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數字人”聊天的時代來了?

發佈時間:2022-09-07 16:46:19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喬沐

與“數字人”聊天的時代來了?

“文博元宇宙”之一

在日前于鄭州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上,由文博圈、凡拓數創等搭建的“文博數字人直播間”引起了許多觀眾的興趣。行業專家、學者和數字人“班昭”在這個平臺上就數字人在文博領域的應用展開了深入探討,也令“數字人”這一概念通過網路為更多的人所了解。

建館110週年“國博”推出首個“數字人員工”

“班昭”的首次亮相是在今年廣州舉行的乞巧文化節上,以廣州乞巧文化博物館虛擬講解員的身份出現,帶領觀眾漫遊展館,講述傳統乞巧工藝品背後的非遺民俗文化和民間故事。在8月舉行的2022廣東國際旅遊産業博覽會上,她還向現場觀眾展示了準確捕捉真人現實動作並實時轉化為實時3D動畫的高超能力。

大家知道,班昭是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彪之女,有兩位超級有名的哥哥——寫《漢書》的班固、經略西域的班超。她本人也極為博學多才,曾續寫班固未完成的《漢書》部分,並留下了《東征賦》《女誡》等名文。數字人“班昭”則被設計為一位扎著雙髻的古風少女,端莊典雅。

“我們現在的數字人可以跟我們的觀眾進行互動,”凡拓數創集團副總裁王筠表示,“他們不但可以解放講解員的一些工作,而且可能跟現在的年輕人更有共同的一些話題。”

而在班昭之前,國家博物館于建館110週年之際,也與凡拓數創等合作在今年7月22日推出了首個數字人“艾雯雯”。根據設定,“艾雯雯”是一名出生於2000年5月4日的女孩,寓意她是“新世紀龍的傳人,秉承五四精神的新時代青年”。“艾”通“AI”,也通“愛”,“雯”通“文”。名字寓意AI(人工智慧)為技術基礎,展示對文明、文化、文物的喜愛,對文博工作的熱愛。

據國博的官方推文介紹,艾雯雯的形象設計,依託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對中國女性容貌審美的領悟,對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代服飾的研究,並參考了國博已經開發的相關文創産品設計,為虛擬數字人設計了適應不同場景的5-6套不同服裝。

更早,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廣州主會場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大家也見到了以講解員和短視頻博主身份出現的數字人“啊粵”。可以説,數字人在文博領域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將AI擬人化帶領我們走入虛擬空間

有關“數字人”的概念在不同的應用領域內有不同的內涵,今天一般所説的文博“數字人”指的是電腦模擬出的具有人的形態的類人形象。他們整合了人物形象模擬、人物聲音克隆、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解析等眾多人工智慧技術和可視化數字技術,通過對相關技術的整合,可以實現隨時隨地與真人進行精準的交互性對話。由於其具有與人相似的外形,更容易讓人對之産生情感投射和心理撫慰,從而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中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比如,他們可以穿行于珍貴的文物細節之間,或者歷史時空之中,給與之對話的觀者以強烈的代入感。如凡拓數創數字展館事業部總經理羅志誠所説,班昭作為數字虛擬人,“在我們元宇宙的技術裏面,她是一個入口。我們現在去做數字人,不光運用到博物館,以後可以運用到各行各業。”

南京博物院圖書資訊部主任張蒞坤則認為,文博數字人作為傳播媒介,是展館和觀眾之間的一個橋梁。他們要去吸收更多博物館學的知識,並使用AI的方式表達出來。就目前來説,人工生産的這些知識資源、數字資産,仍是文博數字人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料。

隨著相關技術的成熟,目前生成一個專屬的數字人已經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方式實現,百度、騰訊、字節跳動、訊飛等都紛紛推出了相關的數字人技術和應用。那麼就文博數字人而言,如何建立起較高的辨識度和廣受歡迎的人設,可能才是更加值得關注的地方。

首都博物館資訊資料管理與出版部主任孫芮英錶示,數字技術讓生活更美好的同時,它是有非常重要的背景在裏面的,“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數字人小姐姐,她很漂亮,但是我們希望未來的數字人不要只停留于漂亮的小姐姐、美女主播的形式上。我們希望在擁有美麗皮囊的同時,還要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那這個有趣的靈魂在哪?需要我們博物館人,需要我們的專業技術團隊,特別是我們的博物館研究人員,要深挖博物館的相關資源和內容,然後需要我們的技術支援團隊對我們的知識系統體系進行梳理,來建設我們相關的博物館知識庫,建立我們AI的語料庫。這個基礎工作做紮實了之後,後面數字人的應用可能會更為廣泛。”

王筠表示,包括數字人在內的數字技術應用於文博場景時,首要是服務於博物館、服務於觀眾的需要,把文物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傳播出去,吸引更多的觀眾來到博物館。

業內人士介紹,各開發方對虛擬數字人的採集、製作流程也逐步簡單化、一體化,迭代式地提升真實感。在AI+5G的輔助下,數字人的蓬勃發展才拉開序幕,數字人將不斷地走進現實生活。在未來,我們將怎樣與花樣繁多的“他”或“我”相遇,讓人充滿好奇。