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做好民主協商“加法” 探索基層治理最優解
發佈時間:2023-09-26 10:16:4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潞 龔科 | 責任編輯:林木民主協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在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凝聚基層廣泛共識、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近年來,彭州市高度重視發揮民主協商作用,不斷創新探索符合村組、院落、小區的特色化、高效化、規範化、制度化自治路徑,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智慧化水準,助推基層治理創新工作。2023年,彭州市在桂花鎮安樂居小區開展試點,通過加強議事協商隊伍建設、探索建立“456”工作法、引導全民參與自治三大工作舉措,探索實踐出了一條具有彭州特色的基層民主自治協商路徑,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自治新格局。
加強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民主協商能力
健全的組織架構是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工作的基礎。彭州市著力構建小區議事隊伍、組建培訓小組、建立居民聯戶網三方面重點工作,全力加強基層自治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民主自治協商能力,有序推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努力實現“矛盾吸附在內部、化解在當地”。
一是組建由村兩委成員、黨員、網格員、鄉賢代表、鄉企代表及熱心居民等多元利益主體構成的“5+X”小區議事隊伍,形成“村級帶領”“小區參與”“網格協助”“居民融合”的四級聯動、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新格局。開展多層面議事專題賦能培訓,提升隊伍骨幹力量組織人員、主持協商、落實成果的能力。二是主動賦能服務網格,創新融合模式,建立小區“點、片、網”居民聯戶網,把組織劃小,讓骨幹增多,“點”及時收集社情民意,“片”有效協調服務群眾,“網”迅速組織議事協商。三是積極引入“巧姐黨員法官工作室”,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群眾提供線上法律服務、線下法律諮詢服務,實現零距離司法服務,激發基層法治活力,提升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實效。
創新工作機制助力民主協商提質增效
健全的工作機制是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工作的保障。彭州市積極探索建立具有彭州特色的“456”協商議事工作法,進一步推動基層民主協商工作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
“4”是四級協商議事陣地平臺,即搭建黨群服務議事站、碼上辦議事臺、小區議事廳、片區議事點四級協商議事陣地平臺,並依照政策符合情況、解決難易程度等標準,將群眾訴求分為黃、橙、紅、黑“四色”,以便於即時響應、限時回復、及時評價、隨時反饋,確保群眾難題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5”是五種協商方式,即圍繞“黨群協商商大事、院壩協商商難事、入戶協商商家事、網格協商商常事、網路協商商急事”的“五商”規則,建立了議事廳議事會、壩壩會、懇談會、入戶走訪、微信群聊等五種民主協商方式。“6”是六項制度,即建立深入群眾“問事”、廣納群言“理事”、多方參與“議事”、一心一意“辦事”、動態跟進“督事”、陽光公開“評事”的六項制度,制定“受理分類(1)、首次議事(2)、再次議事(3)、達成共識(4)、解決回復(5)、評價回訪(6)”的6個議事環節。
引導全民參與激發基層民主協商活力
全民參與是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工作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彭州市以自治為核心,以共治為方向,將現有智慧治理手段充分運用到基層民主自治工作中,並積極調動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讓小區居民從不關心小區建設的“局外人”,變成為小區建設貢獻力量的“主人翁”,不斷激發基層民主協商活力。
彭州市一方面充分運用集小區協商“一碼通”、群眾建議“一碼達”、民心民智“一碼聚”于一體的“碼上辦”社區智慧治理平臺,發佈小區通訊、活動剪影、政策宣傳等資訊,積極開展工作作風“一季一評”、群眾訴求“一事一評”,自覺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通過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架起村委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有效促進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群眾滿意度高達95%。另一方面,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公益服務、家庭美德等方面,創建鄉村積分正面、負面清單,引入社會組織,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引導小區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治理,自覺參與到協商過程之中。
2023年6月,彭州市桂花鎮安樂居小區居民針對小區道路破損問題,通過基層民主自治協商機制,自主發起小區道路升級撬動資金籌集行動,僅用2天時間,就實現了小區內109戶居民及周邊3戶居民和15家企業資金繳納,並成功獲得上級匹配資金,成功在1天時間內完成道路升級。
下一步,彭州市在基層民主自治協商方面還將啟動議事長廊、民主協商議事廳、小區迷你公園等項目,努力探索實現居民事“自己議、自己管、自己辦”的基層自治新格局。(作者:張潞 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