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DNA技術助力監測外來入侵物種

發佈時間:2022-09-14 10:44:59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喬沐

如果今後水體中再次出現外來入侵物種,我們怎樣快速知曉?“我們實驗室正在做外來入侵物種的主動監測,這是非常重要的。”在上海海洋大學環境DNA技術與水生態健康評估工程中心主任李晨虹教授看來,儘早發現、儘早防範,才可避免這些外來客“反客為主”,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

“我們所做的就是通過環境DNA監測入侵物種。”李晨虹解釋,任何生物在水體裏生存都會“排”出一些DNA。取出一升湖水,裏面就有可能有魚的黏液或者隨鱗片脫落而排放的DNA。因此可以將其中的DNA進行提取,形成監測網路。

李晨虹介紹,環境DNA應用前景廣闊,不僅能用於監測入侵物種,還可以用來保護瀕危物種。如在尋找中國大鯢(娃娃魚)時,“我們發明瞭一個有點類似抗原試劑的檢測盒,水體取樣過濾後滴在試劑卡上,呈現‘兩道杠’則説明存在娃娃魚,‘一道杠’則説明沒有。”李晨虹和團隊還將把這種技術應用於長江鱘、中華鱘的野外監測上。

“這種方式比原先的魚類調查研究省力高效。”李晨虹和團隊期待建立起環境DNA數據庫,開展相關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斷完善外來物種監測機制,從“被動防禦”變為“主動監測”,在保護瀕危動物的同時,也讓水體中的“鱷雀鱔”們無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