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養老産業轉型升級
發佈時間:2022-09-09 14:51:18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喬沐家庭服務業特別是養老服務業市場需求大、就業容量大。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網際網路+養老服務”不斷興起,“老人陪診員”“老人助浴師”等新職業加速涌現。如何看待目前的養老服務現狀?如何有效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如何更好地推動養老産業高品質發展?圍繞上述問題,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人社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
楊志明指出,目前,家庭服務業主要以家政服務、社區服務、養老服務、病患陪護等四大業態為主。作為傳統産業和現代産業相融合的朝陽産業,家庭服務業市場需求大、就業容量大、發展潛力也大。中長期裏,老年照料服務仍然是供不應求。
“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新供給産生新市場,新市場創造新就業。”楊志明説,如今,家庭服務業逐步發展為城市群眾的生活剛需。發達國家大概25%的家庭有家庭服務需求,我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也基本達到25%,老年照護需求上升,而老年照護員供不應求。在此背景下,健康照護師等相關新職業開始出現,在擴大養老服務供給的同時,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市場,也會創造出更多新崗位。
楊志明指出,調查顯示,目前照料老人方面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六助”。其中,70至80歲老人面臨的主要需求是“助餐”即幫助做飯,“助潔”即幫助保潔家庭衛生,“助購”即幫助購物時提東西。到了80至90歲時,又增加了“助浴”即幫助洗浴,“助醫”即幫助出去看病,“助行”即幫助陪同戶外活動等方面。這些細分的市場需求也就形成了市場拉動效應。
與此同時,隨著新技術加快發展、新業態層出不窮,勞動領域也出現了趨勢性變化。“新冠疫情衝擊下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慧化,幾乎沒有純粹的傳統行業,包括養老服務業在內的家庭服務業加快轉型升級。”楊志明説。
據初步統計,2019年至今,人社部共公佈公示了74項新職業,60%和數字化、智慧化有關,其中和養老有關的有3個,分別是健康照護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和社群健康助理員。
楊志明進一步分析指出,當前,就業需求正從數量型轉向品質型。中國是一個技工大國,技能勞動者有兩億多,高技能人才約有5800萬人,佔技工總量的近30%,但與發達國家高技能人才佔技工總量的50%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差距即意味著巨大的空間和動力。當前,家庭服務業正從勞務型向技能型發展,在美團等平臺上,‘老人陪診員’‘老人助浴師’等新職業的快速興起就印證了這一點。”
另外,從政府推動角度看,“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正在實施,維護老年護工勞動權益正在進行。從企業帶動角度看,全國千戶百強家庭服務企業正快速發展。
從科技驅動角度看,楊志明舉例稱,從德國福維克家庭清潔機到芬蘭老年助浴機,從廣東“配送菜”到老年康養“食品定制”,“對路”的新産品和精細的新服務都在投向市場。
楊志明認為,隨著市場拉動、政府推動、企業帶動、科技驅動,將讓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進入老年健康照料這個行業。新需求催生新職業,新職業助推新業態,傳統養老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産業與就業進入良性迴圈,實現雙向驅動。
為推動養老新職業蓬勃發展,實現養老産業高品質發展,針對招工難、勞動社保難、新技能缺乏等問題,楊志明建議,應讓從事老年照料的服務人員實現“六有”——即上崗有培訓、勞動有約定、收入有保障、企業有引領、服務有標準、行業有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