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發佈時間:2022-09-16 11:04:16 | 來源:法治日報 | 作者:張維 | 責任編輯:喬沐

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聚焦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統籌補短板、防風險、強生態、提能力、抓示範,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然而,九曲連環、浩浩蕩蕩的黃河,又是全世界治理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作出全面系統部署。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將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確定為標誌性戰役。

如何打好這場攻堅戰,在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中得以全面而具體的部署。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行動方案》聚焦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統籌補短板、防風險、強生態、提能力、抓示範,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十年間綠進沙退

“長江病了,黃河病更重”,這句話生動描述了黃河生態環境一度面臨的突出問題。

長久以來,由於流經沙漠沙地等生態脆弱區,黃河一直體弱多病、水患頻繁;受大規模、高強度人類開發建設活動影響,流域整體性、系統性生態退化問題突出。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尤其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一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十年間,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修復良好、綠進沙退,黃河的生態狀況發生了歷史性、根本性的變化。

近日央視公佈的一組黃河沿岸生態畫面,即是顯證。研究人員連續數年監測,結合大數據還原了黃河沿岸的生態狀況變化,從衛星視角拍攝到的黃河畫面可以清晰看到,十年間綠進沙退,黃河生態綠線最寬處向前推進了約150公里。

據了解,不斷增長的生態綠線,鎖住了黃河流域更多的水土,排放到黃河裏的泥沙量平均每年減少3到5億噸。十年間,黃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2.6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多上海的面積。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給了老百姓很強的獲得感。近來,家住甘肅省蘭州市的張女士每天傍晚都會到鄰近的河邊散步,“這裡的風景真是越來越美了,很讓人享受,也很讓人驕傲”。

打造十大特色沿河景觀節點,實現黃河蘭州城區段新生態、新遊憩、新文化、新鄉愁的黃河之濱新氣象,正是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為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給出的答卷之一。

毋庸置疑,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黃河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但同時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黨委書記陸軍將其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城鎮生活、農業面源和尾礦庫污染,加之水資源短缺,水資源開發強度高,農業用水效率不高,使得部分地區污染問題突出,部分支流生態流量不足,水環境品質總體差于全國平均水準。

這也正是《行動方案》出臺的背景之一。“針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難點痛點深入攻堅,《行動方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陸軍説。

加強水生態監管

《行動方案》堪稱“十四五”時期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行動方案》以維護黃河生態安全為目標,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明確了到2025年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水土保持率、退化天然林修復面積、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面積、地表水達到或優於Ⅲ類水體比例、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黃河干流上中游(花園口以上)水質、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等目標要求。

《行動方案》提出了5大重點攻堅行動:一是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行動。推動河湖水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污染水體消劣達標,保障生態流量,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嚴格環境風險防控。二是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加快工業企業清潔生産和污染治理,強化固體廢物協同控制與污染防治,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三是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行動。推進城鎮污水收集管網補短板,加強污水污泥處理處置,綜合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四是農業農村環境治理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養殖污染防治,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五是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維護上游水源涵養功能,加強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強化下游及河口綜合治理和保護修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尾礦庫污染治理。

強化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是貫徹落實好《行動方案》的一個重要保障。為此,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分黨組書記、局長連煜表示,將推動水污染治理,推進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嚴格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核與監督管理;加強水生態監管,推進流域綜合規劃環評跟蹤監管,探索發佈流域水生態調查評估工作報告;推進生態流量保障,探索生態流量聯合監管機制,嚴格控制人工湖建設;強化環境風險防範,編制實施《黃河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流域重點能源化工基地的環境風險監督;健全工作制度,嚴格重大政策、規劃與重點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源頭管控,探索建立“監管+督察”模式,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調查評估制度。

多個省份在行動

目前,《行動方案》所涉及的多個省份也已在積極行動中。

有著“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之稱的青海,既是黃河源頭區,也是幹流區,在黃河流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湯宛峰表示,將切實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推動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及修復治理各項工作。力爭到2025年,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基本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和生産生活方式,“兩屏護水、三區聯治、一群驅動、一廊融通”戰略格局初步建立。

湯宛峰説,在加強源頭保護方面,青海將率先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打造生態優美“綠河谷”,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升生態系統功能的穩定性,穩固提升黃河流域上游水源涵養功能,舉全省之力維護好母親河的健康,確保一河清水向東流。

有著“九曲黃河第一灣”的四川,作為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區,也正在推進《行動方案》的目標任務落實落地。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李岳東表示,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堅持以草定牧、草畜平衡,嚴格落實禁牧、休牧、輪牧措施。推進以若爾蓋濕地等為主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加快推進沙化土地、水土流失治理。加強保護區與棲息地建設,科學防控草地鼠害、蟲害。實施森林資源保護工程,繼續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開展生態綜合補償試點,探索開展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

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內蒙古則將堅持“四水四定”,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精準治理,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內蒙古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劼表示,將打好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黃河水資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特別是對於內蒙古極度缺水地區,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用途管制,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動態監測預警,提高用水效率、優化節水能力是實現黃河休養生息、還水于河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