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長城之歌》訴説中華脊梁的悠久與傳承

發佈時間:2024-02-08 15:24:0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任編輯:丁可

從氣勢恢宏的紀錄片《長城之歌》中,探尋中華根脈的生生不息。

image.png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長城,自古以來,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自春秋開始,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都進行了建造和修葺,長城千年的演變進程,也造就了獨有的中華脊梁,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地被傳承。

中國古代先人通過長城與世界建立了獨有的對話模式,長城獨特的時間性與空間性,也造就了中國獨有於世界的奇跡。長城從某種意義上説是我們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脈,也承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家國情感。

為了保護和傳承萬里長城,讓廣大群眾能夠了解長城的獨特魅力,近年來,國家大力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而《長城之歌》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切入點,立足新時代的高度,以人類文明史的大視野,重新觀照長城,並將於2月11日-2月16日每晚19:30,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和觀眾見面。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七,陪伴大家過新年!

《長城之歌》創作陣容強大。創作團隊集合了央視多部精品紀錄片比如《第三極》《網際網路時代》《工業傳奇》《長征紀事》《澳門二十年》《山海經奇》等的主創或導演。陣容強大還體現在,該片有強大的顧問團隊,他們都是國內外權威的專家學者,其中許嘉璐擔任總顧問,秦漢史專家王子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趙現海,復旦大學資深文科教授葛劍雄,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天津大學教授張玉坤,天津大學副教授李哲和李嚴,學者、當代批評家、《北緯40度》作者陳福民,著名長城攝影家董旭明等擔任顧問,《望長城》的導演劉效禮擔任藝術指導等。

image.png

作為中國防禦建築文明的生動縮影,《長城之歌》將生動呈現長城自建造以來2000多年的人類奇跡何以誕生、何以延續,深入挖掘長城在“何以中國”“何以中華文明”的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獨特貢獻,真實描繪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背景、理念和進程,以及它的壯麗前景。系統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長城的起源發展和獨特魅力,為觀眾帶來根植于血脈的歷史文化。

從飽經滄桑的萬里長城,看中國的歷史發展

中華五千年,萬里長城擁有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建造緣由因何而來?經歷過哪些發展?緣何成為如今的模樣?這些問題,每一名中國人,都需要了解知曉。

image.png

作為一部以長城為主題的紀錄片,《長城之歌》通過對長城文化的梳理,以更廣的視角和更具象的表達,勾勒出跨越時空的圖景,以長城為主角書寫中華文明史、中國人的精神史詩;是一部了解長城之偉大,了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之偉大,進而了解中華民族之偉大的影像書簡。

歷史需要反覆斟酌考究,《長城之歌》也不止將視角局限于歷史及其演變的進程,更是通過專家的視角,對長城進行解讀,全片共採訪了國內外60余位涉及中華文明史、長城史、民族史、社會學、歷史地理、軍事、黨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國際知名漢學家、歷史學家,他們使本片對長城價值的解讀具有權威性和思想性。多位享譽國際的權威專家和學者關於長城的深刻思考和新穎觀點,賦予本片國際視野和全球視角,希望能為觀眾提供更權威,更專業的精神財富。

image.png

《長城之歌》每一期主題鮮明,各有側重,又相互關聯、邏輯遞進,共同構成片子的整體脈絡,本片不滿足簡單平常的長城歷史縱向梳理,探索將長城作為中華文明符號所具有的獨特價值提煉為六大主題作為分集架構;從而實現了多維、立體呈現長城的時空之廣闊、內涵之豐厚,以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之壯觀。也讓不同主題都能在片中得到深入淺出地拆解和闡釋。

從萬里長城的變遷,找到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

第一集《奇跡》作為全片的開篇,以“奇跡”的主題,從空間、歷史、精神維度,生動展示長城在不同歷史時空坐標下的奇觀存在,精煉解讀長城護佑中華的歷史使命,完成對長城的整體認知。正在建設中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則是新時代中國的新奇跡,更是人類世界的奇跡,代表著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貢獻。

第二集《生存》以人類文明史的視角,一方面回溯在古代中國,中國人為何持續修建長城,解析中國人對於和平與發展的亙古不變的夙願,另一方面闡明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的又一高瞻遠矚、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偉大決策。

image.png

第三集《秩序》在“生存”的基礎上,將主題向縱深挺進,以“秩序”為題,通過長城自成體系的軍事防禦系統,闡明長城不僅僅是一堵墻,它更是一條“秩序帶”,維繫著古代中國的邊疆治理、平衡著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關係、守護並推動著中華文明的秩序進程。而如今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必將形成新時代中國的一種全新的跨地域發展模式,激活長城沿線的各種資源,對中國建設文化強國將産生重要而長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長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效促進了“有序融合”。第四集的《融合》為觀眾呈現,長城在冰冷堅硬的外殼之下又充滿了包容與溫情。一是不同族群、不同民族的融合,長城自古以來一直是多民族交融碰撞的場所,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見證;另一方面是經濟、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融合,為中華文化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豐富、夯實中華文化的基因。今天正在建設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更是帶著古代長城的融合的基因,繼續發展。

image.png

第五集《脊梁》則高度提煉、深度挖掘長城精神。長城就像一條巨龍,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兩千年來一直在豐富、滋養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第六集《永續》基於前述五集的講述,紀實呈現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生動實踐,聚焦一批帶有示範性的成功案例,全面、系統反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理念、建設重點、建設進程等,描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壯麗畫卷,最終反映中國將如何通過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保護、延續長城這項偉大的人類奇跡、這份珍貴的世界遺産。

image.png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歷史,尤其是作為中國在世界的名片,長城更應該被人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打造的系列紀錄片《長城之歌》以影像的形式,為歷史賦予更多“可視化”與“可看性”,生動雋永地留存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豐富了觀眾思考維度的同時,也將多元呈現出萬里長城在不斷探索中的海納百川、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