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大家|朱民:鼓勵消費仍是2023年重要政策方向
發佈時間:2023-02-06 16:53:35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馮儀、彭揚、門庭婷 | 責任編輯:程澤把握乘勢而上的現在,迎接觸手可及的未來。央廣網特別策劃《對話大家》欄目今天邀請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朱民先生,暢談在多重挑戰下,中國經濟如何在波動中復蘇生長。朱民表示,隨著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提升,中國經濟增長將逐漸轉變為以內需拉動為主。所以,鼓勵消費仍然是2023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
網友關切:2023年中國經濟如何穩中求進?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是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後的首個長假。節日期間,國內出遊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88.6%,服務消費增長迅速,為國內消費市場注入強心劑。
“路上的車多了,商場、飯店的人也多了,表明經濟活動開始恢復。總體來看,2023年消費應該會有一個反彈。”在朱民看來,2023年經濟增長有巨大的挑戰也有巨大的希望。而穩消費、穩住房是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
朱民認為,2022年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直接原因是國內總需求減弱。“零售和2019年年底相比下跌了2萬億元。房地産2022年銷售下跌了22.3%左右。”但是,隨著2022年底各項政策的出臺,社會經濟活動逐漸復蘇。
在住房方面,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對房地産企業流動性支援。針對需求端,降低了住房貸款的利率水準和比例,縮短貸款申請時間,讓願意買房的人比較容易去貸款買房,讓交夠交付。
在提振消費方面,朱民認為,需要政府與企業共同作用。政府層面,長期來看需要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短期來看可以向市民發放消費券。“一般來説,政府和企業聯合發放的定向消費券彈性都達到500%-600%左右,往往發100元可以引起500元的消費。”疫情期間,大家的消費心理趨向保守,儲蓄率上升,所以鼓勵消費仍然是2023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穩住住房和消費兩大板塊,將為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做好重要鋪墊。
網友關切: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什麼?
過去十多年,我國經濟增長的模式主要是基礎投資+房地産+出口,近年來由於投資效率下降,房地産增速放緩,外貿環境嚴峻等諸多因素,調整增長模式迫在眉睫。朱民認為,新的增長模式要更多放到國內市場,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發展,應聚焦在消費、高端製造業與綠色産業三個方向。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每人平均GDP已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朱民分析稱,從歷史上其他國家發展歷程來看,每人平均GDP突破1.2萬美元,工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會逐漸下降,而消費的內生拉動力會逐漸提高。“預計到2030年,國內消費市場可以達到美國和歐洲的總和。”
高端製造業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朱民説,中國的長項是具有完整的産業鏈。在聯合國公佈的製造業名目裏,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所有名目的産品生産能力的國家。疫情期間,中國貿易仍不斷擴大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歸功於製造業的實力和供應鏈的完整性、系統性。
而要想實現經濟轉型,一個重要抓手是碳中和與綠色産業。朱民表示,以往中國的製造業往往消耗大量能源,污染環境,這樣的生産模式不可持續。而綠色産業恰恰給了中國走向綠色和高科技的機會。“去年夏天我去青海,發現青海的光伏電成本已經降到每度0.14元,把青海的光伏電輸送到河南的駐馬店,電價要低於駐馬店本地的煤電。這就是一個根本性的技術突破。”朱民解釋道,光伏電成本下降釋放了良好的消息:煤是可替代的。而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在58%左右。“目前,我國光伏製造業産能佔全球91%,新能源變成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未來中國在新能源轉型上的投資會持續加強,為經濟轉型奠定基礎。
網友關切:老齡化社會到來,投資和消費應如何調整?
2022年,中國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人口負增長。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也意味著民眾的消費需求、消費結構將發生變化。
在朱民看來,進入老齡化社會後,需要社會系統性地改變來滿足老齡群體的養老需求。“現在大概3%的老年人選擇在高端養老院居住,7%的老年人選擇社區養老院,而絕大多數老人還是在家養老。”隨著年齡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會進入社區、養老院養老,這將給建築業、家居業、醫療服務業等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同時,與老年人相關的金融服務、養老消費等領域也將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出現結構性調整。例如,在金融業方面,針對老年人的保險、理財服務會更多。就政府層面而言,財政開支應該從逐漸減少基礎建設投資入手,增加對老齡人和社會服務的開支,更多走向服務,這對於推進整個老齡化産業發展特別重要。
朱民提到,目前我國的養老服務主要依靠國家支柱和企業支柱,未來,會出現第三個:個人支柱。“人活得越來越長,個人支柱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很多人,包括年輕人,從現在開始就要準備老年的金融理財。”
朱民建議,凡是有經濟能力的個人都可以在投資中加入個人養老配置。同時,科技、醫療、消費等領域也可以作為投資方向。“對個人來講,經過疫情,大家都有體會,最主要的投資就是健康,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再就是不斷投資自己,增加自己學習的能力非常重要。”(馮儀、彭揚、門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