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缺水喝”到“喝好水” 看老水庫如何轉型為綠色健康水庫

發佈時間:2023-11-06 10:47:3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林雙偉 | 責任編輯:林木

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人因水而生,逐水而居,但水環境品質的波動,也給當地人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治水,並非一蹴而就的小事情,而是聚沙成塔的大工程。今年2月,在福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東張水庫水質提升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指揮部成立。10月31日,福州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山水城市造福於民”——福州水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媒體采風活動,由中央和省市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首站走進福清東張水庫,看這座老水庫交出的新時代治水生態答卷。

東張水庫環境怡人水源清澈

一閘牽三線 輸送民心水

當天,採訪團走進東張水庫,金秋時節,漫步水庫,綿延綠意盡收眼底。

航拍東張水庫

水系連通,連接的不僅僅是一條條河,更是將水系與居民的生活連在了一起。位於石竹山下的東張水庫建成于1958年,集防洪、發電、灌溉等多種功能于一身。20世紀 90年代起,它成為福清人民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從今年7月起,東張水庫不僅面向福清供水,它還充當起“一閘三線”工程的重要調節庫,將大樟溪的優質水源送達平潭,為實驗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未來,福州“一庫兩線”工程建成後,東張水庫還將輸水到長樂。

老水庫有了新使命,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為保障群眾的“水缸”安全,今年2月,福清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主要領導為總指揮,26家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指揮部,並聘請了中國環境科學院專家提供顧問服務。

水裏的問題根源在岸上。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垃圾等顯見污染,這三大難點既考驗耐力也需要綜合部署。污染源既有點源,也有面源。點源好辦,但面源污染如何高效治理卻沒有明確定論。指揮部經過全面部署,構築起“三道防線”:在岸上做好污水收集,減少污水入庫;在庫邊建立生態屏障,通過土地流轉,減少農業生産對水質影響;在水中增殖放流,改善水生環境。

據統計,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共生成111個項目,2023年應完成的81個項目中,已完成45個。

3000多畝農田爭取實現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相統一

長期以來,農民耕作使用的肥料、農藥流入水體,導致水體中氮磷含量增加。為此,福清下大力氣完成2240畝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土地流轉,通過打造不施肥、不打農藥的試驗田,形成生態緩衝帶,減少污水入庫。

“試驗栽種作物全過程禁肥禁藥,來削減原有土地肥力,所以我們選擇易管理的作物種植。”翁箭峰説,墩頭村試驗田面積約78畝,第一輪種植15畝紅薯、51畝油菜。同時,指揮部還布設10個監測點,定期監測土壤改善的情況。

午後,採訪團來到鏡洋鎮的墩頭村試驗田,在經過流轉的試驗田裏,種下的紅薯多數已經成熟,油菜的種植又提上日程。

紅薯試驗田收穫頗豐

穿梭于東張、鏡洋鎮已經交地的農田邊緣,每隔幾米就能看到路邊插著寫有“已交地”字樣的小紅旗。明確邊界的同時,也成為指揮部成果的鮮活展示。

土地流轉後,如何保證農戶收入?墩頭村副主任吳文寶説,除了支付給農戶流轉費用以外,試驗田聘請2名村民協助管理,農忙時還會雇傭十多人,既能確保作物穩産穩效穩收,又增加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農民在試驗田裏耕作

截至9月底,指揮部已流轉鏡洋鎮、東張鎮土地2240畝。

治理初見成效 目標打造綠色東張水庫

水,是流動的整體。在這場保護戰,福清堅持全域一盤棋,構築起全域治水的新格局。

為了提升水質,指揮部整合生態環境局、河長辦、聯排聯調中心監測力量,形成水面、水下監測網。通過提前預警,科學調度水體,增強水體的交換能力,改善水生態環境。

與此同時,水庫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同步進行。今年,環東張水庫截污幹管修復改造工作完成60處缺陷修復;後華、莊厝、牛坪、倪兜四溪末端排口完成整治;石竹山給排水系統改造工程加緊施工,建設6000米污水管網,預計11月完工;東張鎮鎮區污水設施建設工程預計明年投用,屆時東張鎮鎮區污水處理能力將從原來的每天450立方米提升至800立方米……

如今,東張水庫水質提升初見成效。下一步福清將繼續推廣試點經驗,全力打造一座綠色健康的東張水庫。(林雙偉文/圖)

查看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