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在堅守中創造價值?中國網數智講壇首期走進浙商博物館
中國網 2023-11-10 17:23:43

“1994年,他就造出了新能源汽車!”11月9日下午,中國網數智講壇第1期走進浙商博物館,講解員許老師指著眼前這輛紅色轎車,説道:這款車叫“葉豐YF-HEV”,這名浙商叫葉文貴。當時他開著自己開發的40馬力發動機的混合動力轎車上路,最高車速達109公里,充電3小時能跑200公里!這是彼時世界紀錄,並擁有全部智慧財産權。

浙商“敢為人先”的精神和創業智慧令參觀的青年浙商們驚嘆不已,中國的“特斯拉”原來這麼超前!

當然,當天的主角是浙商博物館館長楊軼清教授,他也任浙江省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浙江省工商聯執委等,是“浙商概念提出第一人”。在浙商博物館四樓“浙商名人堂”開啟了講壇話題:數字經濟,浙商創業新思維。

在堅守篤行中持續創造價值

“如果你的手機裏只能留兩個APP,你會選擇什麼?”楊軼清説,“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一樣,微信和支付寶。”簡單來説,微信是社交,支付寶是支付,但實際上它們是能容納一切的超級黑洞,各類APP都可以在裏面實現對應的功能。

數字經濟時代什麼産業最好?楊軼清對於浙商如數家珍。蔡祖明從一塊不起眼的豆腐開始,做出了全國唯一一家以豆製品為賣點的上市公司“祖名”,中國竹材第一股的雙槍科技、寧波第一家千億市值的公牛插座等,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性,都是從很小的一個點切入,做大做精做到行業頂尖。

作為數字技術專家,浙江大學人工智慧所副教授、量知數據科技董事長邵健博士認為,數字經濟技術能力要和應用場景結合起來,在具體的應用中實現技術的迭代、産業的升級,也實現企業的商業價值。

阿裏架構師出身的微媒網路科技創始人天狐,近期特別在鑽研AIGC。他認為,數字技術取代了很多人工,能帶來大量的創造力,提升社會效率,其商業價值有很大想像空間,同時,數字經濟時代的未來,是我們一起正在創造的。

浙江恒創新能源董事長則對於浙商精神尤其關注。作為一名外地來浙創業的“新浙商”,他認為浙江很適合企業創新發展,數字經濟環境非常好,新能源産業也積極擁抱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時代,技術變了,打法變了,但商業本質不變。創業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商業本質,還是要講利潤,要講銷售,要創造價值。”楊軼清總結道,之前有一段時間,國內創業很強調講故事,模式很吸引人,現在數字經濟創業跟和描述未來,但是最根本的是:一定要有創造價值的場景。另外,心態很重要。在一味講求“快”的時代,企業要想做大還應向老一輩的傳統企業家學習,要能沉得下心,守得住本心。

受聘中國網數字經濟智庫專家

“我認為每位浙商,都應該、都值得,也都需要來一趟浙商博物館。”中國網數字經濟頻道主任盧恩偉表示,浙江省作為數字經濟先行省、共同富裕示範地,2017年就將“數字經濟”列為省一號工程。時下,浙江30.7%的高新技術企業、27.1%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都屬於數字經濟領域,浙江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超50%、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網數智講壇首期聚焦“浙商”,走進譽為“天下浙商的精神家園”的浙商博物館,邀請了“浙商概念提出第一人”楊軼清教授。

中國網數智講壇是旨在“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以“高品質、小範圍、精準度、建設性”為理念,組織的高端活動。現場舉行了楊軼清教授“中國網數字經濟智庫專家”聘書頒發儀式,中國網數字經濟頻道與智庫專家將攜手開拓數字經濟未來。

據悉,“中國網數字經濟智庫”旨在在全國發掘數字經濟相關的各行業傑出人物作為“數字經濟智囊團”。同時,中國網數字經濟頻道開設了“數智智庫”欄目,以持續報道智庫成員,也用於發表智庫成員的署名文章,成為輸出“數字經濟好觀點”的窗口。通過報道和活動,充分展示和宣傳優秀經驗,攜手探索並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發展。

為進一步有效服務浙商創新創業,以“數字中國數智浙商”為主題的第五屆浙商青雲榜正在開展,“青雲浙商小程式”也現場正式發佈。其以“宣傳”和“活動”為基礎,通過互動、共創的方式,持續賦能助力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新發展。

本活動有15名浙商和專家受邀參加,現場除了專題分享,還做了深入探討。大家表示將攜手發展。雖然創業唯艱,但是數字經濟機遇已來,既要勇立潮頭、幹在實處,也要守住本心,深耕行業,方能開拓新的未來。活動後,開展了“青雲小飯桌”晚宴,大家開展了的寬鬆探討交流。

中國網數智講壇第2期,將於11月22日,走進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邀“中國人工耳蝸大王”李方平作現場分享,探索“科創強國”之道。(圖文:吳敏 余靜

查看網址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