞紐”高效暢通

發佈時間:2024-06-04 15:55:3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衛心雨、張煜 | 責任編輯:嚴格

“37201次列車9道接車。”6月1日17:00,隨著接車命令下達,一列從山西出發滿載煤炭的列車平穩進入國鐵集團鄭州局鄭州北車站,數個小時後,完成重新編組的煤炭列車將繼續出發,駛向最終的目的地,為即將到來的高溫季節供電高峰做準備。

鄭州北車站地處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的交會處,位於全國路網中心,是貫通我國華北、華東、華南、西北和西南的主要交通樞紐,擔負著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線上四個方向貨物列車的到達、解體、編組、出發作業,日均辦理貨車24000輛左右。

“車站跟快遞物流轉机站相似,只不過,他們分揀的是快遞,我們分揀的是不同去向的貨車,我們每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保證數萬輛貨車安全、快速、有序地出發,而這暢通的背後是一整套‘科技密碼’。”鄭州北車站運輸副站長朱敬山解釋道。

自20世紀80年代起,鄭州北車站便一直致力於科技創新、挖潛提效,曾榮獲國家“七五”科技攻關表彰,被譽為“鐵路科技的試驗田”。到今天,鄭州北車站逐步實現作業全流程科技化,一列車進入車站後的每一項作業都會經過科技化、資訊化的手段加持,保證各項作業高效運轉。

“列車進入車站前,我們要通過CIPS系統提前查看車輛去向和裝載貨物等資訊,保證列車到站後第一時間下發作業計劃,CIPS系統相當於車站的“神經中樞”,通過整合車站內實時資訊數據,自動編製作業計劃,幫助車站調度員快速完成相關作業部署。”鄭州北車站值班站長聶佩哲説道。

一項項作業“指令”下發後,鄭州北車站這個巨大的“科技黑匣子”就開始運轉了。

“37201次列車貨物裝載加固狀態良好,可以進行下一步作業!”坐在貨檢安全監控平臺前的楊珂一邊作業系統,一邊用對講機向調度指揮中心大聲彙報。

列車進站後,首先進行由貨檢站安全集中監控系統輔助的貨檢作業,確保貨物的裝載加固狀態安全穩定,再經過拉風作業解除車輛制動,其後由機車推送上峰進行解體作業,能夠自動測速、測距的TW-2型駝峰自動化系統對分解後溜放的車輛進行智慧調速,確保車輛安全準確停到預定的軌道中,再經過編組、貨檢、列檢作業就可以再次出發。

這一整套作業過程需要車站、車輛、機務等幾家單位聯勞協作才能完成,車站每3分鐘就可以接發一列貨車,之所以各項作業環節銜接緊密、各單位聯勞默契,是因為整個作業過程的背後有一位“數據分析大師”——技術作業達標評價系統。

該系統能夠從車站CIPS系統(編組站綜合整合自動化系統)、機車LKJ及車輛HMIS(貨車技術管理資訊系統)系統中實時調取3大類30余小項數據資訊並進行整合處理,可以對照“到、解、編、發”每一項技術作業時間標準,對到達、解編、無調轉机等八個關鍵技術作業效率、品質進行集中評價,對於數據的分析可以直接精準到班、崗位、人,真正實現用數據重塑一列車在站作業的全過程。

“如果一項作業被評價系統判定為未達標,我們會根據車型編組進行二次分析,搜尋“堵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動態調整運輸組織方案,優化作業方式。”該站技術科科長喬西表示。針對超時作業,該站會在二次分析時倒查超時原因,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把作業時間控制在標準範圍內,保證每個崗位的作業安全與效率。

“這個系統上線運作之前,車站在分析解體作業效率較低的原因時,會出現各崗位相互‘踢皮球’的情況,難以搜尋到真正的影響因素,現在好了,這個系統可以跨專業、跨領域抓取數據,直接分析到人。”下行運轉車間主任何思源表示。該系統能夠清晰展示車站各作業環節中聯勞單位工作完成情況,督促各系統職工高效作業,緊密各作業環節銜接。

如今,該評價系統已經升級至2.0版本,新增了作業大屏等數據深度挖掘模組。作業大屏可實時顯示未來4小時的列車運作計劃,並逐步實現駝峰數據自動採集和鋪畫技術作業圖表,使車站調度人員、列檢值班員做到心中有數,加快作業接續,減少作業等待時間。

自系統上線運作以後,車站平均每列車作業時間較之前縮短了30分鐘,消滅了“車等人”的現象,實現“峰高不堵、車流暢通”。

晚上20:30,鄭州北車站燈火通明,裝載著煤炭、鋼鐵和其他關係國計民生物資的37105次列車平穩駛出車站。自今年5月份以來,鄭州北車站累計辦理貨車77萬餘輛,發送貨物約1.2萬噸,“科技密碼”為鄭州北車站帶來了更多的運能釋放,有效保證中原地區物流高效暢通,為中原地區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衛心雨、張煜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查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