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院學子攜手北高進鄉入村,聚力共繪鄉村振興同心圓
發佈時間:2023-08-31 08:40:3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葛海翠 陳有烈 勒孚茂 | 責任編輯:林木為深入探究鄉村振興發展新戰略,以科技之力打造現代化新態勢,構建鄉村振興新引擎,2023年7月,莆田學院機電與資訊工程學院“薪火傳承,同心燃夢”社會實踐隊與莆田市荔城區北高鎮攜手,共同為北高鄉村賦能添彩,開展“用青春追逐紅色足跡、用課堂孕育時代新苗、用行動踐行勞動精神”等系列實踐活動。
學習榜樣精神,尋訪萬家戶情
“堅持就是一種修行……”“我們只是一個個樸樸實實的平凡人,只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想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點事情”。7月7日上午,實踐隊前往莆田市荔城區北高鎮拜訪聚德教育基金,開展采風行動。實踐隊搖身化為“採訪員”與“傳承者”,從“聚集愛心,弘揚美德”的宗旨當中學習基金會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在“獎學、教學、助學”的主線當中領悟基金會的奉獻精神。實踐隊員紛紛表示,未來將在“扶困與扶智”的助學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
圖為實踐隊學習聚德教育基金會助學精神。方瀟供圖
7月7日下午,實踐隊前往北高鎮山前村,走訪慰問當地貧困家庭,詳細了解學生家庭現況和當地政府的幫扶情況,向學生及家長介紹各種資助政策,真正將“結對幫扶志願服務”帶到校外貧困家庭中,用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莆院學子的青春風貌。
校地攜手共建,助推鄉村振興
“我們很開心能用專業所學為小朋友們帶來發現和探索的樂趣。”“好玩有趣的科普小實驗,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種下科學的種子,激發創造力!”“看到他們純真且燦爛的笑容,我們深受鼓舞!”7月8日上午,莆田學院機電與資訊工程學院和北高鎮人民政府開展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共同探究校地攜手共建新戰略。
圖為實踐隊員在北高鎮人民政府會議室“莆田學院機電與資訊工程學院和北高鎮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分享實踐活動感悟。周籽萱攝
據悉,莆田學院機電與資訊工程學院“薪火傳承,同心燃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將在北高鎮進行科普支教、廉潔教育、國學宣講等一系列活動助力鄉村振興,此次實踐是莆田學院與北高鎮共同探索校地共建模式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一次積極嘗試。
學思踐悟新思想,踔厲奮發新征程
為深入學習紅色文化故事,賡續紅色血脈力量,“薪火傳承,同心燃夢”實踐隊前往山前村、福嶺村五侯山探尋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在北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黨史講堂、學習英模精神、宣教科學知識。
實踐隊通過走訪,深入了解了林汝楠的革命往事,“一個革命者就得百煉成鋼!”林汝楠用這句質樸的話語表明瞭磐石般的革命意志。實踐隊員紛紛為林汝楠同志投筆從戎,獻身抗日救亡運動的光輝事跡所震撼。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説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同學們看著我的手勢,先是左手……”北高鎮山前村教室裏歌聲洋溢,為進一步傳承和發揚紅色精神,實踐隊與北高鎮山前村支部開展以“傳唱英雄事跡,弘揚紅色精神”為主題的支教活動。在寓教于樂的形式下,實踐隊與小朋友們結合手勢舞一同演唱歌曲《國家》,斑駁的陽光與嘹亮的歌聲交相輝映,繪成蘊含“家國情懷”的畫卷。
圖為實踐隊在山前村開展支教活動。周籽萱供圖
在北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講堂上,一張張照片、一個個故事都散發著光輝的印記,福建省教育系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教師宣講團成員、莆田學院黨委講師團黃欣為實踐隊員們介紹國防科學家林俊德、英雄戰士李向群等十大英模的光輝事跡。推進學習貫徹主題教育入腦又入心,紮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好專業知識,爭取為社會建設做出奉獻”“以先輩先烈為鏡,經常反省自我……”實踐隊員們圍繞人生規劃、人生目標、人生理想展開激烈討論。
“你們知道有哪些民俗文化嗎?”……北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讀書角成為了一個引領鄉村兒童走進莆田民俗文化的熱門場所。在這裡,實踐隊員們借助地球儀等工具,巧妙融合科學教育與文化普及,將科學文化普及進行到底,附上生動的演示和繪聲繪色的解説,講活了科學文化的內涵,讓鄉村兒童在寓教于樂中感受到科學文化魅力。
同心賦能北高行,薪火“鄉”傳振興夢
為了讓實踐隊能夠將專業知識與鄉村振興結合,加深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感悟與實踐,實踐隊走進一鑫生態園火龍果基地,開展助農活動。在基地負責人劉錦華的帶領下,實踐隊先進行了火龍果的採摘工作,隨後便開始著手操作火龍果分揀機的清洗、風乾、分揀等一系列流程,在實際體驗火龍果的集裝搬運後,實踐隊員深刻體會到基層勞動人民的不易,這更激勵著青年一代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將課本的知識具象化為鄉村振興助燃器,以青春之力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圖為實踐隊科技助農現場。勒孚茂供圖
固牢脫貧攻堅成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科技創新為當仁不讓的第一動力。通過此次實踐活動,青年學子堅信,只有通過刻苦學習和實踐探索,不斷開拓科技創新應用,堅持在實學中凝心、在實踐中創造、在實幹中聚力、在實用中奮進,才更能為實現鄉村振興添磚加瓦。(通訊員 葛海翠 陳有烈 勒孚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